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燕 《新金融》2016,(11):41-44
受资本市场监管趋严、新三板市场分层落地实施以及资本市场行情低迷三重因素影响,新三板市场传统业务开展步入"瓶颈期"。特别是新三板市场流动性迟迟未能有效改善,定向增发再融资比2015年大幅下降,股权质押融资成为新三板企业融资的主流方式之一。同时,券商等金融机构在做实"战略投资+投行保荐"新三板一级市场业务的基础上,稳健步入风险收益偏好较高的新三板股权质押业务领域,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在调研市场和业务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此类业务市场概况、准入标准、产品交易结构创新类型,并对金融机构开展此类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抵押担保难一直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制约因素,股权质押贷款把企业静态的股权变成动态的可用资金,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为企业开辟出新的融资渠道.本文以股权质押贷款业务在济宁市的实践为例,对股权质押贷款的操作性和存在风险进行分析,认为股权质押贷款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是破解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市公司由于从紧的信贷政策在银行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为获得融资,股权质押业务越来越频繁。股权质押呈现出融资便利、质押比例高、市值规模大等特点,能够在保证股东股权不变的前提下,为企业注入资金,缓解流动资金不足以及融资约束的问题。但与此同时,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也逐渐引起市场的关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比例较大时会加剧股价的波动,会使出质人、质权人以及中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面临风险,甚至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以暴风集团股权质押为例,分析了暴风集团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动因以及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并对股权质押风险的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股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权利质押融资方式,越来越受到银行和企业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对股权质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意义、操作流程、主要风险以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龚胜 《青海金融》2010,(1):60-62
股权质押融资作为新型的融资方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我国银行拓展业务,充分利用股权这一静态财产的价值,促进资金融通,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法律的视角对银行开办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公司内部信息透明度为切入点,将股权质押、信息透明度和资本市场的风险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研究。基于2007-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建立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质押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可以通过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这种效应在非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样本中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促进上市公司融资与内部管理以及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股权质押风险在性质上属于市场波动风险,当前出现的股权质押风险暴露出一些民营上市公司存在杠杆过度而风控失灵的问题,也反映了部分金融机构运营不当的问题。本文以福建泉州A股上市企业G公司为例,从短期和中长期分析股市波动对上市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影响,并分别从出质方、质权方和监管方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股权质押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股市风险,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使用200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加剧了股价波动,在经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缓解内生性后本文结论依然稳健。此外,机制检验发现,股权质押会通过增加非效率投资加剧股价波动;异质性检验发现,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可以缓解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完善股权质押融资制度建设、加强公司外部监管、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等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中小投资者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9.
2018年A股市场的低迷引发了严重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为有效防范股权质押风险,论文梳理了发达资本市场股权质押机制,探寻发达资本市场较少因股权质押风险而引发经济运行风险的内在原因。在对境内外股权质押制度差异进行对比并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建议防范股权质押风险应立足制度建设,有序推动质押融资"去杠杆"及减持制度调整,并聚焦资本市场稳定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文洁 《时代金融》2014,(9):132-133
股权质押融资是以取得现金为目的,公司通过股票质押融资取得的资金通常用来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的融资方式。按照标的物的不同,股权质押融资主要分为两类: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不同的质押融资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郑振 《会计师》2021,(12):1-2
股权质押因其便捷性和流动性强的优点成为一种热门的融资选项,但由股权质押引发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2018年,监管部门发布的质押新规对股权质押行为进行规范约束,股权质押暴露的问题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很多风险.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股权质押的实施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主要动因和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帮助股权质押这一融资方式在我国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型融资方式,股权质押逐渐成为融资的重要途径。依靠便捷、高效和成本较低优势,质押融资的规模不断增加。但其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也不容忽视。控股股东作为公司所有者其行为对公司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着公司股价。所以本文想通过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研究,发现质押所带来的风险对股价影响情况。从影响机理分析发现,因为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处于信息优势的控股股东会利用该优势,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或者损害公司利益。从而引发中小股东因为恐慌而出现集体“出逃”现象,造成股价剧烈波动。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与股价之间的关系,验证质押对股价影响,并且发现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影响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胡思奇 《时代金融》2013,(23):20+23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信托融资项目是用股票等有价证券提供质押担保获得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以取得现金为目的,公司通过股票质押融资取得的资金通常用来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股权质押信托成为上市公司股东融资等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购买信托产品、信托参与公司上市渐趋潮流。信托既为上市公司吸纳资金,也为上市公司提供投资机会,这类业务可谓是上市公司股东与信托公司双赢的完美合作。然而,这类项目因其已经占据市场的一定份额,因此,调查其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及相应对策,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有助于我们了解信托融资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切入点,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放松卖空管制能够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减少股票的错误定价,使得股票估值水平相对较低,股权质押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股权质押可能向市场传递出一种"坏消息",引发卖空行为,导致股东的利益受损。两方面共同作用从而降低了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的意愿和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可以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治理机制规制公司的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5.
股权质押增强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市值管理"的动机,增大了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可能加剧公司融资约束。本文以2004-2015年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以上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同时,在国有企业、国际"四大"审计以及股票流动性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约束效应较弱。本文在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融资约束等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含义,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0-2018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股权质押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有股权质押与公司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股权质押比例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而股权质押影响审计定价的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有股权质押、股权质押比例越多时,公司的盈余管理风险和违规风险越大,表明股权质押主要通过提高公司盈余管理风险和违规风险,进而提高了公司的审计费用。结论丰富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监管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东采取股权质押贷款方式融资非常普遍,股权质押贷款总余额已经高达5.70万亿元,这些贷款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风险的现状和特点,得到了高估值企业普遍更加偏向于股权质押贷款的结论,同时为防范股权质押贷款风险提供了处理思路,可以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公众投资者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2007-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非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低,即供应商可以感知客户的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进一步地,以上关系只存在于审计质量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中;在审计质量高和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中不显著.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PSM)、工具变量法(IV)以及固定效应模型(FE)等稳健性测试后,主要结论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从2007年《物权法》颁布以来,以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的银行贷款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把握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特点,分析其作为担保方式的风险,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建议,包括:贷前调查阶段侧重押品的选择;依法完成股权出质的审批手续,重视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押手续的办理;细化押品和质押股权公司的贷后管理;与产权交易中心加强合作,拓宽非上市公司质押股权交易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20.
已有文献主要聚焦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本文探讨控股股东掏空是否可以解释其股权质押风险。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掏空通过提高质押股权规模和降低质押股权市值,提升了股权质押风险。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会削弱控股股东掏空对股权质押风险的正向影响;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相近时,合谋效应大于制衡效应,会强化控股股东掏空对股权质押风险的正向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因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