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乌冲突导致俄乌两大“粮仓”的粮食生产和出口遭受重创,国际市场粮食供应趋紧,粮食期现货价格全面上涨,粮食恐慌波及全球。因粮食安全问题中东和非洲地区长期具有脆弱性、持续性、敏感性、诱发性和政治关联性等突出特征,导致其粮食安全在此次俄乌冲突局势下遭受严重冲击并带动恐慌情绪向全球蔓延扩散,引发区域内粮食面临断供、社会动荡加剧和政治风险上升等一系列潜在不稳定因素,外溢形成全球性的粮食恐慌,促使粮食通胀压力剧增、国际力量分化、贸易保护主义扩散、粮食外交抬头等不确定性增加,中东和非洲的粮食危机已经演化成全球性的粮食安全公共事件。中国作为粮食进口大国,应高度重视中东和非洲粮食危机和全球性粮食恐慌,树立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国内生产供给能力,加强内循环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粮食安全的“护城河”;加强粮食供应链各环节的监管和监测,释放坚持对外开放的积极讯息,调控国内外舆论导向,稳定国内市场和国际合作伙伴的整体预期;加强粮食贸易治理,开展粮食供应链的补链和强链工作,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为国内粮食安全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工,这在提高粮食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市场风险。近期,俄乌冲突成为全球焦点。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能源出口国,俄乌的地缘政治波动必然会给全球粮食市场造成冲击。俄乌冲突对农产品价格和贸易的影响2021-2022年度,全球粮价迎来新一轮涨幅。截至4月10日,  相似文献   

3.
<正>国际能源市场的大幅波动加剧了全球对能源、资源安全的隐忧。价格上涨背后有哪些因素和主体在博弈?人类会从此进入高价能源时代吗?如何把握公正转型路径,关注结构转型阵痛当中的人?2021年以来,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几度大起大落。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已连续七次调涨,国内多数地区95号汽油迈入每升“9元时代”。许多人在问,高油价还将持续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在短期内,似乎不容乐观。地缘冲突与新冠疫情的“黑天鹅”,将全球能源的结构矛盾和系统缺陷一次性暴露出来。能源转型破局,已经刻不容缓。放眼国内,  相似文献   

4.
伊朗作为世界重要产油国,原油产量和出口量、资金结算等却受制于美国等西方大国。2015年,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达成伊核协议,2018年5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分阶段恢复对伊朗的全面制裁,美伊冲突对峙持续升级。伊朗是世界重要油气生产国,也是油气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的掌控者,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伊对峙局势有所缓和,但对峙一旦升级,将对世界油气供需格局、油气运输通道安全、油气市场及我国油气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为保障我国油气的安全供应,建议:(1)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强油气科技自主创新;(2)持续稳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实现能源资源领域互利共赢;(3)加强国际突发事件的形势研判,完善油气应急保障预案。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拥有全球最多的锂矿资源量和储量,是我国在清洁能源方面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拉美多国为我国“一带一路”友好合作伙伴,在矿业层面具有稳定的外资政策,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后拉美国家对外资和技术的需求持续增加,为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国家的锂矿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双方合作中仍然面临着逆全球化潮流下国有化危机加深、ESG模式下与原住民冲突加剧、能源战争中美国加强干预等一系列挑战。在未来的合作中,投资拉美锂矿的中资企业应随时注意投资国法律动向,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锂矿金融体系,完善投融资机制;注重ESG模式,推动锂矿绿色协调发展;依托“一带一路”合作实现矿业纵深合作,构建中拉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正>民以食为天。不久前东南亚地区的严重干旱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粮食问题的关注。粮食将是继石油、铁矿石之后新的全球性战略资源。为了应对跨国粮商左右国际粮价,亚洲诸国被迫限制农产品出口,"金砖四国"农业部长齐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首届农业部长会晤,共同商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大计,并签署了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莫斯科宣言》。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国际能源署关于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及产销供需情况资料的分析可知,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可满足未来20—30年左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未来油气资源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均呈稳定增长态势,油气价格将在波动中上升,维持高位运行,亚太地区国家石油安全形势更加严峻,由于世界油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油气资源作为世界重要战略资源的地位在未来20—30年内将不会改变,并仍将是国家和地区间经济争夺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从容应对粮价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俄罗斯禁止小麦出口而引发的全球粮价上涨已近1月。在这1个月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价格走势平稳。这表明,继平稳度过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之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再次从容应对国际粮价波动,续写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要销毁“和平”号空间站,却在日本国内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恐慌。因为136吨重的“和平”号坠落太平洋的一瞬间,要从日本群岛上空掠过。日本人担心,“和平”号能不能飞至最后归宿地? 会不会在东京上空轰然坠落? 据俄《共青团真理报》报道,俄航空航天局负责人科普捷夫承认,如果“和平”号下降失控,空间站部分零件散落在城市的可能性在0.02%。按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经济》2022,(5):47-50
<正>2021/2022年度全球谷物贸易量、消费量环比下调库存量则相应上调联合国粮农组织4月预计,2021/2022年度全球谷物产量27.99亿吨,同比增长0.8%。全球谷物消费量和贸易量均比上月明显下调,库存则明显上调,上述调整主要反映了俄乌冲突对谷物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小麦和玉米市场。乌克兰港口关闭造成该国出口严重受限,俄罗斯出口则因金融和货运方面的挑战受到影响。黑海地区贸易量的下降导致全球小麦和玉米市场不确定性加剧、贸易流向发生改变、部分国家出口政策出现调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蔓延,有关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也日益增加。美国彭博社近期一篇新闻稿"多国纷纷禁止粮食出口",拉开了全球粮食市场恐慌的序幕,全球粮食危机风险骤然上升。疫情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使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再一次面临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林产品生产和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的林产品出口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呈递增趋势。预计今后俄罗斯的林产品出口仍将保持增长趋势。目前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林产品贸易国,也是我国最大的林产品贸易国。俄罗斯具有巨大的木材生产潜力。未来出口的重点地区将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研究和分析俄罗斯90年代林产品贸易情况和今后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林产品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跨境地理学     
<正>"跨境地理学"(Geography of Transterritories)关涉诸种跨境冲突问题。由移民流动形成的"跨境"空间的存在深刻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生产,交往及时空的组织模式。移民流动造成的跨境冲突引发的全球范围内各生产领域的变化不免引发我们对已有地理学及地缘政治学的质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美国会在两国关系改善后解冻敌对国家政府资产;在部分情况下,美国会将敌对国家政府资产转移给敌对国家的反对派;在极少数情况下,美国会没收敌对国家政府资产,此类资产也可能被司法执行 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采取联合行动,协调冻结俄罗斯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资产,俄罗斯近一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已连续3年稳步上升,从而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同时,俄罗斯也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下调关税是必然趋势。中国农产品在当前遭遇美、欧、日等国的“技术壁垒”造成出口下降时,关注并开发潜力巨大的俄罗斯消费市场,无疑是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1.水果蔬菜供应缺口较大从自然环境上看,俄罗斯基本上属于北温带及亚寒带的大陆性气候区,冬季漫长寒  相似文献   

