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引起劳动供给条件变化的迁移成本角度对刘易斯转折点与工资上涨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具有刘易斯转折点意义的工资上升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是劳动力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任何非劳动力供求因素变化本身导致的工资上涨都不代表转折点的到来;(2)必须是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任何与劳动力转移无关的因素导致的工资上涨都不能作为判断转折点出现的标志。由迁移成本上升导致的补偿工资上升与具有刘易斯转折点意义的工资上升并不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在进行工资上涨与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的分析时,需要将这些引起迁移成本变化而与劳动力转移无关的因素加以分离,否则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有偏的。  相似文献   

2.
观点     
<正>中国没有出现刘易斯拐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关于"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供应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说法没有根据,也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民工荒发生后,与农村仍存在大量边际产出低下的剩余劳动力相伴随,工业部门却出现了明显的劳动力供给短缺,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刘易斯转折点问题的关注。根据刘易斯模型,目前形成争议的转折点问题,准确地说应当是劳动力从无限剩余转向有限剩余的刘易斯第一转折点。本文围绕农业劳动力剩余总量、人口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等评判刘易斯转折点相关问题的指标,针对当前出现的劳动力供求关系逆转、农民工工资普遍上涨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等几大焦点问题进行了综述。结论认为,在中国,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尚未来临,但中国劳动力供给形势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系着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应当继续开展拓展性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流动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在农业劳动力绝对剩余的背景下,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到其他产业、农村劳动力如何转移到城镇的问题。然而,随着近年来"民工荒"现象的反复上演以及关于"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的争论,人们开始从更多的角度关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例如,王子成采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了外出务工、汇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刘易斯拐点在中国是否到来的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从刘易斯模型出发,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深入讨论刘易斯模型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其对于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刘易斯拐点研究具有重要的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刘易斯拐点、沃尔夫森极化、ER指数、基尼系数等理论对收入分布变化及趋势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开始进入刘易斯拐点,但其改善收入分配的能力有限;收入分配仍在恶化,属沃尔夫森极化且速度很快,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2024年就会达到完全极化的状态。建议通过推动刘易斯拐点进程和遏制收入极化并举的形式"补低调高"。  相似文献   

7.
"刘易斯拐点"及其中国式表现"刘易斯区间"提供了观察二元问题和劳资关系的新视角:前者成为善待劳动者的起点,后者则是CSR建设的良机;同时在当下劳动力相对短缺与相对过剩相互交替的特殊阶段,更是对CSR建设的严峻考验.CSR从概念到国际性运动的演化,其经济、法律、伦理、自愿(慈善)责任的深度解构表明,以农民善为典型代表的劳动者保妒是其精髓.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发展经济学中经典的"刘易斯二元模型",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基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特别是城乡土地制度有别、土地市场不完善,陈雪原提出了同时考虑劳动力和土地两种要素的"双刘易斯二元模型"。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存在两个转折点相对应,农村集体土地的非农使用也存在两个转折点,体现其由充裕到稀缺的转折性变化和价格的不断上涨。该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对转型经济的发展过程做出更合乎实际的解释,更在于为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实现"带资进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表面上看,用工荒的出现是由于受经济增长影响,劳动力需求加大,供求出现短期失衡。但探究深层原因,则是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到尾声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同比减少了22.5%。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关于"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供应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说法没有根据,也不合适。中国还没有到劳动力全面短缺的时候。去年工资性收入仍占农民收入的四成以上,而国家各类补贴的比重仍仅为3%左右。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据测算发现,2011年安徽省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进入了起步阶段,但安徽省不同地区间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差异较大。建议政府要加强区域间政策的平衡性,加强皖北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安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提高发达地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目的:分析近10年来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序变化性明显。从“十五”期间和“九五”期间相比来看,除滁州、六安、黄山三个地市以外,全省其他14个地市的耕地利用集约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全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的特点。(3)社会经济因素、耕作制度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影响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论:应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以及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对实现安徽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乃至中国梦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挖掘安徽省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挖掘安徽省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的基本途径,指出了挖掘安徽省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安徽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服务土地管理实践,从耕地人口承载力、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的角度研究了安徽省及各市县的土地承载力,还从生态环境承载量的角度研究了建设用地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建设用地还有很大挖潜空间。按人均100m2计算,安徽省及各市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水平在20%~40%之间。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区域常住人口、土地总面积对建设用地人口承载水平的影响显著。但GDP、人均GDP和二三产业占比对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的影响不显著。利用GIS的研究表明,在扣除生态必需用地后,安徽省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为36 847km2,超过目前的建设用地总面积。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目前的耕地面积能满足全省常住人口粮食需求,但各市县差别很大。若不提高单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安徽省到2020年可能会面临粮食缺口。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要完成这个"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必须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发展,这个平台就是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就业吸纳能力几个方面对安徽省及安徽省各市进行探究并与全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安徽省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现状、趋势以及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白琵鹭的越冬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升金湖是白琵鹭(platalealettcorodia)主要越冬地之一。每年越冬数理200-300只,每年10月下旬迁抵,翌年4月上中旬北迁。历145天左右,白琵鹭越冬期集群活动。个体越冬行为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日(6:00-19:00)平均觅食,休息,理羽时间分别为1.8小时、8.5小时、1.1小时。10:00-15:00为觅食高峰。觅食地水深5-20cm,体息地水深水于10cm或为水边陆地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水利投入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DEA模型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应用DEA模型分析水利投入的有效性。以安徽省为例,应用DEA模型分析水利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安徽省水利行业规模效益基本上处于不变或递减状态;一半左右年份的效率达到了投入产出的最好效果,另一半左右年份的投入产出效率趋于DEA有效。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发展是当今各个国家地区普遍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1980年、1990年、2000年、2013年安徽省的县域经济差异变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区域空间发展的倾斜性,轴线差异的显著性及空间结构轴线发育差异较大等结论。针对安徽省轴线发展不均衡,结合全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出了"两带为核心,一带为契机;两圈为补充,突出一重点"的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安徽省金融业快速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文章围绕安徽金融业发展状况,分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与其他省份的比较,得出安徽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尚未成为支柱产业,存在着发展层次不高、具有波动性等问题,最后提出若干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