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型消费对相关产业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引导相关产业加速发展。要千方百计增强居民购买力,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进行投资、创新和生产,提高投资和创新的有效性,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供需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全面商品短缺转变为相对市场过剩。在外需不足、内需潜力和空间有限的新形势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将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未来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新的动力机制之一,就是要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供给,实现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释放新需求。  相似文献   

3.
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消费有限和投资竞争压力加大等原因,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措施包括优化增量、消化存量、增强创新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两手抓、减负和提效两手抓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我国消费现状,论述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现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促进消费两个方面分析指出金融市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配置不足、金融政策执行不到位、消费信贷供给主体结构和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保护不足、金融服务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手段、提高金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加强金融供给主体间的合作、发挥大数据作用、开展金融教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现在来看,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而言,提振消费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改善供给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许小年 《新金融》2016,(1):11-13
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理论,而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需求决定供给。这两种理论的局限性都在于仅关注供给和需求的静态平衡,没有考察经济的动态发展。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时下的热词——"供给侧改革"正是这样一种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思路,即: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经典理论分析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和消费者无差别消费时的经济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类型是不相同的,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各不相同。对此,需要研究不同消费需求、不同供给模式下具有"消费信号"的公共产品自愿供给问题。研究发现,提高公共产品消费的信号性,优化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对于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非常重要。同时,识别出"信号消费"下的异质消费者,并使公共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的消费特征时,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意愿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8.
认识新常态,就要充分把握当前经济增长降速换挡的重大转折点,指明经济下行阶段长期化、科技进步乏力的特征,而这种情形下的以需求管理为特征的凯恩斯主义收效甚微.适应新常态,正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性,通过资本市场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相配合,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最终促进社会资源向新兴产业流动,使得资本市场成为引领新常态、推动创业创新中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三十多年之后,增速将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的水平逐步收敛,但较长时间内仍有重大发展机遇,关键是充分释放制度供给潜力进一步激发活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稳步而持续地提升。本文以梳理和考察西方传统供给学派、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的学术进展和政策主张的得失为基础,力求把已有的理论经济学认识与原被理解为分支的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的贡献融汇和打通,并面对中国的国情与实践,提出可以洞悉规律和适合中国现代化客观需要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认识框架,强调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有效化解"滞胀"、"中等收入陷阱"等潜在风险,实现中国弥合"二元经济"、趋向现代化的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质量提升。作为中国之必然选择的"三步走"赶超战略,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政策设计予以决策支撑。在"新供给经济学"框架下,作者于现阶段的基本政策主张,是"双创、双化、双减、双扩、双进、双到位",在文中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徐诺金 《征信》2016,(4):1-8
可持续的增长只能是生产能力的增长.为了追求长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增长,我们必须从供给侧着力,加大投资力度,促进资本积累,加快创新和技术进步,努力促进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1.
当前,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因此,消费金融成为推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在消费方面,需要对国民消费的潜力进行挖掘,从而促进国内供给的升级,以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当前的消费金融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供给侧改革下消费金融发展前景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现实情况下,潜在经济增长率由恢复性增长因素、学习性增长因素和领先性增长因素混合构成。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实现率由软性制度、强制制度和契约制度三层制度因素决定。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通过适当的制度变迁和制度供给,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和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实现率。本文提出新供给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侧重供给侧的制度供给,从供给侧研究供求均衡问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并以此测算了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在增长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正是因为实施了解放供给约束、推动供给创新的制度变迁。如果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进一步释放以企业为主体的供给侧活力,以制度供给进一步创造制度红利,将人口红利升级为智力红利,中国的经济就能从学习型进步提升到领先型进步,就能为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继续做出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定,业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思路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孙莹 《金融博览》2021,(3):12-13
近几年,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我国的消费升级持续加快带动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下一阶段,有必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以消费升级完善内需体系,推进产业升级,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然会带来金融环境的重大变化,互联网消费金融正是顺应这一变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形式。针对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及特征,笔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希望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信息消费的举措。从这部新近出台的文件中,业内人士读到了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国家继续加大促消费、扩内需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邵宇 《新金融》2015,(12):15-19
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靠传统的刺激投资和出口等需求侧的政策是不够的。当前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供给侧的改革,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以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同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以提升有效要素供给的总量和质量,提高潜在增长率,改善供给侧。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支持,形成的数字产业化形态为促进城乡融合提供新机遇、新动能和新活力。本文以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消费升级在数字经济与城乡融合的作用机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助力于城乡融合水平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中部地区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影响最小;对城乡融合子系统的影响中,要素融合影响程度最大,社会融合影响程度较小,而对生态融合和居民融合不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基于此,建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破除城乡二元壁垒,促进城乡消费升级,进而促进要素融合、产业融合、空间融合和社会融合;强化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建设,加快“互联互通”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生产力”驱动制度变革、数字化治理,推动城乡融合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回落但总体仍然旺盛;社会消费保持旺盛,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物价有所回落,但通胀压力仍较大;货币供应量反向同幅变动 "倒剪刀差"变为"剪刀差":楼市萎靡背景下个贷增长出现新动力;存款定期化趋势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原来被高速度所掩盖的一些结构性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为了推动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为了重塑中国发展新动力,为了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我们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