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导刊》2013,(5):16-16
我们认为,日本政府大幅宽松货币的目的或许并不能有效实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日本大量印钞只能加剧全球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对其本国物价的刺激相当有限。相反,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受害的相关国家政府积极插手央行事务,推动新一轮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全球性的货币战。  相似文献   

2.
郭可为 《银行家》2012,(4):82-85
正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和通胀压力有所减弱,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竞相实施了超低利率、长期再融资操作、量化宽松、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宽松政策。目前看来,全球货币政策正处在空前的宽松化进程中。这一轮货币宽松周期形成的动因和影响,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全球经济乍暖还寒,风险因素此起彼伏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全球经济显现出一定积极信号:美国经济数据呈延续好转态势,欧元区方面,希腊债务危机的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爆发后,美欧实施高强度的货币和财政刺激,引发高通胀现象,这一现实与“现代货币理论”(MMT)预期的情形相背离。本文梳理了MMT的核心思想,重点厘清其漠视通胀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经验,并分析总结本轮美欧政策实践中通胀失控的原因与启示。本文认为,MMT理论的三个重要前提假设未能兑现:一是“充分就业”缺乏合理界定,引致政策刺激过度;二是货币主权未必“独立”,美国货币宽松对全球产生外溢效应;三是财政紧缩实操困难,难以起到管控通胀的作用。外生性的供给冲击也是高通胀的成因之一。政策不仅需要更加重视财政和货币刺激带来的通胀风险,也要辩证地看待财政和货币的配合作用。相比美欧,我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方面具备独有优势,可以更加积极有为。  相似文献   

4.
全球量化宽松的背景下,经济基本面形势以及国际资本的风险偏好仍然是新兴市场货币走势的主导因素。2013年一季度,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保持温和增长,虽然通胀率有所抬头,但依然可控。欧、美、日不断加码的激进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了对新兴经济体货币受累的担忧。对此,笔者认为,纵观2013年年初至目前的新兴市场货币走势,其主要还是取决于其内外部经济的基本面,同时更多反映的是国际资本的风险偏好,而非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介绍我们估算的渣打全球货币状况指数,并估算它对政策变化的敏感性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最快最多,但全球流动性仍为美国主导当前,其他条件相同时,美联储每制造100亿美元,全球流动性就增加240亿美元一、谁的影响最大?放缓量化宽松购买美国国债以及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步伐——美联储发出这一信号后,市场对该信号的反应引出一些至关重要的未解问题,其中包括美联储逐步缩减量化宽松对全球货币及金融状况的影响。近期我们也看到中国流动性所引起的市场恐慌。政策制定者限制回  相似文献   

6.
《国际融资》2011,(1):2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如果说在2009年合作是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调的话,那么,过去的2010年,全球"战"的味道似乎更浓了一点,尤以货币之战更引人关注(参看本栏目文章《货币战阴影笼罩全球》)。进入岁末,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出台,引起全球对热钱的担忧(《参看本栏目文章《美国开动印钞  相似文献   

7.
《甘肃金融》2012,(4):6-6
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经济前景仍不容乐观,远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长仍是货币政策当局首要关注的问题.全球货币宽松格局仍将延续  相似文献   

8.
彭坤 《中国外资》2013,(14):34-35
在现代市场国际化的形式下,经济市场动荡不安经融危机已经成了21世纪的普遍现象。2008年的出现的巨大经融危机,使很多经济大国还没有缓解过年。经济大国在发展中一马当先,在实际的国内经济却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为此经济大国都纷纷采用适当的货币宽松政策,刺激消费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推动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中国、美国等主要经济大国在应对经融危机时,采用的货币宽松政策对缓解经济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期,货币供应量(M2)及信贷数据波动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一种观点认为当前货币政策需要保持进一步宽松,避免可能出现对实体经济支持不足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M2余额过高,有潜在通胀分析,货币政策应进一步紧缩。本文将对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园 《中国外汇》2020,(1):77-77
2019年,在全球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增速很可能降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贸易摩擦问题阴云笼罩、政治与经济风险交织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普遍承压。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下半年全球货币政策普遍转向宽松,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也迎来调整之机。从2019年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具体走势看,几大货币呈分化态势。  相似文献   

