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选取了我国上市保险公司2008—2015年度股票市场周数据,基于修正后的Co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度量保险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建立系统性风险预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平安的系统性风险最大,中国太保次之,中国人寿最小;3家公司系统性风险溢出值的变动趋势非常相似,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中国股市波动两个时间段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利用GARCH模型族方法对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首先对GARCH模型误差项的选择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GARCH模型族对上证综指对数日收益率波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上证综指的日收益率序列在金融危机前后均表现出波动的集群特征和"杠杆效应";金融危机之前,中国股市符合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而金融危机之后,高风险并不意味着高收益;金融危机发生后,股票市场波动的持续性和长期记忆性减弱,意味着股票市场短期波动加大,短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投资收益波动性角度研究了我国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分别在熊市、牛市、震荡市中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的收益率在三种行情下基本都呈现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只是相互之间影响的程度、滞后持续时间和冲击的方向有所不同.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主要来自本身系统性的风险,且对基金市场的影响大于基金市场对股市的影响.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主要受其自身波动影响,并在熊市中受股市波动的正影响,牛市中受基金市场负向影响,震荡市中同时受股市和基金市场的影响.而基金市场收益率在三种行情下主要受股市波动的正影响(90%以上),其次是自身市场波动的正影响(5%左右),受债券市场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李晴晴 《中国外资》2013,(6):210-211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投资收益波动性角度研究了我国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分别在熊市、牛市、震荡市中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的收益率在三种行情下基本都呈现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只是相互之间影响的程度、滞后持续时间和冲击的方向有所不同。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主要来自本身系统性的风险,且对基金市场的影响大于基金市场对股市的影响。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主要受其自身波动影响,并在熊市中受股市波动的正影响,牛市中受基金市场负向影响,震荡市中同时受股市和基金市场的影响。而基金市场收益率在三种行情下主要受股市波动的正影响(90%以上),其次是自身市场波动的正影响(5%左右),受债券市场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对系统性风险的认识从"大而不倒"转向到"关联度太广而不能倒"。基于关联度视角研究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研究系统性风险的主流方向。本文详细梳理了金融危机前后有关"关联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相关性的文献,总结关联度视角下测度系统性风险的挑战,并为未来的研究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6.
黄卓  邱晗  沈艳  童晨 《金融研究》2018,461(11):30-46
本文基于 Jurado et al.(2015)提出的大数据分析方法,采用280个月度经济金融变量构造了2002-2017的中国金融不确定性指数,并从股票市场波动和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两个方面对中国的金融不确定性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控制了滞后波动率后,金融不确定性指数仍然对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金融不确定性的增加会显著提升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不确定性是金融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系统性风险成为理论界与监管当局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使用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间我国16家上市银行股价日波动率数据,通过广义方差分解模型(GVD)得到我国上市银行系统关联性矩阵,进而得到描述系统及机构间关联性的网络拓扑图。研究发现,我国上市银行系统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的网络特性,并且在样本期间内,上市银行的机构关联性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股灾之后,我国银行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在短期之内不但没有得以消化,反而累积了更多的风险。因而,监管部门在现今阶段不能放松警惕,而应该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金融市场运行基本情况股票市场大幅下滑,市场风险有所释放股票成交量明显萎缩,股指波动中大幅回调。2008年上半年,沪、深股市累计成交16.94万亿元,同比少成交6.78万亿元,日均成交1412亿元,日均成交比2007  相似文献   

9.
从金融危机看新巴塞尔协议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源于系统性风险。从金融机构自身角度看,新巴塞尔协议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整体风险监督和预警、金融监管全面覆盖、薪酬激励注重长期行为、金融产品信息透明化、金融衍生品集中交易等方面。针对系统性风险,央行要适当干预资产价格,还要关注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  相似文献   

10.
