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崔博 《天津经济》2013,(6):54-56
本文总结了我国现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研究了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税收政策的不足之处: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导向性不强;税收优惠政策以直接优惠为主,优惠方式单一;税收政策覆盖面较窄;税收政策的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提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放宽对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的减免税门槛;出台鼓励涉海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国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利用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要利用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实行一定的倾斜金融政策,即建立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专门设置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在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等。  相似文献   

3.
运用2009—2021年云贵川渝相关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税收优惠激励区域创新效率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就经济发展水平展开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显著提升云贵川渝地区的创新效率;经济发达地区,税收优惠的创新激励效果更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税收优惠对区域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4.
李成  信颖 《开发研究》2004,(1):74-76
本文着重阐述了加速折旧这一间接性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论背景 ,并通过比较税收优惠政策中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各自的合理性得出我国应加大对间接优惠政策的应用的结论。结合我国现实的情况 ,提出了我国应该积极的运用加速折旧政策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协调区域间经济共同发展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强调"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对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分区域,统一实行优惠政策.但武陵地区技术落后、经济不发达,而现有企业所得税政策对武陵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利,阻碍了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为促进武陵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文章建议高新技术产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向武陵地区倾斜,培植和推动武陵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武陵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吕靖烨 《特区经济》2006,(12):239-2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这些优惠超出了我国国民所享有的待遇。东部地区在优惠政策的带动下率先发展。我国已经全面开放,这些优惠政策将加剧对西部地区企业、个人的不公平待遇,不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该实行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以1986-2006年的我国13个省、直辖市的税收优惠与职工平均工资以及FDI相关数据进行区域对比以及整体随时间变化趋势的计量分析,力求论证相应变量对经济开放区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同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实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会牺牲一部分本国的税收利益。因此,这些国家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国国情,从整体投资环境来考虑税收优惠的程度,并注意税收优惠与国家经济政策导向性相一致,避免为吸引外资而进行税收优惠竞争,从而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受损。  相似文献   

9.
白金蕊 《北方经济》2012,(21):94-95
税收优惠是国家利用税收杠杆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一种手段,它是主权国家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或经济目的,通过制定倾斜性的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来豁免或减少经济行为或经济成果的税收负担的行为。作为税制构成要素,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是改善投资环境、引导资金流向的主要杠杆,也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国现行的税收  相似文献   

10.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税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共同作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高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在优惠环节、优惠方式、优惠税种等方面设计不当,高新技术企业所获得的税收政策实惠显足。政府应当把进一步减轻高科技企业的税收负担,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作为完善高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取向。 作为此提出七条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魏浩 《改革》2004,(5):86-91
外资优惠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外资。我国现行外资优惠政策存在不少问题: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实力不符;与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不符;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不符;与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不符。因此,我国现行的外资优惠政策应进行战略性调整:依据聚集经济的原则,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相结合培育各具特色的大都市经济圈;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育我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依据公平竞争的原则,最终形成基于规则型的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12.
张斌 《新疆财经》2008,(1):49-52
1990年代中后期中央陆续给予了西部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从西部地区吸引FD I的总量和质量现状来看,都远远低于全国水平。本文对西部地区财税政策吸引FD I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外商投资者对于具体的财税政策的敏感程度,并提出了吸引FD I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cities with preferential policies have higher inequality in household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 than cities without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urban China. “Preferential policies” refers to the autonomy and deregulation given to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 and Open Cities, allowing them to experiment with market policies and reforms, as the country moves from a state-controlled economy towards a market-oriented economy. While the effect of these policies on economic growth is extensively documente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come inequality remains undetermined. Subgroup decompositions of income inequality, using the 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s urban datasets of over 6000 households and 20,000 individuals from of up to 70 cities from 12 provinc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income inequality gaps between cities with and without preferential policie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while income inequality increased in urban China from 1988 to 2007, the change was lower for cities awarded preferential policies across regions. Furthermore, the decompositions by region indicate that cities receiving preferential policy treatment had higher income growth but a lesser increase in income inequality than cities without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each region. Finally, cities receiving preferential policies were able to increase the share of income of the poorest 40% of households while reducing the share of the richest 1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采集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各个类别产业的上市公司的客观数据,实证研究上市公司的税收政策对这些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从实证结果来看,这些优惠政策对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具有重大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最后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政策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近几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提出了很多的政策、优惠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促进了就业的增加。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已经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地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洁  张天顶 《南方经济》2006,(12):104-110
为了探求中国的开放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开放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海南、重庆、西藏除外)1984-200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认为开放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井且通过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者来华进行投资。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作为全球生产网络组织者的大型跨国公司不断在华开展战略性投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陆续出现了一批外资导向型的产业集群。在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后,有必要深入研究跨国公司主导作用下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结构,借助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通道效应提升中国外向型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进而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总体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8.
财税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的优惠支持政策。本文以黑龙江省84家银行机构为样本,对小微信贷财税支持政策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小微信贷财税支持政策在顶层设计和具体优惠标准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对银行的激励作用有限,对银行的决策影响权重偏低。因此,应进一步明确小微信贷财税政策的支持重点和方向并调整支持方式,增强政策的系统性、简洁性和便利性,同时应从小微信贷决策、小微贷款办理和小微贷款存续三个环节完善调整小微信贷财税支持政策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美出口贸易受到极大冲击,本文从美国政府应对危机而实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中国政府实施的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入手,利用VAR模型分析上述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对中国对美贸易产生积极影响,货币政策也会对于中国对美出口产生正向影响,但程度相对较小;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更具预见性的出口退税政策来稳定对美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