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玲玲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1):105-107
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是从区域社会资本的角度,从社会文化网络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投资和资本两个概念入手,分析了投资与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西方经济学派关于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的含义和内容,诠释了投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3.
资本帐户开放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我国资本帐户开放的风险正不断降低,开放条件正逐步变得成熟。本文在分析资本帐户开放的成本和收益基础上,对如何降低资本帐户与金融开放的成本,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资本的“逃往质量”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使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际资本纷纷表现出“逃往质量”现象 ,这种现象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愈发表现的更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资本“逃往质量”现象的表现 ,进一步探讨其对新兴市场和对我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券市场分割的VAR模型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钛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5):99-101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时期建立并迅速成长的新兴产物,以其特有的复杂股权结构、市场结构和投资者结构,形成了A、B、H股等多个子市场并存的市场分割体制。由于证券市场分割直接影响到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战略管  相似文献   

6.
观念更新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企业观念、开放与合作的观念、速度制胜的观念、以知识为基础的观念、智力资本观念、经营管理人性化的观念和重视学习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的本质及来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资本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它的提出为人们对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目前,对社会资本的论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不同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同时分析了  相似文献   

8.
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在进行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制定和调控过程中,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十分有意义。文章根据杭州市经济统计数据和国内外经济环境,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出杭州"十一五"期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对若干弱化货币政策效力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货币政策能否发挥预期的效应受制于许多因素。货币政策本身、预期收入效益、货币市场结构与功能、资本市场财富效应、经济与金融结构二元性等都构成对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本文重点对弱化货币政策效力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本文对虚拟资本与实质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多侧面的考察,并尝试着提出有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鑫 《科技和产业》2020,20(11):81-86
根据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综合法,测度并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研究发现,总体来说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综合水平显著提升,迁移资本、经验资本和健康资本均有明显改善,教育资本提升不足;各地区间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相较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的迁移资本、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均有一定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全面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资本角度看,企业的竞争优势除了要依靠企业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外,还与企业的社会资本紧密相关。良好的社会资本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的内部资本有利于促进企业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挖掘、转移、传播和共享,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企业外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有经济投资与非国有经济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始终是改革历程中的焦点问题。在理论上推导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关系,应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世纪以来,国有经济投资能够拉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但后危机时期的拉动效应较危机前明显下降,且拉动效应具有滞后性;同期国有经济投资会挤出非国有经济投资;非国有经济投资受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制约。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causal effect of public capital stock on Production, using Japanese prefectural data. We first articulate the difficulty of consistently estimating the regional-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public capital that results from the endogeneity of the public capital stock amount. The public capital amount could be endogenous becaus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public capital allocation or the local government’s budgetary constraints.Japan’s electoral reform in 1994 offers an exogenous variation in the public capital investment across regions, and we exploit this event to estimate the causal effect of public capital on production. The reform drastically changed the 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Lower House across regions, and it accordingly changed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capital across regions as well. We cannot reject the null hypothesis that public capital is not productive based on the estimates from this natural experimental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5.
博弈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作用的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博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中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费用的分担、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与收益3个方面问题,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回顾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有关文献,提出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应该获得企业所有权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般性股份公司、风险投资企业内部的所有权安排,对其各种各样的所有权安排我们认为这是人力资本获得企业所有权的一种体现。随着生产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 ,指出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风险投资规模偏小 ,风险投资人才匮乏 ,缺乏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网络 ,退出机制不完善等。同时探讨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战略 ,可以从建立科技开发银行和二板市场入手 ,创建有行业背景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科技企业是以集中开发异质性人力资本获取创新利润为目的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分为专有性和专用性,企业人力资本治理的要求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管理措施激励并约束专有专用性人力资本。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治理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9.
社会资本对企业影响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对社会资本概念和结构的探讨,首先通过研究总结发现西方学者主要从社会伦理和责任、公司管理、智力资本等三种理论视角来探讨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影响.然后找到了智力资本这个切入点,对近几年来在智力资本模型中探讨社会资本对企业影响的机制做了研究.最后指出了未来社会资本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提出了加大智力资本研究和把社会资本可度量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National accounting and sectoral estimates of capital formation have underscored the picture of a "cut-price" industrialization in Britain with low capital requirements. Feinstein′s recent revisions to his earlier figures however hav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the estimated level of capital stock in manufacturing during the late 18th century.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sectoral estimates of capital in the cotton and wool textile industries for the period 1788-1835. The reliability of insurance valuations as a basis for these estimates is questioned. New capital stock figures are produced which incorporate allowances for capital missing from the insurance data used in the existing estimates. The thrust of these new sectoral estimates is to lend further significance to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British manufacturing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