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7年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的愿望。地区性金融合作的好处在于当危机爆发时,通过给与受害国金融援助来有效地抵御和处理金融危机。在介绍东亚地区金融合作进程之后,重点分析了东亚地区金融合作进展迟缓的原因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发展迅速,东盟的共同利益取向及与中日韩的互补性是东亚在金融领域合作的理论基础。"清迈协议"下确立的货币互换机制是具有双边性质的合作形式,在救援资金数额、形式及与IMF贷款的条件上仍然存在不足;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东亚"银行主导"下的期限错配与货币错配问题,其功效发挥受制于经济体欠发达的国内市场和部分成员实行的资本管制;外汇储备库拓展了多边形式的货币合作,增强了区域内成员的抗风险能力,其仍处于加强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催生了彼此间加强金融合作的需要。本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究,提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在区域性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货币合作机制构建、金融产品创新、问题监管与磋商机制建设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发展地区货币合作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将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 ,但由于东亚地区本身条件的限制 ,以及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严重滞后 ,其货币合作体系发展缓慢。为了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淑惠 《全国商情》2006,46(12):59-61
本文运用最优货币区的指标体系对中国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建立最优货币区的静态条件并不充分。但中国与东盟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在中长期内具备进行汇率或货币合作的可能;而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则存在与拉美国家美元化合作形态类似的发展轨迹。因此,本文认为,在整个东盟区域内推进区域金融合作应采取渐进的二重式合作,即与条件较为成熟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以单一货币区为长期目标的“欧盟式”区域金融合作;与次区域国家则选择“拉美式”的人民币主导货币区域化的货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清迈协议"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中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清迈协议"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未来东亚货币的发展,但"清迈协议"发展至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从"清迈协议"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挑战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亚洲债券基金(ABF)的基本观点是各国自愿动用其巨额外汇储备的一定比例成立一个基金,用以购买区内各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外)发行的主权或准主权美元债券,目的是为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催化剂,因此是东亚金融合作与债市发展的新契机,对于稳定东亚金融体系、加强金融合作和发展东亚债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它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因此,东亚各国唯有继续积极合作,才能实现ABF的绚烂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海峡两岸贸易和结算现状,分析霄人民币在台湾的兑换及流通情况,调查了新台币在福建省流动的渠道及结算方式,探讨了海峡两岸通汇的可行性和条件,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十二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欧洲货币合作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在简要回顾欧洲货币合作的基础上,回答了有关东亚货币合作的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东亚汇率合作机制的选择;(2)东亚的货币篮子;(3)东亚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已成为当代世界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自1961年东盟成立以来,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各国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强合作,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化,才能共同抵御风险。本文通过对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展的描述.预测了东亚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前景,展望了东亚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区域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区域金融市场结构的失衡影响了金融市场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陕西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推进陕西区域金融市场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都表明我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明显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因此,应加强中、日、韩三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建立金融服务进出口统计核算制度,并加快对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以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能力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不断加大,开放因素阻滞了利率政策的效力。利率政策的阻滞因素主要包括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制度的相应变化。针对利率阻滞因素的存在,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该科学管理资本流动,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着力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4.
浅析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目前我国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作了全面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财政监督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大萧条”看中美两国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之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与检讨中关两国政府在应对当前由次贷风暴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的得与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大萧条与今日美国金融危机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以史为鉴,在百年一遇的危机面前,各国政府应携手并进,同舟共济,避免陷入更深的困境。当前的局势为中国充分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存在的外汇供求结构不对称问题使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要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短期内应谨慎采取措施,扩大和满足外汇需求;从长远看,汇率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五大特征,即黄金非货币化与美元主导、汇率制度弹性化、区域货币合作化、储备货币多元化和货币金融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四大问题,即权利与义务不时称、国际货币体系流动性过剩、汇率过度波动性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寡头垄断。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努力弱化国际货币的单一性垄断、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组合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与东亚贸易模式的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的"雁行"国际分工与组织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其带动东亚贸易发展的作用下降.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加大了东亚的金融风险,也给其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造成巨大的调整压力.在金融危机中,东亚出口增长下降,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面临着损失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管理与调控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东亚一方面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调整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结构上过度集中于美元和美元资产.这不仅面临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还面临美国国债、机构债等产品的市场价值下跌的收益风险以及外汇储备的货币错配风险等.鉴于国际金融危机还可能进一步加深,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一方面要扩大内需,主动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减少对外汇储备管理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既定的外汇储备规模下,要中长期努力实现币种多元化,渐进地增量减持美元资产,多元化合理利用外汇储备,发挥国家外汇储备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出人民币国际化是最终解决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的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