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贸增速逐渐降低,出口企业面临困境,转型升级成为必由之路。本文对出口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许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做出有益的探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史晋川 《浙江经济》2009,(19):30-31
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则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既要做产业间的升级,同时也要做产业内的升级,而在近期发展阶段产业内升级应该成为产业升级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合作经济》2010,(11):12-13
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或频繁波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种种因素,正削弱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在第108届广交会上,生姜、大蒜、苹果、蔬菜等农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上涨,由于价格难以达成一致,出口商与采购商陷入僵持状态。业界认为,农产品出口价格高企势必会影响其竞争力,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加快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基于Melitz(2003)模型,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引入企业生产成本函数,并考虑内生化的企业出口技术含量选择进行拓展,揭示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使用省级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与企业层面相匹配的数据,文章研究表明: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大。渠道检验证实,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激励企业提高出口技术含量,促进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区分出口市场来看,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拓展北方国家市场多元化的促进作用比南方国家更大。据此,文章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中国企业分散出口市场目的地,提升了企业应对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需求。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检验了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机器人应用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及医药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口机器人应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效应、进口中间品节约效应以及国内中间品扩张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因此,优先发展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机器人产业,加强机器人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贸易业态,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我国企业提供了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的良好机遇。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传统贸易无法比拟的优势,而食品本身以及食品企业的特性、食品线上贸易的合法化等因素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与食品贸易具有很高的契合度。然而支付安全、信用保障、品牌竞争力及消费者跨境维权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食品企业利用这一新兴平台的效率。我国食品企业应积极关注这一新业态的发展,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加强对供应链的控制力,最终实现食品贸易方式和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技术进步模式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性。文章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机理,特别是技术创新与技术模仿对一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产生作用的影响与条件。接着,利用美国与印度的相关数据,运用实证方法验证技术进步与样本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的正相关性。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样本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且技术创新对美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技术模仿对印度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专业市场作为一种市场组织,其发展与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专业市场的概念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梳理,目的在于识别影响和决定专业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把握专业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而给现阶段专业市场的转型、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鉴于中国转型时期特有的制度因素,本文采用2004年中国地区行业层面的数据检验了市场分割制度安排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分割会通过一些行业特征抑制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其机制是要素的非自由流动导致企业不能获得足够的和最优的生产要素进而影响其规模化生产和生产效率甚至技术提升,导致竞争力和出口竞争力下降。而产品市场分割一方面也会通过此渠道抑制出口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严重的市场分割也可能迫使企业放弃国内市场而不得已以出口来获得规模经济和利润,两者相反的作用导致产品市场分割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谭文华 《改革与战略》2012,28(3):181-183
蓝色贸易壁垒SA8000标准认证的推广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体现在削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产业缓解就业压力的能力,同时导致出口贸易总额萎缩等。为此,我国企业与政府要共同应对,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专业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现在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困境,其中依赖已久的现场、现货、现金的方式造成无序交易,对品牌建设意识的忽视限制了市场的经营档次,传统单一的广告宣传手段也不利于市场的推广。而21世纪突飞猛进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能解决传统专业市场发展的瓶颈,虚拟互联网市场的引入解决三现带来的限制问题,提高品牌宣传力度,加速传统专业市场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影响我国出口的因素对出口的作用和影响程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文章从经济增长、劳动禀赋、工资、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这几个因素,通过计量分析,分析这几个因素对出口的影响作用。得出我国在继续利用好低工资优势的同时,应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及技术含量,保证我国出口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以系统的产业价值链的视角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低、增值率提升缓慢、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现状,结合国际贸易形势,提出加大政策引导、把握转型方向,有节有度的针对性的凹透镜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与出口导向战略分不开的,但是近年来出口增速的连续下滑凸显了出口拉动模式面临的瓶颈。分析发现,中国出口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其中内部压力主要是劳动力数量减少、潜在劳动人口供给不足、工资水平上升;外部压力则集中体现为FDI流入下滑。中国出口大国转型的关键在于顺应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从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向知识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升级,实现从粗放型出口增长向集约型出口增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是最主要的教育服务贸易方式。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出了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现状,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对中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出口作了市场分析,最后给出促进我国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以来,各国均积极寻求缔结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也在积极推行FTA战略。本文旨在深入评估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缔结的FTA所产生的出口贸易效应。首先,基于联合国贸发委的出口贸易数据和产品分类标准,按照商品技术含量对出口产品进行分类。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扩展的引力模型,就中国签订的FTA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流量和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中国签订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FTA有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而中国签订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的FTA减少了中国对这些国家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商品和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但提高了中国中等技术商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微观需求理论出发,构建中国进出口需求的非结构化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1995年1月至2008年8月进出口分贸易方式数据对我国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出口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估计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理论结论不同,加工贸易进口的世界收入弹性为负,而加工贸易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正;一般贸易进口的国内收入弹性为正的同时一般贸易出口的价格弹性也为正;人民币升值不会导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净出口减少,世界收入波动时加工贸易具有更强的稳定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界定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水平出现不断上升趋势,外贸发展方式已发生转变;制度变化、技术进步因素与人力资本积累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较大,而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