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尔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海尔的今天.对海尔而言,改革开放政策和机制固然重要,但更宝贵的是精神.结合海尔的实践,我认为这种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因为仅仅依赖政策,很多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又迅速消失了.只有永葆创业创新精神,企业才能始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笔者应邀参加了对青岛海尔集团(下称海尔)的考察调研活动。其间走访了海尔总部,与公司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和管理创新研究院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参观了三菱重工海尔、海尔滚筒洗衣机、模具制造等工厂,初步了解了海尔管理实践和管理会计的创新特点。一、海尔管理创新与管理会计创新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创新没有企业文化的创新,就没有企业管理的创新。海尔前身是二轻系统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的经营管理和企业  相似文献   

3.
刘海民  赵鹏 《河北企业》2001,(10):41-42
<正> 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海尔的产品行销五洲,海尔的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正是生机勃勃、创新不止的海尔文化,成为海尔人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兼收并蓄、创新发展在海尔,到处可见的一条标语给人印象深刻:"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海尔要求每一位员工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海尔的员工们都说,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观念革命"。这种观念的革命,渗透到海尔的方方面面,并被海尔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此次世博会和海尔的合作为背景,分析海尔的成长战略运用,探索海尔获得今天瞩目成就的关键所在:对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战略上的超前,以及建立在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上的经营理念的创新.本文现实意义在于深入认识世博会的对于企业的意义,鼓励企业问学习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海尔创新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这个创新精神是怎么形成的?用八个字概括:继承、借鉴、参与、基因海尔的品牌价值已经达到855亿元,连续九年被评为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海尔在全球白色家电中蝉联第一,海尔的冰箱和洗衣机也是在全球同行业中蝉联第一。海尔的酒柜首次进入全球同行业第一名。  相似文献   

6.
付忠 《企业文化》2004,(2):10-14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美国《家电》杂志统计显示,海尔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亚太地区声望最佳企业”时,海尔名列第七;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也将海尔评为“全球最佳运营企业”。同时,张瑞敏也获得  相似文献   

7.
海尔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目前我国家电企业的排头兵,并向着世界500强的目标发起进攻。与此同时,世界也以关注的目光注视着这个企业的成长。 那么,海尔的成长靠什么?和18年前相比,海尔的营业规模增长了2万倍,达到年营业额723亿人民币。 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建立“市场链”,海尔的成功,靠的是海尔的流程再造。海尔已经从18年前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发展到以自己的创新管理进入国际管理界的前沿。海尔的成功和业绩已经被写入哈佛案例。 本刊特邀著名海尔研究专家、中国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孙健教授来解读海尔,以飨读者。 ——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海尔的崛起堪称一个神话,张瑞敏是海尔的基石;创新是其魅力型领导的灵魂,体现在创新管理(管理就是行动)、创新技术产品(创造有价值的订单)、创新营销(得用户者得天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SBU--即战略事业单位,是海尔在推进"市场链"的企业再造中引进的一种自主化经营方式.海尔认为,SBU就是每个人都成为一个老板,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公司,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经营者,每个人都具有企业家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集团的战略才会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而每一个员工的战略创新又会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企业才能生生不息,无往而不胜.几年来,海尔发展的主题都是"速度、创新、SBU".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关注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商务模式创新,更多地设计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比如,我们针对中国农村市场的需求生产节能电器;我们建立了战略商务小组,转变传统的商业模式;我们从设计到成品的周期只需要27天.创新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回顾海尔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创新文化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与壮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总会计师》2014,(10):20-23
<正>(部分嘉宾演讲内容摘要,根据录音整理)管理会计的再造与创新:海尔的实践——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谭丽霞一、战略变革,促进财务转型在战略上,海尔在进行变革。2006年2月,CEO张瑞敏对海尔财务人员提出了"规划未来、引领价值、事先算赢,创新增值"的16字要求,要求海尔的财务人员能够满足以上要求。海尔的主要模式是人单合一,双赢。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  相似文献   

12.
海尔的启示     
海尔的发展战略是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制定的,所以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海尔经过了三次战略转移,一步一步地进行观念创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海尔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在全国设立30多个电话中心,一万多个营销网点,并且已辐射到6万个乡,这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巴蜀质量跟踪》2002,(6):56-79
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际特大型企业。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名牌战略”思想的引领下,海尔经过十七年的卓越创新和艰苦奋斗,以每年递增78%的发展速度,从一个涉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正>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尔集团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尔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成功,知识产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海尔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海尔创新战略的基础和保障。”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在“200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峰论坛”上说。  相似文献   

15.
海尔自1984年创业以来,始终以创造用户价值为目标,一路创业创新,历经了名牌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品牌战略四个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海尔也顺势进入了第五个战略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在网络化战略阶段,海尔实施两个战略转型:一是企业转型: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二是商业模式转型:从传统商业模式转型为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海尔组织结构也应需而变,从传统的"正三角"转变为"倒三角"组织,让每个员工都直接面对用户和市场,实现了组织的扁平化。在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指导下,海尔实现由传统大型企业转型为开放的由利益攸关方及用户共同参与的平台型企业,让用户需求与世界一流资源在海尔开放  相似文献   

16.
采访海尔,是早就有的想法。海尔集团的超常规发展,已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巨大影响。 1999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张瑞敏提出海尔的全球化战略,使海尔2000年全球营业额突破400亿元人民币,连续16年以8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度地向世界500强的目标挺进。2000年业绩的取得,用张瑞敏总裁的话说,就是对市场链流程的再造与创新,而物流则是在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这就说明海尔物流对海尔集团的高速发展功不可没。原本就听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沈绍基说,海尔物流是“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一人”,这下…  相似文献   

17.
<正>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空调”)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海尔集团,总部位于青岛崂山区,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历史。经历了传统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的时代变化,海尔从产品品牌时代、平台品牌时代进入了生态品牌时代。无论行业发展如何更迭,海尔一直以引领者身份,带领全行业围绕用户需求持续创新。特别是在物联网时代,海尔空调从“造空调”升级到“造空气”,独创“空气生态”,引发的产品创新和理念革新正影响着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2013,(16):129
张瑞敏结合海尔在组织变革、产品破坏性创新以及最后一公里体验方面的创新实践,在"2013海尔商业模式创新全球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吴长江表示"雷士照明正式签约成为国际泳联冠名合作伙伴是LED大潮下雷士照明国际化品牌运营战略中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相似文献   

19.
海尔在张瑞敏的带领下,每年都会爆出让业界和新闻界激动的话题:1997年是冲击500强,1998年是到哈佛讲"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1999年是抓国际化,2000年是实施市场链.一切都是在贯彻张瑞敏对海尔的发展提出的创新、人才、营销、管理等问题,诸多问题,归其一点指出:企业要想发展最主要的是管理,管理是一切的基础.张瑞敏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一个斜坡上的球体,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20.
“我希望能打造一个模式,让创新的基因融入到每一个员工身上,给员工创造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如何从产品到客户,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全新创立。构成了海尔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折,海尔实现了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