16.
据德国《今日农业》消息,中国去年已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猪肉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委员会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欧盟国家从2011年1-10月出口到俄罗斯的猪肉为71.0191万吨;而同一时间对中国的出口则为77.7568万吨。欧盟委员会估计,欧盟2011年整年出口到中国的猪肉也将超过俄罗斯。  相似文献   

17.
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态势:动因和趋势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引发近年世界农产品价格新态势的主要动因,分析了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短期因素和决定其长期趋势的动因.促成近年农产品价格暴涨的主要因素是用粮食生产能源创造了新的需求;而跨国公司控制市场、国际基金参与和投机农产品贸易放大了新需求的影响,并造成了价格前所未有的的急剧波动.虽然决定价格趋势的世界农业生产潜力并没有改变,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拉动生产成本攀升,如果继续扩张用粮食生产能源,世界农产品价格长期下降的趋势将逆转并继续在高住上运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防止城市无度扩张占用耕地,提倡节约粮食,尤其是在从收获到消费整个环节中减少浪费粮食,同时提高农业贸易的经济效率,是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趋高和急剧波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当代人类社会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绝大部分取自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后代人发展的自然条件不因前代人的发展而劣化”,而“后代人发展的矿产资源条件必然会因前代人的发展而不断劣化”。从全局看,能源矿产比非能源矿产重要;从局部看,非能源矿产也有可能比能源矿产重要。节约非能源矿产要靠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矿产要靠开发替代资源。矿产资源保障经济发展的目标分三个层次———当前发展,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中国利用两种资源,是实现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原木出口关税的不断上调,使得芬兰的利益受损,并由此引发了贸易摩擦与利益冲突。通过博弈论分析方法,从定性、定量的角度认识俄芬间冲突的实质和未来的政策走向,以此作为中国处理此类问题的参照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俄罗斯固体矿产资源总量都很丰富,探明的非油气矿产潜在价值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稀土、钨、锡、钼、锑、银、萤石、重晶石等矿产具有很大的资源储量优势,而俄罗斯的煤炭、铁、铜、镍、钾盐、金刚石、煤炭等的探明资源储量均名列世界前列。近年来,中国煤炭、铁矿石、铅、锌、锰、钨、锡、锑、钼、镁、锶、金、磷矿、重晶石等非油气资源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镍矿、钾盐、金刚石等的开采量位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虽然是世界上重要的固体矿产开发大国,但矿产开发总量与资源储量不匹配,具有很大的勘查开发潜力。中俄在非能源固体矿产方面具有互补性和地域合作开发优势,中俄应加强固体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合作,以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