纵观全球,各国股票市场从来不缺乏"股灾"的身影,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并演化成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因此,"救市"便显得必要而紧迫.2015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股市的剧烈波动,并给投资者和金融系统带来巨大冲击.本文通过对国外主要股票市场代表性股灾的梳理,将"救市"的政策干预措施归纳为呼吁、常规货币政策操作、流动性注入、修改交易规则和修复监管体系等方面,并指出其中的政策要义,以期于国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作为样本,并以2007年4月4日(次贷危机)和2015年8月11日("8.11"汇改)为节点,运用基于交叉相关函数CCF的信息溢出检验方法来探讨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信息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存在信息溢出效应,且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率溢出效应;其互动关系体现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层面上,既包括均值溢出又包括波动率溢出和极端风险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杠杆交易行为引发多方关注,其对资产价格以及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利用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提供的外生冲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多期倍差法(PSM-DID),研究杠杆交易对机构投资者结构以及资产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通过控制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实证发现,杠杆交易会显著增加股价的暴跌风险;机构投资者,尤其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会显著降低杠杆交易标的持有量,且融资做多越活跃的交易标的,这种投资规避行为越明显;同时,机构投资者的规避行为与股价暴跌风险显著相关。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强杠杆交易监管和投资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股票市场1997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10日深证成分指数行情数据为样本,采用SEMIFAR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率的长记忆特性。首先,对长记忆的统计检验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对数日波动率序列衰减缓慢并在滞后200阶的情况下依然显著,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率序列具有长记忆性。紧接着,尝试使用SEMIFAR模型对日波动率序列进行建模和预测,结果发现SEMIFAR模型在对数日波动率序列长记忆建模中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对系统性风险的认识从“大而不倒”转向到“关联度太广而不能倒”。基于关联度视角研究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后研究系统性风险的主流方向。本文详细梳理了金融危机前后有关“关联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相关性的文献,总结关联度视角下测度系统性风险的挑战,并为未来的研究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风险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基于拓展的CCA方法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利用2007年第四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上市银行的股票市场数据和财务报表数据,构建了具有前瞻性特征的隐含资产波动率、ADD、WDD、PDD、政府隐性担保等系统性风险日频指标序列,以能刻画银行间资产联动性的PDD和ADD之差以及政府隐性担保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受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显著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要小于大型银行,2012年第三季度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基于拓展的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指标综合了市场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对市场信息反应迅速,能动态地刻画银行体系的风险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及波动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票市场自1991年正式运行以来,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不仅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数量剧增,而且股票成交金额及筹资规模也在剧增。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股票市场,波动性与不稳定性是其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股市波动的特点,根据中国股市18年的发展历程及波动特点,将其划分为8个波动周期,并研究了每个周期的基本特征及概况,简要分析了影响股市波动的因素,并指出对股市波动周期划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97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数据,使用三区制滞后两阶的MS(3)-VAR(2)模型,对三种区制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状态下,货币政策变量的变动对上址综指收益的影响在时间、方向和效果上是非对称的。在高收益、低波动状态与低亏损、低波动状态下,利率的变动对股票市场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在高亏损、高波动状态下,利率的变动滞后一期对股票市场有较小的正向影响,但滞后二期时存在较大的负向影响。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在高亏损、高波动行情时比在高收益、低波动和低亏损、低波动行情时更加显著。总体来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任高亏损、高波动行情下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上半年,我国金融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货币市场成交大幅增长,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减小;债券市场运行平稳,债券指数冲高回落;股票市场成交明显萎缩,市场指数大幅下跌;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外汇衍生品市场成交放大;黄金市场成交量快速增长,黄金价格波动频繁;期货市场规模显著壮大,商品期货价格处于高位.总体来看,我国金融市场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成交放大,震荡较为剧烈,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增大.我们要高度关注金融市场波动,密切监测金融市场变化,积极应对市场面临的新局面和新挑战,全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时代金融》2019,(3):41-43
风险溢价波动是股票市场波动的主要来源。本文选取宏观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和股票市场风险溢价,并截取2008年7月以来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发现,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对股票市场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A股在2015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股灾"行情,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涨停的情形短时间内在中国的股市频繁上演,造成A股市场震荡加剧,影响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为防范中国A股市场巨幅震荡风险,避免"股灾"行情的再次发生,逐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体制和机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证券金融市场秩序,推动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决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在保留现有涨跌幅限制的前提下,引入熔断机制,其目的就是为了抑制股票市场非理性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