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展》2010,(7):I0014-I0015
唐代 泾川县大云寺出土此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台利瓶层层套置而成。最外层为石函,高42.5厘米,长50.5厘米,宽49.5厘米。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顶上正中刻方格,格内刻“大周泾川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阴文隶书。书法遒劲有力。  相似文献   

2.
《发展》2010,(11):I0002-I0003
猪面纹彩陶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6000年前)秦安县王家阴洼出土高20.6厘米,腹径15.3厘米,底径6.8厘米。壶呈葫芦形、小圆口、束颈、曲腹、平底。口部绘四组三角形纹;腹部绘一圈二方连续的猪面纹,互连的猪面共用一个眼睛,成功地运用双关形的装饰手法。  相似文献   

3.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临洮马家窑遗址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彩,图案极富变化、绚丽多彩.绘制题材源自先民们对大自然的观察、认知,相当丰富,外加画工灵动的构思,使得马家窑文化成为史前任何一种文化都没法比拟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发展》2009,(4)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5500年前)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高32.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6.8厘米。瓶口呈圆雕的人头像,头的左右和后部都是披发,前额也垂着一排整齐的短发。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4月来宁波博物馆展出的82件"国宝"中,有一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000年)的玉琮,高49.7厘米,上宽6.4厘米,下宽5.6厘米,据传是山东出土。玉琮为  相似文献   

6.
高小宏 《发展》2012,(5):53-53
浮雕与透雕是我国民间雕刻艺术两大群体,它们有着毫不逊色于西方的发展历程。浮雕大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年左右,庙沟底出土的彩陶残片上返现高浮雕形式的壁虎形象,可谓现有考古发现最早的浮雕,  相似文献   

7.
《发展》2009,(10):I0005-I0006
汉代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简长51—56匣米,宽0.5-0.8匣米。木简顺置于男棺盏前端,分木质和竹质两种,共496枚,为甲、乙、丙三种版本《仪礼Ⅺ共九篇。具体内容是:甲本为《仪礼》17篇中的7篇,并有经、记、传,共有简398枚;乙本仅存“服传”1篇和经、记、传,共有简36枚;丙本仅存“丧服”1篇和经、记,共有简34枚。简长约55—56厘米和51厘米,相当汉制2.4尺和2.1尺,是古籍记载当时抄写儒家经典的标准简长度。宽度约在0.5至0.9厘米间。  相似文献   

8.
马家窑文化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考古学文化,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四个类型,其主要分布区域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境内,以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为主地带。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是解读史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无字天书。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70年代以降,中国酒业开始了自六千年历史长河中,一次最为波澜壮阔的征伐,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出土的文物残片的斑痕间,我们在惊叹华夏文明的傲岸的同时,环看神州与四海,又会深深感受到;历史,有时竟如此的让人苍茫与感愤。甚至,就在今天,中国酒业正在征途上杀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一踏上中国大陆,就要求看一看中国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这究竟是件什么宝贝,会引起美国总统这么大的兴趣? 原来,早在1936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先生,带领考古队在日照两城文化遗址发现了4500多年前的珍稀陶器——高柄镂空蛋壳陶杯,以及其它大量的出土文物。 陶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诞生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流域的陶器比较原始,器物种类少,器型简单,火候较低,陶质疏松,多为红陶。新石器中期,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为代表的陶器生产逐渐获得很大发展,除大量红陶外,灰陶、黑陶、白陶相继出现,陶器的实用性和艺术  相似文献   

11.
今年10月,西安市由于兴建黑河引水工程,经国务院批准,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仙游寺法王塔整体拆除迁建。在塔基地宫中,发现双面刻纹石碑一块,石函一具。打开函盖,见内藏鎏金铜棺一座。考古人员对锈蚀严重的铜棺除锈处理后,从中取出一个丝织物包裹的精美的琉璃瓶。瓶高4.6厘米,瓶口外径1.3厘米,瓶内有1O粒舍利子,颜色均呈亮灰色、略泛黄色。  相似文献   

