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一号文件”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一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18年之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一号文件下发,体现了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科学发  相似文献   

2.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2004年中国老百姓关注哪些社会“焦点”呢?  相似文献   

3.
4.
陈宪 《沪港经济》2005,(1):50-5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改革是今年的主旋律。 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需要深化改革,以获得必要的前提。从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来看,都与深化改革有关。例如,要落实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就必须面对行业、地区的体制问题,哪怕这些问题暂时无法全部解决,也要用某种办法搁置它或绕过它。 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需要深化改革,以获得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克莱因博士一直在关心着中国的农业问题,他曾说过,中国经济有两大问题,一是农业,二是人口。邓小平曾经说,中国的经济要出问题,可能就出在农业上。中国有9亿农民,“三农”问题如今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曾用三个“最”字,极言所面临的形势:“现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最根本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难。”时隔18年之后,农民再一次盼来了又一份“一号件”。这份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件,被称为是近年来有关“三农”问题含金量最高、最务实的件。但一些干部群众也有担忧:担心件落不到实处,担心件念“走样”。如何认清和克服农民增收难问题,如何把“一号件”落到实处,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支招”……  相似文献   

6.
7月3日.在深圳市召开的全市就业工作会议上.新任深圳市代市长王荣说.“农民工”的概念已发生变化.深圳“农民工”这个概念将会消失。  相似文献   

7.
“钱”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有“孔方兄”之说。在资本主义产生后,钱成了“万能”的(“金钱万能”、“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什么都有可别有病,什么都没有可别没钱”。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6日】中国崛起是当前国际舆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关中国就要崩溃的预言不断遭到事实的否定,而那些“中国威胁论”制造者则把根据不足的未来揣测当作现实来判断。究竟中国崛起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中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如何解读这些为人们所关切的问题,就成了各国中国问题专家们的课题与任务。  相似文献   

9.
头条     
《中国经济周刊》2004,(34):10-10
  相似文献   

10.
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中国保险业今后发展态势如何?中国保监会将采取哪些措施深化保险业改革,使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1.
《发展》2004,(3):25-26
一位农民说:"分分毛毛的收入都给孩子念书去了,从小学到大学,家里现在没有任何积蓄.所有的收入包括孩子打工的收入现在都全部用于还债."  相似文献   

12.
梁美娜 《发展》2004,(2):46-46
“毫无疑问,关注农民、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将是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张晓山所长说。  相似文献   

13.
加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创业板的推出,给中国经济所带来首先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 “中国制造”想要完成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没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嬗变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对外贸依赖度超过了80%的国家,对于一个外贸总额已位居全球第二,并将在2010年前问鼎全球第一的国家,这种嬗变可说是生死攸关。然而作为中国最重要资本市场的中国股市,却偏偏缺少了这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白领”、“蓝领”,是以往职业人士的划分。最近,“时髦灰领”这一新兴职业的划分正随着媒体宣传而被大家所熟知。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职业族群呢?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从他们的职业发展中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呢?就让我们一起到“灰领”的背后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5.
《首都经济》2005,(11):3-3
想当年,“自力更生”的口号响彻云霄;看今朝,“自主创新”的口号深入人心。两个口号都富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又凝聚着一个共同的精神内核:“自主”。  相似文献   

16.
17.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汇:“添乱”。不要添乱,不准添乱,不许添乱……能说这些话的人,大都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居高临下和不容置疑的警告口吻,当然使人感到话语背后的权威。  相似文献   

18.
19.
杜锋 《走向世界》2013,(12):36-39
就像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来自乡野村镇一样,中国文化的根实际上在农村但是,好的传统并不意味着现实的乐观。如今,农民与市民、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在农村,“经济宽裕化、观念老旧差,村庄城镇化、村容管理差,屋内电器化、庭院脏乱差,衣着时尚化、言行粗俗差”现象还很普遍。为此,以乡村文明为核心内容的乡村建设在一些地方陆续开展,成效明显。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这意味着,“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次重要机遇。而在新的时代里,我们所期许的又是怎样的一种乡土文明?  相似文献   

20.
刘驰 《发展》2004,(5):20-22
为什么说我国的"三农"问题形势严峻,农民增收缓慢呢?吴敬琏教授认为:说到底,是因为农村人口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因而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生产率提高缓慢而成本却迅速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