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道路自觉再到道路自信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党抱定摸着石头过河的决心和勇气试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六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成,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反映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现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形式,应该通过实行普遍的合作制来实现。列宁在其晚期思想中,更是明显地提出,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合作制,并且"仅仅通过合作制"就可以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①   那么,像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为什么可以通过合作制来实现社会主义,又应该如何通过合作制正确地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开创出自己独特的现代化进程呢 ?一   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走的是以剥夺农民、使小生产者破产和赤贫化为代价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使千百万农民和各类小生产者成了一无所有、流离失…  相似文献   

3.
一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重大抉择和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正确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的发展奇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议,有赞誉,有指责;有肯定,也有否定,呈现出多种思考与议论。针对这些热议,需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认识中国道路演化的系统性和必然性,进而领会中国道路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创新和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将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放在宏观时空环境中来观察分析,以期深刻揭示选择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同时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树立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村》2011,27(4):1-1
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6.
卢文 《南方农村》2010,26(6):4-6
<正>各国农村的发展具有共同性,就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由农业和农村占社会优势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农业产值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日益下降,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全国人口和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亦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7.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的制定,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大贡献。建国6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奋斗目标的确定是正确的,它已成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直接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不是重新开辟了另一条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而是对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和发展,把它提高到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十分独特的国家,她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发展条件,她的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模仿外国模式。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的主题和任务。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把中国国情基本特点高度概括为“一穷二白”,他提出了探索“中国之路”的命题;1979年邓小平把中国国情概括为“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中国提前实现了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大规模地减少了贫困人口,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9.
《上海农村经济》2008,(11):47-47
江苏省华西村建村于1961年。40多年来,华西人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走上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笔者最大的收获是加深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第二部分集中论述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一千道一万,十八大精神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学习领  相似文献   

11.
道路改扩建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旧路进行加宽改造是提高既有道路等级和改善路网结构的有效措施,不仅能够解决当前投入的资金困难,又能快速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论述了道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与含义,对道路改扩建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道路改护建工程应采用的原则和道路改扩建工程具有较高技术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不受侵害和腐蚀。落实文化强民是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这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人民群众只有具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才会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只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找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文化强民不仅要完善文化工程的渠道建设,而且要坚持文化"走转改"的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13.
剖析了延边新林区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在产业建设上应发挥林业的经济支柱作用,在生态建设上应发挥生态安全的保证作用,提出延边林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即突出一条主线,把握两个关系,立足三个依托,发展四大产业,落实五项措施,建设六大基地,实现七个突破,坚持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based on fieldwork results, explores traditional management systems (TMS) in the arid zone fisheries of north-eastern Nigeri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ir impact on rural poverty. The first section provides a historical background by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TMS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reference to government policy on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second gives an overview of TMS, including definitions, distribution, principal objectives,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the impact of TM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sheries and on the livelihoods of rural people. The third considers the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the fishing communities with regards to the fisheries and TMS. The paper concludes, paradoxically, that while TMS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of many fishing people, they also reflect and enforce the social positions of the rich and powerful members of society who oversee them, at the expense of the poor. In the fu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fisheries will need to incorporate both sectoral and non-sectoral strategies – dealing with the existing 'paradox of TMS' by encouraging appropriate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mployment creation in other sectors of the economy as a source of alternative income.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naddressed question of how the large, complex paddy‐rice market in Bangladesh is able to transform itself and evolve, in the face of changing risks and incentives, into a better‐functioning market system. It notes significant but opposing trends over two decades in different area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market structure, trade circuits and exchange relations. Evidence of a sharp decline in tied transactions points to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impersonal exchange.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are explor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microfinance, remittances, rural roads and mobile telephony.  相似文献   

16.
王建革 《中国农史》2002,21(1):3-16
1940年和1941年,日本张家口经济调查所的专家对察哈尔和锡林郭勒地区进行点线式调查,出版了2份调查报告。本文以此为基础,对传统草原生态的状况作大致的描述。并通过与1990左右草原状态的对比,分析了草原生态的变迁。在1940年左右,半农半牧区的草原的北部仍有大片未退化优质草地。纯牧区的植被退化只发生在居民点、寺庙、和水源附近,有大量的草地未被充分利用。50多年来,由于过牧化和干旱化的发展,草原生产力下降幅度很大,产量至少下降一半。在大多数地区,植被出现了结构性退化。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退化尤为严重,在东部的草甸草原,尽管生物量下降,但草种结构的退化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7.
Rapid structural change is now a major feature of several Southeast Asian economies. It generally involves greatly expanded exports of certain commodities and manufactures accompanied by a large growth in services, and poses serious difficulties for traditional labour-intensive sectors. One important sector affected in this way is that producing natural rubber in Malaysia, Indonesia and Thailand. The difficulties mentioned occur through both “resource pull” effects - which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raising real wages, and “spending” effects - which tend to lead to an appreciation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These effects, and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m, are examined and compared for each of the rubber sectors above. While changes of this nature call for diminution in the size of traditional sectors, there is also a need to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notably by adopting new technology more appropriate to the emerging resource price configuration, and by moving to an agriculture where off-farm employment and other linkages ar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Such adjustment may be both helped and constrained by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official policies, which accordingly require careful review. These crucial policy issues,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necessary adjustments have been made, are investigated for the rather different contexts in each of the three natural rubber-producing countries. The analysis is thought to have wider relevance for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s.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于2006年4月5日晚举办了“第四届农村发展论坛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邀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锡丈研究员就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题报告。陈主任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和原则,以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苯文根据其报告整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为抓好学习宣传、规划部署、调查研究、建设载体、机制创新、组织保障等“六步规程”。结合浙江的实践,讨论了新农村建设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建设新城镇、培育新农民等10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