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号召全党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强国梦而不懈奋斗。一、老区精神、延安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根据地的实践结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2月4日,由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与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联合录制的"温暖同行感恩老区春节大联欢"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播出。作为首场为革命老区量身打造的"春晚","联欢会"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好评。节目精彩,内容丰富,震撼力强,彰显了"红色热土、英雄人民、红色基因、伟大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风采,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场精神盛宴和红色文化大餐,对于我们不忘共产党的初心,弘扬老区精神,加快脱贫攻坚是有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老区事     
<正>石狮市建立红色主题教育基地8月,福建省石狮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暨石狮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开馆。该教育基地以石狮市老区革命基点村为主线,分为"坚守初心担使命""狮阵雄风抒壮志""砥砺奋斗新时代"三大版块,运用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回顾党在石狮的发展历程。(蔡宗营卢清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宁德、莆田、南平四市老促会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讲好老区"三个故事",弘扬了老区精神,展示了老区苏区风采,推动了老区苏区工作。福州市:开辟红色课堂,讲好老区故事福州市老促会围绕"拍好一部电教片、写好一本书、讲好老区故事",发挥老促会作用,努力服务老区苏区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12月25日上午,在陕西省旬阳县老促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文物展览馆里,来自县检察院的干警正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讲解员是旬阳县老促会会长陈守业。六年来,陈守业建立红色文物展览馆、组建革命老区艺术团、修红军烈士墓、建老区便民桥,热心公益慈善,满腔热情地投身于老促会和老区建设工作,把全县的老区建设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6.
<正>设立老区节的建议提出后,在老区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他们纷纷来信表示:这个建议道出了老区人民的心声。设立老区节很有必要,而且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实施,是所有来信共同表达的观点。他们从牢记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助推老区宣传工作等很多方面,阐述了设立老区节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有同志还具体地建议将国庆节前一天的9月30日设为老区节。  相似文献   

7.
正不管是作为纪念日、庆祝日,还是古老的祭祀日,节日都是一种文化载体。理所当然,红色文化同样需要一个节日载体。设立老区节,不仅仅是提醒我们不忘老区,更是为了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现在已经有一些节日,如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等,都承担着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但设立老区节,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因为老区与红色文化有着骨肉般的联系,可以说,老区已由历史贴上了红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老区人民在浴血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老区精神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中不断强大,并形成了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老区精神的"红色基因",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传承。从发展的角度看,当前传承老区精神"红色基因"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区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正>老区精神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在老区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经受血与火的洗礼、饱受种种磨难的考验、历经曲折的艰辛探索,凝聚形成的伟大老区精神,是确保我们胜利前行的精神富矿和力量源泉。一、老区精神是我们克敌制胜的精神宝库。人们不能忘记井冈山的南瓜、陕北的小米、琼崖的番薯、沂蒙山的高粱、苏北大地的独轮车,  相似文献   

10.
<正>广东省老促会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荣团队,三十年来为弘扬老区精神、促进老区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从1989年1月创建至今,广东省老促会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东各地老促会,牢记立会宗旨,殚精竭虑,身体力行,为老区人民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老区人民的赞誉。一是广东省老促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始终全心全意助力老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资源,凝聚着革命老区精神,体现着红船精神,是初心不改的延续,是初心不断的继承和发扬。近年来,各地老促会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红色纪念场馆,使其在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不少地方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纪念场馆进行了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对干部党员和群众  相似文献   

12.
<正>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老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协调动员社会力量,帮扶老区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全力助推老区乡村振兴,推动老区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老促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和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我们山西省永济市老促会每年年初都要和市委宣传部联合召开老区宣传座谈会,安排当年老区宣传工作,明确新闻单位、文化、文联、教育等部门的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一重要指示,是我们做好老区宣传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老区和老区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足迹遍及革命老区,围绕老区的脱贫攻坚和发展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近年来,我们把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第4期卷首语《老区新担当》,进一步明示和吹响了团结奋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号角。老促会组织的定位和存在的重要性已经明确,就要在脱贫攻坚和老区发展中发挥作用,力争有新作为,新贡献,不负党和国家对老区的厚爱,不辜负新时代。老促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好形势下,要乘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的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区建设》2023,(12):23-24
<正>在中国西南,有一块浸染着无数优秀巴渝儿女鲜血的红色英雄城市——重庆,红军的鲜血浸染了这片土地,红军的足迹曾踏遍了巴山渝水,红军曾在这里点燃了星星之火,铸成了燎原之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庆革命老区人民发扬红军精神、红岩精神、老区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进入新时代新征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区建设》2023,(12):48-49
<正>近年来,荆州市老促会在湖北省老促会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用情用心用力服务老区人民,实谋实干实效促进老区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为把荆州市建设成“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保护运用红色资源,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始终把传承红色文化、发扬老区精神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深入挖掘红色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老促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重要论述,切实打好老区工作"组合拳",全力帮助老区困难家庭跑出脱贫"加速度"。打好老区宣传拳营氛围淮阴区老促会始终以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创新方式,丰富内容,多形式宣传老区光荣历史,宣传党和国家关心老区的方针政策,宣传区委、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老区建设》2006,(10):58-59
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这段光辉历史是老区重要酌政治优势.丰富的红色资源是老区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支持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又多次强调要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这是老区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初遇.老区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艇政治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艇红色资源转变为红色资本,扣老区精神转变为物质力量.又快又好地推进老区发展,加疆和改进老区宣传工作.是一价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这一疬面.广元和建宁老区的做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这次考察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目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