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贸易利得     
《天津经济》2014,(10):83-83
一、含义 贸易利得,又称贸易得益、贸易利益、贸易的好处、贸易收益,为英文“gain from trade”的翻译。意指在国际贸易中,两国(或延伸至多国)之间透过进出口,与两国没有进出口前相比较,所可得到的贸易利益。是近代经济学形容国际贸易益处的专有名词。它等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在企业所有权分享与安排的作用。会计信息不仅仅提供了信息使用者所需的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其中的收益表还反映了企业所有权的分享安排:未来的不确定性又决定了这种所有权安排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即什么状态下谁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相似文献   

3.
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与剩余控制权概念,将TBT以及相关协议看作各国政府签定的一个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完全契约。由于契约的不完全,从而导致了政府在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上的剩余控制权。本文尝试建立起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探讨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的制度根源以及政府剩余控制权的结构、特点、表现等。最后,从制度层面上给出了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G-H-M理论扩展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扩展G—H—M理论,将剩余控制权区分为名义剩余控制权与实际剩余控制权.强调实际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存在高度互补性,据此分析国有企业内在机制的缺陷,一方面国有产权的实际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离,另一方面名义剩余控制权缺乏完全性,因而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以消除制度设计内在矛盾为目标的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的业主制企业经历了管理革命、资本革命与创业革命后,出资、创业与经营管理"三位一体"的企业形式让位于三者分离的现代企业,从而使得企业剩余的分享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的独占转变为权益资本所有者、管理者及其工人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这一企业所有权问题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关于企业剩余的界定及剩余索取权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理论学者认为,“企业所有权”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它由谁拥有依存于企业经营的不同状态,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实质是企业中存在的产权而不是真正的企业所有权;真正的企业所有权是指企业出资者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7.
企业治理之合约安排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合约安排的视角对企业治理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激励合约设计.分析代理人剩余分享系数、努力变量、激励变量、努力成本和激励成本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经济意义,从而得出了一些主要的基本结论:第一,委托人设计的激励合约具有一定的状态依存性。第二,委托人的监管效率是合约设计的重要因素,且监管本身具有概率性。第三,委托人要关注边际业绩分享系数的作用,进而必须关注“剩余标的”本身的选择。第四,一旦委托人也对产出做出自己的贡献,代理人的风险中立性就不能保证带来最优的结果。第五,委托人“先行一步”的优势是激励合约效率最大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贺文杰 《魅力中国》2014,(3):389-389
定积分的计算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积分中的运算中,经常会遇到积分区域具备对称性的题型,文章讨论了如何将积分区间(或区域)的对称性与被积函数的奇偶性正确配合简化积分计算。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量的增加,剩余污泥量相应增大,进而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针对目前应用的污泥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同时介绍了国外先进的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不少教科书或专著在微观经济学和宏现经济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的阐释错误或表述不准确进行了分析、矫正。认为价格变动比率等于需求量反向变动比率时,价格变动会导致企业生产收益不变的表述是错误的。显示性偏好理论的有关表述也欠妥。某教科书关于消费者剩余的说明是错误的。对子哈罗德模型中的自然增长率进行了推论,弥补了不少教科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价值的本源力量,普通劳动者参与企业剩余分配反映了人的历史主体性。普通劳动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主要阻碍因素是:人们的思想认识偏差;规范劳资关系、劳资利益的立法、执法有效性不高;企业创新不足。实践普通劳动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的主要对策是:全社会尊重劳动,并把贡献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政府有效供给法律规制,加强立法和执法的有效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压低劳工工资转到依靠企业自主创新上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独立工会以维护劳工权益;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抑制过度垄断.惩治腐败,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在理论上存在严重悖论,经济人假设的泛滥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秩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人的经济行为研究方法论更具有科学性。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研究目标是推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增加和分享剩余”。增加和分享剩余的评价方法是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刘婵 《西部大开发》2011,(4):190-190
本文利用定积分证明了一些特殊的“和式不等式”。定积分的实际背景之一是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本文根据“和式不等式”的特征巧妙构造函数,将和式转化为小矩形面积之和,进而与所构造函数的定积分比较,得到不等式,对不等式的证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以“蛇口模式”而闻名海内的蛇口,近来又以剩余收益制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引起世人的注目。剩余收益制给如何转换企业机制,如何管理、搞活集团性国营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一剩余收益制的设计者、蛇口工业区发展研究室高级研究员陈安捷认为,剩余收益制是以投入与产出比例为刻度、衡量企业优劣胜败的一把尺。它试图向总公司或集团公司提供一个从次宏观上管理下属企业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传统的企业剩余分配制度的局限性,提出了新型的“协作式共享企业剩余制度”,并论述了协作式共享企业剩余制度选择的动因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山东经济》1999,(2):32-35
如果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重合,那么企业经理的报酬制度就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经营者本人对于企业收益具有完全的剩余索取权,于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是统一的。根据现代企业理论,只要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经理的报酬制度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就...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结构洞理论”和经济外部性效应分析,文章认为集群剩余是集群内的组织,包括企业、政府、中介等集群行为主体的网络化行为所产生影响,且这些组织不可能都因自身的投入而获得一个可预期的固定报酬,总会有个体或群体分享一个不确定的报酬;在集群剩余既定的情况下,影响企业分享不确定报酬的相关因素主要是网络位置、网络结构、网络中不同节点及网络中节点属性。同时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剩余的效应,并指出以集群剩余作为研究产业集群的视角,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集群网络关系,并为集群内治理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将会计数据合理地融入企业价值的评估中,对于会计领域理论与实证的结合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概念基础、模型构建、实证检验及拓展改进角度进行论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的期刊论文和著作,试图在已有研究结论和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模型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9.
郑新忠 《中国经贸》2014,(8):150-151
本文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就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缘起、企业财务治理中的财权配置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构进行了论述。财务治理结构是关于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剩余控制权的制度安排。股东分享更多的财务剩余控制权是对股东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拥有财务剩余控制权源于其拥有的经营决策能力及信息优势。围绕财产所有权这一核心来建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是财务本质对财务机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转轨经济与公司治理问题公司冶理 (Corporate Govlernance)是关于公司剩余索取权(Residual Claims)和剩余控制权(Residual Rights of Dontrol)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决定对公司的管理者应施加哪些约束和要求,公司的管理者必须为谁的利益服务,公司的所有者(Shareholders)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对公司可施加哪些影响、拥有怎样的追索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