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瑶族群独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本思想,土瑶人数百年来形成的顺应自然、均衡和谐、天人合一和适度节制等生存理念,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所倡导的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交相辉映,绽放光彩.这些科学的价值理念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而无意识产生的,并在无意识中伴随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世代延续至今.剔除夹杂于其中的贫困落后和封建迷信的因素,土瑶人的生产生活模式不失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为了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人都应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在开发利用大自然时推行节制均衡,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享受写生     
向维果 《中国西部》2004,(5):114-115
人类在不断地认识大自然,不断改进过去的信念与观点,认识的提高也丰富了物质收获和精神收获.自然,画家也一样地从大自然中得到收获.其实,人与大自然本来就在一个网络之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写生,正是画家与大自然的一种沟通形式.  相似文献   

3.
自然悟语     
近几年,我们的各种传媒对保护大自然,从物质世界落墨较多,而对大自然完善人类精神的话题触及较少。为了认知大自然的全圆,矫正对大自然视野之蚀,笔者写下这篇《自然悟语》,意在让人们认知,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生活的依存,更是孕育人类精神的摇篮。可以这么说,大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摇篮,任何艺术在她宽广博大的胸襟中,都得到了萌发和浆育。以我们最古老的《诗经》为例,它的开篇之作,就是抒写自然与人间爱情的情景融合之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发展,一直在谋求人同自然的和谐共处.人口多、经济落后、资源缺乏且空间分布不均是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正面临严峻挑战,而人口、粮食、不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工业化资金是"五个将最终决定和限制人类发展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爱伦·坡的《阿·戈·皮姆的故事》饱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其生态警示思想是,认识到接二连三的灾难性事件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控制欲和征服欲、人类“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和对科技的不当处置;其生态伦理思想表现为生态整体思想、生态良知和生态和谐;其后人类生态思想借助生态神学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的最终归宿是消融于自然,人的主体地位也随之瓦解,从而生态的本体地位得以还原,一种动态的、偶然的和不确定性的后人类生态观随之确立.  相似文献   

6.
马妍 《黑河学刊》2015,(2):25-26
魔幻童话是早期常见的文学作品形式,是人类世界观以及人类对大自然认知的一种表现。生产力低下、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倍感渺小,将自然和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视为神秘、带有超自然性的力量,并对这种力量满怀敬畏。神灵形象及"万物皆有神"的观念即由此衍生出来。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一切幻想成分与这一观念密不可分。本文就这一主题结合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英雄人物和反面人物形象进行具体文化阐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类超出自然承受能力的活动带给大自然的破坏已经通过气候变化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损害正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无节制索取而越来越大。由此,减排温室气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了从全球政要到普通民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瓦西里耶夫在作品中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指出正是在这一思想下人类为了自身利益大肆开发,破坏自然从而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小说指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分子,人类应该和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平等相处,人类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样才能保持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郭杰忠 《老区建设》2006,(11):46-47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有了人类,必有文化。村落,是历史上人类最早的聚集地,作为农民基本的生活空间,是农村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农民在村落里与大自然搏击,在村落里休养生息,在长期的适应环境,学习技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的生存、生活、生产实践中,人的思想、意识、观念注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给人类留下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村落文化正是这种文化最原始、最自然、最朴素的形式。青年学者任映红所著《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文化———当代温州村落文化研究》一书,选取村落这一世代繁衍生息着中国绝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10.
承认和尊重自然辩证法,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坚持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真正成熟的标志。但是自人类脱胎于大自然之后,就开始无度的吞噬和消耗大自然,结果不断遭到大自然的反抗和报复。’98嫩江特大洪水泛滥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反抗和报复的激烈行为。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吸取这一教训,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对嫩江流域的综合治埋,增强嫩江的防洪能力;清除行洪区阻水物,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认真贯彻执行《防洪法》,依法做好防洪的各项工作。保障和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田熙涵 《魅力中国》2009,(24):67-67
论述人类从大自然的动植物等事物中获得启发,从而以仿生的方式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论文主要从形态、功能、结构、界面四个方面来阐述仿生,倡导工业设计师在师法自然的仿生设计哲学的指导下,创造人、机器、自然和谐共生的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12.
卢娅 《西部人》2003,(10):12-13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称为国宝,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它形象优雅、憨态可掬,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但由于大熊猫分布区域狭窄,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性化,自然数量日趋减少.人类正千方百计加以保护,并探索出了科学繁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长期游牧生活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的脆弱,使他们同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依赖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观念及其相关行为.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蒙古族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由被动地为自然所支配,到逐渐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历经了从自然的奴隶到自然的主人。"美丽中国"生态美是文明建设的目标。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由被动地为自然所支配,到逐渐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历经了从自然的奴隶到自然的主人。生态美是人类对自然感恩、发现、崇敬的原生、本能的情感。所以,把生态美学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美感之中,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情感基石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瑞典,每年都会新建许多公寓楼和办公楼。当你进入这些装饰一新的建筑时,不但闻不到刺鼻的装饰材料味,而且映入眼帘的多是枝繁叶茂的植物和充满自然气息的摆设。在酷爱大自然的北欧人看来,虽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式建筑,但如何让人为的东西对环境破坏最小、更加贴近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这就引发厂商对生态住宅的研究与开发。所谓生态住宅是指能充分利用自然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性发展,是人类对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许多多全球性问题的一种理论反思和战略选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长。人类渐渐开始藐视大自然,并企图征服大自然。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影响,使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并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随心所欲地排放废弃物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黄海之滨、山东半岛东南端, 有一个如仙如幻、如画如诗的生态佳地: 峻山相拥,秀水相绕;四季花草吐芳,长年溪水丁冬…… 大自然的殷勤沐浴和温情抚摸, 造就了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范例--山东乳山  相似文献   

18.
解析科马克·麦卡锡《穿越》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从动物、自然、环境和死亡四个视角阐释科马克·麦卡锡的生态伦理思想,指出该生态伦理思想不仅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而且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笔记大自然》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书写日记的入门书,作者克莱尔和查尔斯是美国著名的自然观察家、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文字与绘画来传递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其实,大自然的历史并非只有专业的自然科学家才是记录者,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地的孩子,自然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切,它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是雨后稻田里的一片蛙鸣,也是我们城市里绿化带边上的一丛杂草,我们阳台上的一盆不很茂盛的绿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曾有文人、贤人把大自然及其山水誉比作堂皇之剧场,欲界之仙都,无疑体现他们对自然、对山水倾心、欣赏、痴迷、认知的一份文化情结。   他们说,大自然这个“剧场”与人“靠得近……悠久得最伟大、庄严”,“一切源于大自然”这个“剧场”。只要没有忘掉这“剧场”的人,他就可以“心平气和、不乏寂寞”。“人间的一切艺术不过是大自然及其山水的艺术幅本”。这“剧场”“天天在创造”。   他们还说,唯有大自然及其山水胜境最能体现“道”的精神,是沟通人与天道自然的桥梁;山水是人的感知言行的欲界仙都。   无论从动移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