12.
姜宁 《魅力中国》2013,(25):102-102
濮阳西水坡遗址“中华第一龙”是考古发现的一处以仰韶文化内涵为主的遗址,并因出土距令6000多年前的蚌壳龙虎图案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又因龙图腾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有着深刻联系,自“中华第一龙”发现的那一日起,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安不仅是六大古都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名城。 早在80多万年以前,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生活,从而揭开了原始社会的序幕。新石器时代,半坡人就生活在渭水之滨。在临潼姜寨,长安客省庄也发掘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建都丰、镐,从而揭开了西安都城地位的史册。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又建都栎阳(即今陕西省临潼县武屯镇东北的古城屯)。公元前350年,秦人徙都咸阳。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称帝。西汉以后,西晋、前赵、前奏、后秦、西魏、北周也以长安为都城。 公元582年.隋文帝在今西安市…  相似文献   

14.
曾晶 《魅力中国》2014,(12):89-89
造型优美、装饰精巧的彩陶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灿烂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来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图的艺术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工艺材料,纹饰寓意等方面的分析与论述,来揭示装饰图案对于当代陶器研究的意义,追溯原始美术的本质含义和历史渊源。促进现代美学的发展、探询艺术美的本质,启迪今天的艺术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天水市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广阔  宋睿博  庞娟 《发展》2007,(6):51-52
一、引言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境内湿润多雨,气候宜人,素有陇东“小江南”之美誉。同时,天水还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伏羲庙”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大地湾遗址保留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的珍品;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荟萃了从4世纪到20世纪1600年间的7800余尊雕塑;还有南郭寺、  相似文献   

16.
这盏油灯为木制,造型别致大方。灯高33厘米。底座14.5×15.5厘米,灯杆长30厘米,顶上3厘米处有梯形对称造型,杆中有17×1.5厘米开孔,可随意升降调节,灯盏为鱼形,前灯碗为椭圆形7×8厘米,深2厘米,厚3厘米?君为鱼尾形分叉,6×6厘米,厚3厘米。  相似文献   

17.
船棺又叫悬棺,为什么要安放在高高山峦的夹缝里,上千年不会风化?近来,在文物市场上,疯传重庆巫溪船棺里有价值连城的珍宝?于是,许多人把眼睛盯在了船棺。但是,要想爬进悬崖陡壁的巫溪船棺,并非易事?那上沾天下不着地,垂直河面的船棺,根本无法靠近?传说巫溪船棺里有战国剑、春秋青铜器、还有汉代玉镯、手链等。  相似文献   

18.
鞠桂玲 《黑河学刊》2010,(4):131-131,134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泰来县文物管理所普查队共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3处,采集新石器时代标本500余件,为研究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及文化内涵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杜妮 《中国西部》2014,(45):14-23
“南枕蒲水”,故为蒲江。蒲江,这片583平方公里的土地以水为名,在她的怀抱里,发源于丹棱县的蒲江河和临溪河蜿蜒曲折,缓缓向南流入沱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蒲江人民。逝者如斯夫,隐藏在成都、眉山、雅安之间的这块平静断裂地带,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战国的船棺和青铜器的出土见证了蒲江悠久的蜀文化;西汉时期盐铁的开发和发展的记录将蒲江昔目的繁华娓娓道来;历经千年风雨的摩崖石刻依然能让我们嗅到源自隋唐的阵阵佛香。  相似文献   

20.
王坤 《理论观察》2008,(3):176-176
(一)大辽行省委差句当印 1984年7月,在文物普查中偶得“大辽行省委差句当印”一颗。印文为朱文九叠篆书,三行九字,自右坚排向左读。印为红铜质地,色黄丹,重530克。印面正方形,边长5.5厘米,通高4.8厘米,边厚1.8厘米。纽高3.0厘米,长宽为2.7×1.4厘米,印背镌三个楷字“委差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