11.
陆磊 《中国金融》2022,(1):17-18
<正>现代货币理论主张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支持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政府拥有更灵活的财政政策空间而无须受到制度性财政约束的阻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放眼全球,近年来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双扩张"政策组合,的确起到了抑制经济快速下行的效果,但是也产生了显著的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全球货币冲突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已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许多国家都寄希望于通过本币贬值来提振经济。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轮番实施,发达国家以及南美和亚洲等新兴经济体相继卷入货币冲突,而中国就处于冲突的中心。全球货币冲突如果进一步演变为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全球货币冲突的理论根源、实践及其影响,并由此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近一个时期,有关"货币战"的言论不绝于耳,"货币战争"一词成为世界经济舆论的一大关键词。进入2010年下半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零利率政策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量化宽松政策,从而挑起与新兴市场国家在货币政策上的冲突。货币战争不仅关系世界经济发展、国家宏观调控,也与普通老百姓经济生活密切关联。因此,对当前世界"货币战"是否已经发生、用什么形式展开以及如何结局等问题,仍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舆论关注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部需求冲击与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及最优政策应对机制。研究发现:(1)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也相应影响中国货币当局最优政策选择。(2)若美联储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制定者,则"浮动汇率+利率规则"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若美联储为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制定者,则固定汇率制度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3)货币政策是否具有可信性是决定中国最优政策选择的核心,增强政策可信性并建立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声誉能够稳定中国的通货膨胀。(4)汇率制度选择并不必然遵循由固定到中间再到浮动的唯一路线,中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外部冲击、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做出具体选择。本研究不仅能够为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能够为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以及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时,中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实际上也存在货币政策上的"鹰派"观点。我们看到人们被各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和所谓热钱流入搞的心烦意乱,并继续高度警惕通胀风险。争竞在很多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中都有所谓"鹰派"和"鸽派"之分,他们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都存在对立的观点。在财政方面,"鹰派"和"鸽派"的对立在欧洲表现得特别突出。在欧洲,财政方面的"鹰派"色彩一直占上风主要是由于德  相似文献   

16.
2013年4月4日,日本央行实施了历史上最为大胆的“量化和质化货币宽松政策”,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基础货币投放规模扩大一倍并达成2%的通胀目标.日本大胆的货币政策将全球QE推向了一个新高潮.日本央行实施QE政策一周年来,日本银行成为“安倍经济学”最有力的“支持者”,大量投放基础货币,释放“消除通缩”预期信号,追加各项政策.但在美国退出QE政策渐行渐近的大背景下,日本银行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伍戈  李斌 《投资研究》2012,(4):146-151
长期以来,中国的货币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同步关系。但2010年下半年以来,这种稳定的关系似乎被打破,货币与通胀的同步关系出现趋势性背离。这无疑给经济预测以及宏观调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种趋势性背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未来这种背离是否仍将继续以及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尝试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得到若干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本文在分析扩大内需、经济增长与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货币信贷政策存在过度宽松的风险。认为经济增长受经济结构及瓶颈的制约,尤其受到资源有限性的硬约束,如果不顾结构和资源的承受能力,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不仅达不到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而且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本文最后提出了要把握适度货币信贷政策,着重完成调整结构的任务,抓住扩大就业的目标,切实防止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时代金融》2014,(8Z):14-15
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一度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保持经济增长,但带来了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后果。本文尝试分析我国危机后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探讨我国是否还适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对我国如何恢复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一度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保持经济增长,但带来了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后果。本文尝试分析我国危机后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探讨我国是否还适于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对我国如何恢复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