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是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民承载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双重功能,因此,征用农地必须给予合理补偿.但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补偿标准却存在着不合理性.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所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就如何改革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简称农地征用)。本文以重庆市广阳岛为例,剖析当前我国农地征用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农地征收中的利益分配现状,在结合马克思地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地征用与农村社会稳定的负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征用与农村社会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而这些负相关又主要表现为农地征用导致的失业、失权、失利等方面对农村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解决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则应从理顺农地产权关系、改革农地征用制度、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健全利益表达和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耕地锐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收益分配是农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建立了农地非农化的社会福利分配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农地非农化市场均衡基础上,对市场中供求双方的福利进行了分析,并得出通过调整供求曲线弹性可以调整供求双方福利。然后引入该模型对我国的农地征用的社会福利进行分析,并对现行的农地征用过程中维护土地市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政府收取费用比例及农地征用补偿标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城市近郊经济日渐活跃,农地征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当前农地征用存在征用程序不规范、征用补偿标准过低等问题,农民没有分享到土地增值应有的份额,更为严重的是强征强拆屡见不鲜,再次激化了乡村矛盾。  相似文献   

7.
城镇近郊农地征用价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近郊农地被征转用是一种普遍现象,且征用后的建设用地会导致巨大的增值。然而,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方法却缺乏对增值部分的合理分配的考虑,引起失地农民等原产权主体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征地区域的社会稳定。鉴于此,本文根据城镇近郊农地利用、转用特点及用途过渡性特征,提出了综合考虑农地价格和征用后建设用地价格来确定农地征用价格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地征用运行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我国土地市场的运行特征。对以往农地征用运行以及征用补偿性质进行了阐述,并运用垄断收益模型对实征地过程中农地征用运行特点,政府垄断征地行为中的产权收益分配以及农民,产权主体利益受损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得出逐步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农地征用是解决征地问题的关键出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负面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农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深入分析了农地征用补偿的制度缺陷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认为现行征地补偿制度难以有效保护农地资源和农民切身利益,应当尽快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杨海涛 《农村经济》2007,(12):27-31
在考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分析转型时期的农地征用过程,剖析农地征用矛盾的内在机理,探索农地征用矛盾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揭示农村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对农地转租中低地租现象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转租过程低地租现象存在的原因,促进农地租赁市场良性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出租人对承租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导致了农地转租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亲戚社会”内部成员的隐性承诺,这种带有专有性特征的隐性承诺赋予农地承租人较强的缔约谈判力。为了避免农业专用投资受到出租人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承租人势必将谈判地位优势转化为对租赁剩余收益的控制,并最终形成了低地租现状。研究结论:取消户籍制度、健全农地市场的交易服务中介可以消除农地转租的外部约束条件,培育农户的市场意识,增强农地供给方的转租意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及其支撑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同时,总结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从征地范围、征地补偿和征地程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构想,探讨了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农地流转市场、农地定级估价等为基础的征地制度改革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地租理论在土地流转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借鉴马克思地租理论,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解决土地流转实际操作中缺乏尺度的难题.分析了我国农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安排仍将保持长期不变的客观必然性;研究了马克思地租理论在中国土地流转实践中的应用与修正问题,认为农户土地经营权是获取土地流转报酬的前提,提出土地流转价格应在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基础之上,以社会保障系数予以修正;探索了土地流转价格调节机制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地征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行农地征用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耕地锐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土地收益分配是农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建立了农地非农化的社会福利分配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农地非农化市场均衡基础上,对市场中供求双方的福利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调整供求曲线弹性可以调整供求双方福利。然后引入该模型对我国的农地征用的社会福利进行分析,并对现行的农地征用过程中维护土地市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政府收取费用比例及农地征用补偿标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地非法入市实质上是一项合理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政府应尽快将市场机制引入农地非农化,以取代现行的计划色彩浓厚的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日本农地征用程序差异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平 《农村经济》2008,(6):125-127
本文探讨了日本农地征用过程中的争议裁决制度,并通过分析得出中日间农地征用程序中最大差异体现于对征地争议的仲裁上,而影响中国农地征用效果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相应的合理公正的征地争议仲裁机构.虽然中日两在征地背景因素等方面上有所不同,但日本的有所不同,但日本的有益经验仍对中国完善征地制度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提高农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农地流转中存在强制流转、农地非农化、流转期限较长、中介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风险防范机制缺失等问题,制约了流转。本文用制度变迁理论、地租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风险理论等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新农村视野下对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农地征用制度的特点是:征地主体是国家,征地标的是集体所有土地,征地目的是公益需要,征地补偿非等价。存在法律界定不明确,征地范围宽泛,农地产权不清、农民难以参与,征地较为随意,征地补偿不合理,失地农民安置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快农地征用法律法规建设,改革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和分配,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建立健全农地征用的监察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偏向视角下的农地征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程开明 《农村经济》2006,3(12):37-4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农地不断被征用转化为非农用地,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于农地征用过程中的征地制度、补偿标准及征地收益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偏向,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出现生计不可持续的问题,进而拉大了城乡差距,影响社会安定。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革农地征用中的城市偏向,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试论设定农地发展权对土地征用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土地权属关系不顺、土地征用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本文从界定产权的角度,探讨设定农地发展权对解决土地征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的积极意义。并得出结论:设定农地发展权并将其归为国有,将有利于阻止大量耕地被非法征用,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有利于合理分配征地中的土地增值收益,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有利于规范土地征用权的行使,维护城市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