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金融危机前比较,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产品过剩转变为全局性过剩。在我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这一老大难问题需要找找根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渐增的情况下,浙江产能过剩矛盾日趋凸显,主要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影响程度深.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约为73.9%,远低于通常采用的产能过剩临界值(79%).全省1 00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33.8%的企业设备利用率低于70%,而这一指标在2010-2012年期间均值分别为21.5%、26.2%、30.1%.产能过剩有加剧趋势.二是涉及行业多.产能过剩不仅广泛存在于石化、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还存在于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如光伏、船舶制造等,产能过剩普遍化特征日趋显著.三是持续时间久.从2004年起,浙江水泥等部分行业就已开始出现产能过剩.此后,全省产能过剩行业开始逐渐增多.从目前现状看,产能过剩已经连续多个季度导致相关行业的企业生产、销售和利润大幅下滑,出现大面积亏损,部分行业甚至出现关闭潮.  相似文献   

3.
到2005年我国已有十一大行业存在或潜在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这给我国经济持续协调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带来了隐患。为什么我国频繁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为什么产业结构没有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中得到升级调整?本文试从金融产业结构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伴随存货同比的持续显著上升,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顽疾。我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1999年和2005年前后,但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到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19个。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  相似文献   

5.
一、我区产能过剩行业的经济税收状况 (一)煤炭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销售价格持续走低 自2011年以来,由于国内煤炭、钢铁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能过快扩张的释放,产能过剩愈演愈烈,销售价格一路走低.我区经济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产能过剩情况亦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我国经济又经历一轮过热的周期。这一段时期投资上涨的速度大幅增长,全国的宏观经济出现过热。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投资过热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出来,如一些企业很快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一些企业利润开始下降,有的甚至濒临亏损倒闭的境地。2006年在一些生产资料,如钢铁、水泥及机械(尤其是运输机械)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将开始显现。产能过剩将会造成通货紧缩,在这些行业将会发生投资减少甚至戛然而止的情况。未来所可能出现的这种产能过剩是由2003年、2004年前后投资过热所形成的:经济过热真正的后果,就是过热当中形成过…  相似文献   

7.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2,(15):86-86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总供给明显大于总需求,伴随存货同比的持续显著上升,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顽疾.我国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分别是1996~1999年和2005年前后,但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本轮"产能过剩"是重工业部门的普遍过剩.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将10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而到2009年,"产能过剩"行业几乎翻了一番,达到了19个.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不仅钢铁、水泥、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就连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国际市场的持续萎缩,我国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7月6日发布的国别报告指出,中国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而危机前的产能利用率略低于80%。产能过剩涉及的行业也很广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非常突出;铜、铝、铅锌冶炼等有色行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产品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  相似文献   

9.
受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国内相关产业过剩产能矛盾越来越突出,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轮胎等行业都受到产能严重过剩影响,企业销售利润下滑,行业状态堪忧.这给学界带来很多争论,目前的产能过剩状态是结构性过剩,还是整体过剩?在转型升级的强大压力下,各地纷纷采取去产能措施,以壮士断腕精神来化解产能,这种做法是否将带来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相继发出警示,我国钢铁、电解铝、汽车、铁合金、焦炭、电石及铜冶炼行业等7个行业存在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在水泥、电力、煤炭和纺织等4个行业存在潜在的产能过剩。近些年,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部分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出现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扩张过快的势头,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难度,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1.
张亮 《中国经贸》2014,(17):110-111
近年来,国内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加剧,尤其是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矛盾显得更为突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吉林省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已出现经营困难、效益下滑的情况,潜在的信用风险逐步暴露,需积极防范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2.
产能过剩是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发达国家都采取产能输出的策略.当前,我国也面临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产能过剩产业的产能输出,实现双赢.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产业中的煤炭、石油和多晶硅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美国、日本应对产能过剩的多次产能输出的具体...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换档升级。在这此背景下,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自身缺陷、经济周期波动、地方保护主义、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创新和退出机制不完善等。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靠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应该从制定规划、建立预警机制、采用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培育创新氛围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去应对。  相似文献   

14.
2005年的冬天似乎因为“产能过剩”的到来而显得更加寒冷,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手机、汽车、钢铁等11个行业产能过剩。虽然专家学者如何看待产能过剩还存在着些许分歧,但他们一致承认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这11个行业出现了供给大干需求的相对过剩,随之而来的是价格下跌、库存上升、成本增加、竞争加剧、亏损面扩大甚至破产倒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产能过剩是近些年来我国产业发展的"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实现"升级版"必须应对的重大考验。2013年7-9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公布了3批19个行业淘汰产能企业名单。2003年12月2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开始第一波调控时,列入落后产能名单的只有3个行业。10年来尽管调控政策一波接着一波出台,但过剩行业的产能却突飞猛进,我国淘汰落后产能陷入了"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我国的宏观经济呈现出新特征:出现流动性过剩、产能过剩的“双过剩”现象,储蓄率居高不下;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双顺差”,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猛,发展过快,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而一些基础性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制约了经济的稳健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进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日旭 《改革》2012,(11):61-67
产能过剩一般可分为周期性产能过剩、战略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三类。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较为突出,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产业政策不断收紧。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基本特征是:体制性产能过剩为主,周期性产能过剩也存在;低水平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影响面大。为缓解包括电解铝行业在内的重化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应转变政府干预方式,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推动产业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8.
客观看待浙江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对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内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加大国际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移优势产能和成熟行业的重要手段.河北省主要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且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因此,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河北拟投资行业的选择研究,对河北借力"一带一路"开展对外投资、转移过剩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出版的《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工业篇)》中明确指出:产能过剩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迫切需要建立起解决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换挡减速将进入"常态化",将给我国化解产能过剩、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