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他说:“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析,三、五年转不过来。”粮食问题,特别是粮食的稳定增长问题,在我国历来是令人忧虑困惑的重大难题。 在这个问题上,到目前为止曾产生过两种颇有影响的观点:一种主张国家不断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从实现农业现代化入手发展粮食生产;另一种主张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财政支持农技推广的若干问题赵鸣骥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到本世纪末还剩五年时间,我国农业生产要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  相似文献   

3.
一、“三农”问题引发粮食安全危机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指出:“中国经济要出问题,可能就出在农业上。”又说:“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还告戒说:“要避免过几年又进口上千万吨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以粮棉等种植业生产四年徘徊的局面而陷入困境,农业问题深深地困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究竟应该怎么办?近期怎样走出徘徊?从长远看农业的根本出路何在?这一系列问题成为农经理论界和实际业务工作部门几年来一直在深入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最近,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意味深长地指出,农业问题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他还提醒人们: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小平同志的这一讲话,为解决陷入困境中的农业问题指明了方向,指出了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所在.这一科学论断也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为了深入领会、贯彻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业科研,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本刊编辑部于7月12日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部分著名学者专家进行座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本刊主编刘志澄主持了座谈会.座谈会以学习邓小平同志讲话为主线,围绕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提出了许多开阔思路、富有见地的意见.现将发言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愿与关心我国农业问题的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有些人忽视抓粮食生产,甚至对过去抓粮食生产的同志冷嘲热讽,讥之为“粮食书记”、“粮食县长”、“粮食乡长”,认为这些同志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缺乏市场意识等等。 我们要问,发展市场经济与抓粮食生产有何矛盾?粮食生产不发展,就谈不上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城市所需的农副产品从何而来?又怎么能有市场经济的繁荣?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说过:“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人们不会忘记,我国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有多少人因吃不饱而患浮肿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粮食生产上了几个新台阶。无粮不稳,无粮则乱。当“粮食书记”、“粮食县长”、“粮食乡长”是  相似文献   

6.
粮食生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自1984年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之后,到现在一直处于徘徊或停滞的局面,如何突破徘徊?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紧缺,人口众多、增长迅速的黄淮海平原。我们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角度,对黄淮海平原进行了为期4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在黄淮海平原现有农业状况下,要突破生产的徘徊局面,根本的出路在于农牧结合。  相似文献   

7.
改革粮食统派购制度,推行“双轨制”后,粮食生产走上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轨道。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的是:粮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总产徘徊滑坡;户营耕地规模过小和分散,出现“农业老化,水利失修,种子混杂,科技削弱”的现象。产生这些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出现了波动、徘徊局面,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与改善。为加快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上新台阶,国家已经把农业列入产业发展序列之首,作为战略重点,正在采取一些重大措施,明确提出实行对农业的倾斜。我们认为,坚持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特别是保证农业投资,对打破农业徘徊局面,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周健同志在“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立足于粮食生产的发展”一文中指出: 当前,在广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对于广西粮食生产如何发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种粮经济效益低,粮农收入少,要想改变广西农业落后的面貌,在山多耕地少的情况下,“弃粮种经”才是出路;一种看法是: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西粮食总产量自1982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后,便陷入了连年滑坡和徘徊的困境。广西粮食发展如何走出困境?选准出路,是走出困境和转向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拟就粮食发展出路及其必要的环境条件和措施问题谈点看法,仅供参考。 一、 出路的选择 广西粮食发展的主要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在相对稳定种植面积(或略减少面积)的同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努力提高耕地生产效率应是广西粮食发展出的主要路。为什么?因为粮  相似文献   

11.
在有关我国农业发展问题的讨论中,科学界有的同志提出了“大农业”、“大粮食”以及“小农业”、“小粮食”等概念。有人当即指出这些提法是不科学的,对科研和生产都不会有积极意义。但后来,有的文章竟进一步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同意见,概括为“小农业小粮食思想与大农业大粮食思想的争论”,并把它提高到我国“农业发展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种地不养地的掠夺式农业生产情况相当严重,忽视农家肥、主要靠化肥增加生产,致使土壤的有机质不断下降,这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是很不利的。最近,我和王显堂等几位同志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我们到了铁岭市的昌图、开原、铁岭县和沈阳市新城子区,找市县领导和基层同志以及省市有关专家、农业部门进行了座谈。(一) 目前,我省农村重化肥、轻农肥的现象日益严重,形成了“化肥热”。增施化肥对粮食增产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农民购买化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随之,便产生了两种情况:一是当前化肥产量有限,满足不了需要,出现了争化肥、炒化肥、抢化肥的局面,造成化肥价格飞涨,粮食成本提高。二是单纯追求化肥、忽视农肥的施用,致使土壤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农业生产后劲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一、邓小平关于农业的论述和基本思想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并成功地对农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曾明确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1—3卷共222篇文章中,他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就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比重,形成了他关于农业的基本思想和观点。首先,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问题。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邓小平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这是一…  相似文献   

14.
一、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出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个问题随着实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很大的约束力。 事实证明,农业上不去,物价下不来,粮食上不去,“菜篮子”好不了。因此,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过程中,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对于平抑物  相似文献   

15.
一、粮食生产走向市场,不可忽视宏观调控。对待粮食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近几年,对粮食生产的认识和实践出了一些偏差。一是粮食产品与其它产品比价剪刀差拉大,农民种粮效益越来越低,种粮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不少青壮年农民已经离  相似文献   

16.
在前不久召开的“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期间,本刊记者韩俊就中国粮食政策问题采访了前来参加会议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中国农业问题专家盖尔·约翰逊教授。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供参考。 韩:约翰逊教授,你在这次讨论会上提出“中国不存在粮食问题”,能否详细解释一下你的观点? 约翰逊:我不认为中国存在粮食问题,说中国存在一些与粮食相关的政策问题,会确切得多。中国领导人强调粮食的重要性,并且据此采取措施,降低粮食物耗和增加产量,无疑是正确的。对于1984年粮食大丰收后出现的粮食产量的徘徊表示担忧,也是合理的。但我认为1984  相似文献   

17.
在讨论农业的发展战略中,有的同志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和“大粮食”观点,以区别于过去的“小农业”和“小粮食”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的出发点是想提醒人们要全面理解农业的内容,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种“大农业”、“大粮食”的概念是否准确,值得商榷。 何谓“大农业”和“大粮食”?按照提出这两个概念的同志的解释,所谓“大农业”,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缺一不可。近年来,党和国家把发展农业摆上了重要位置,作为农业投入主渠道的农村金融部门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长春市看,几年来粮食生产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大好形势。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市的粮食生产后劲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科技”这一因素发挥不够,科学种田水平较低。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作为农村金融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信贷杠杆引导科学种田。要正确处理和解决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立法和执法,支持和保护农业。”这是我们党对农业投入问题的精辟分析和最新概括。党中央历来重视农业投入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他还说:“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水平就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党的十五也明确提出:“更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活条件。”这就充分揭示了农业投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论“粮食经济研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伍争荣编者按:粮食经济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怎样开展粮食经济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不少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感兴趣的问题。伍争荣同志谈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表示欢迎,并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参与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