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1年12月25日,一个在人类新能源开发利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采用全球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运行及调度模式、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装置及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综合性示范工程——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在冀北坝上高原成功建成投运。由  相似文献   

2.
张北坝上。无限“风光”。位于张北县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基地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及智能调度输电于一体,是新能源友好并网综合示范项目。如今,风光储二期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3.
企业短波     
《施工企业管理》2012,(2):117-118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投产【本刊讯】日前,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平台——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在河北省张北县建成投产。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由国家电网公司设计、建设,列入国家金太阳工程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首批试点。工程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和尚义县境内,规  相似文献   

4.
塞外张北,茫茫苍原,2011年12月25日,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装置及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综合性示范工程——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在河北省张北县建成投产。奋进的光阴似白驹过隙,转瞬已一年有余。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责任举措和创新实践,风光储输工程试验示范效应显著、集成创新亮  相似文献   

5.
当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被赋予“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的重任时,如何克服这两种“最清洁能源”与生俱来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进而实现规模化并网,便成为一道横亘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之路上的难题。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这个目前全球最大的风光储输项目,便是为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而展开的前沿性探索。  相似文献   

6.
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投产两年来,通过风、光、储多组态联合运行模式,不仅累计输出平稳可控的绿色电能5.2亿千瓦时,还通过实践破解了新能源集中并网、集成应用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风电装机容量40万千瓦、光伏发电容量6万千瓦、储能容量5万千瓦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正在紧张建设中,打造新能源领域的“中国标准”。  相似文献   

7.
生产绿     
《华北电业》2022,(7):14-15
<正>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肩负着破解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瓶颈的伟大使命,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及智能输电工程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示范工程,首个集中体现风光储输联合发电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综合性示范工程。一期工程规划为风电9.85万千瓦、光伏发电4万千瓦和储能2万千瓦,于2011年12月25日建成投运;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风电40万千瓦、光伏6万千瓦、储能5万千瓦。自一期工程投运以来,至今年3月下旬,累计生产了超87亿千瓦时绿电。  相似文献   

8.
2016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荣获本届中国工业大奖。示范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利用水平最高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四位一体”的新能源综合示范项目。大会对示范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示范工程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实践,采用世界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路线,攻克了从科研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多个难关,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世界创造了典范,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把握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电力工业和能源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2016年12月11日,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致力于破解清洁能源发展瓶颈,不辱使命,不负重托,采用世界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路线,在智能电网技术框架下,建成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及输...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7月,在距离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50兆瓦风电项目启动仅7天的时间,首批基建物资便到达工程施工现场,高效的物资保障得益于干部员工的艰辛付出,更与公司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密不可分。”回忆起风光储二期建设中绿色仓储物流的系统与高效,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杨林竖起了大拇指。  相似文献   

11.
<正>4月3日,对于倍受期待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来说,注定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在这天《风光储输登高行动方案》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党委研究审定正式通过。该方案的通过将以冀北之名,凝聚新时代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举冀北之力,吹响新征程风光再起的坚定号角。奋战在冀北新能源“一线”的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卯足干劲、乘势而上,掀开了先立后破、  相似文献   

12.
正昔日乱石遍地、苍茫寂静的荒原上,一座现代化的风光储输示范电站拔地而起,如今这里已建成国际一流新能源示范基地。让我们以国家电网人的光荣与自豪,近距离感受这一段让人热血澎湃、激情燃烧的岁月——2010年春,张北坝上的冰雪尚未消融,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设便热火朝天地拉开序幕。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工程建设运营  相似文献   

13.
正牛虎,作为一名奋战在新能源一线八零后青年员工,从2010年6月踏上风光储输履职岗位以来,先后参与了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和二期的前期建设、调试以及生产等多项关键任务,为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如期建成和稳定运行贡献了力量,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3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信息,由国网冀北张家口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参编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站设计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将为发电装机容量为10兆瓦及以上的并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风储、光储、风光储联合发电提供依据指导。这也是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在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动员令后,风光储公司正式发布的首次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机电工业》2021,(2):70-71
岁末年初,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张尚50MW扩建项目全部风电工程并网投运,这也是我国首个整装投运的陆上4.5MW级风电项目,该项目将为我国践行“绿色冬奥、低碳冬奥”承诺做出持续贡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位于河北省张北县,是全球首个也是全球最大的集风电、光伏、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示范工程,素有新能源领域的“国家名片”之称。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2月27日上午,世界首个具备虚拟同步机功能的新能源电站在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电站建成投运。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远见性的科技项目,虚拟同步机技术具备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机组等效常规同步发电机运行特征,使新能源发电设备更加智能,主动支撑电网频率、电压稳定,实现清洁能源友好并网,是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冀北公司积极履行服务国家新能源发展职责使命,将虚拟同步机从理念落实到技术,从技术形成了标准,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和消纳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胸怀“国之大者”坚定追风逐日,植根示范沃土逐梦绿色希冀。作为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标志性创新成果,国网冀北风光储输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将理论上的认同和思想上的追随,化作坚定的维护和有力的落实,用科学稳定的“源”端样本向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以独具特色的“一域之光”为推进冀北全域综合示范、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做出了探索与铺垫。  相似文献   

18.
塞外隆冬,天寒地冻,朔风正劲。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举全华北公司之力、集全华北公司之智,全力推进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设"的巨幅标语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格外醒目耀眼,上百台机器轰鸣、上千人昼夜奋战的宏大场面成为塞外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12月中旬,工程全面联调,月底,工程形象投产。经过一年多艰辛奋战,这个世界瞩目的新能源工程终于胜利竣工。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12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荣获本届中国工业大奖。大会对示范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示范工程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实践,在无任何工程建设先例可供参考的情况下,通过坚定不移抓好科技创新,采用世界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技术路线,攻克了从科研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多个难关,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为世界创造了典范。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目光,一起走进国家风光储示范工程,领略它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金色起点     
2011年12月25日,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如期建成。华北电网以金色的起点开启了"十二五"精彩华章。仅用267天就让这座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示范电站屹立在张北坝上草原……走近风光储输示范电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正呈现出科学发展的勃勃生机,张扬着团结进取、抢抓机遇、破解难题的精神风貌。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没有辜负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期望与重托,举全网之力,集全网之智,创造了电力工程建设史上的又一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