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方式之一,苗绣是具有物质载体的技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宜于生产性保护的方式。黔东南作为苗绣的代表地区,其产业化发展面临苗绣技艺后继无人、苗绣企业文化内涵不足、苗绣产业缺乏引导和扶持、苗绣市场尚未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等问题。在生产性保护理念的指导下,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苗绣数据库、通过立法保护苗绣知识产权、培养懂苗文化的苗绣技艺者、规范苗绣市场等措施促进苗绣产业化发展,从而达到传承、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手工技艺方面的典型代表,具有文化历史、审美、经济等方面的旅游开发价值。文章在分析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及相关文献,提出了建立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资源库、培养传承人、构建认证机制、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创新营销手段等旅游开发对策,以期能够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是一种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雕版印刷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性,探索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最终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保护以及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家织锦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已经逐渐面临着衰落和消亡的趋势。通过对土家织锦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织锦技艺出现了原真性缺失、传承的人才结构断层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从而提出了以生产的观念实现织锦文化的保护、以手工技艺的传承为核心实现生产性的保护和以政府为主导实现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保护等方面的措施来解决,力图实现织锦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文丽  章牧  白华 《特区经济》2010,(9):156-158
手工艺类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的类别,该类遗产是技艺、艺术、历史的文化载体,以其高超精巧的制作技艺为精髓,表现为手工技艺传承人的能力,在历史变迁中极易失传。本文选择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突破口,以广东省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莞千角灯为例,探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意义和开发策略,以期对同类别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老字号"的传统技艺不仅是老字号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能够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携带着技术信息,同时也传递着浓厚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来看,"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工艺"能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生产主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传统技艺,尤其是传统技艺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7.
赫哲族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文化研究的新宠。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些代表性的、传统的、地域的文化被外来的和先进的文化所冲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鱼皮服饰,古老的技艺也是文化保护不容忽视的对象,其传承与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传承人作为民族技艺的传承主体,具有延续民族文化和乡土技艺的特殊作用。本文认为少数民族技艺传承人当前面临的困境包括:虽有国家扶持但却无法避免自生自灭的状态、虽愿意传授技艺但却面临人去艺绝的无奈、虽尽力保护技艺却面临青黄不接的危局、虽有现代抢救技术但却赶不上失传的速度。解困的路径主要有:第一,尊重民族技艺传承人意见,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承人和受承群体进行界定和资助;第三,制定国家、政府、高校及成立民族技艺协会"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第四,对技艺类型分类,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文化国力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客观要求。编纂修复文化典籍,发挥节庆、习俗的积极作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加强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抢救濒危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软实力,拉动综合国力提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大麦醋具有实用价值、保健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然而具有原真性、典型性、代表性的纳西族大麦醋酿造技艺尚未引起丽江非遗部门的重视.要充分挖掘其非遗价值,进行生产性保护,通过生活传承,使之在生产生活的互动和全民的文化自觉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科技、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冲击下,以雕版印刷技艺为代表的传统工艺面临生存空间丧失的危机,其蕴含的民族性、工艺性、生产性元素逐渐被现代文化所销蚀。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致力于"活态传承",相对于抢救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更具科学性和主动性,能够保证非遗传承的连续性和真实性,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则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邯郸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磁州窑传统烧制技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该项传统技艺正日渐萎缩,濒临灭绝。为了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该传统技艺,使之发展成为地方特色文化产业,提出充分依托地方高校资源,通过地方政府与磁州窑传统陶瓷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通过建立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在设计创新、技术升级、新材料研发、人才培养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繁荣地方经济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李焱 《首都经济》2006,(4):59-61
老天桥拉洋片、耍中幡,白纸坊太狮老会、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等传统表演项目,以及空竹、皮影制作,核桃雕刻等民间手工技艺,已成为宣南文化最具魅力的使节。据悉,宣武区正在把这些“绝活”与大栅栏,琉璃厂地区多家老字号传承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一道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逐一挖掘和保护,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王店大装"是极具民间特色的一项中华传统技艺,它具有历史传承悠久、人文及社会价值深厚、观众认同感强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宣传不到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保护与传承措施不合理等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通过完善民俗文化传承的法律法规、多渠道培养技艺传承人、挖掘新内涵开发新题材、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传播"老艺术",为传统民间技艺构建了良好的发展生态,让"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芒,助力美好乡村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6月,文化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名单;山西再添四十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蔺氏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独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授予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砚台制作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志牌。  相似文献   

16.
介绍我国"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概况,分析重庆"中国驰名商标"认定现状与保护对策,建议:1)保护现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并加强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2)开展重庆武陵山片区、秦巴山片区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工作,发挥中国驰名商标商业价值的农村扶贫开发作用;3)实施特产的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与地理标志保护相结合;4)加强中国驰名商标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其老字号企业的"中华老字号"认证,并保护与传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是指在某一地区(城市或村镇)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这一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和集中反映该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的建筑群及其周围的环境.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品质,他们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真实技艺和个性魅力的时代,因此,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一向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体经济》2014,(8):57-57
<正>2013年5月18日,"越王剑传承、创新研讨会"在绍兴咸亨大酒店召开,来自全省的青铜研究专家、学者和中国、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及绍兴越文化有关研究专家聚集一起,为如何把越王剑打造成绍兴工艺美术的金名片而献计献策。据了解,2500年前越王剑的铸造技艺已成为天下一绝,越剑文化因此成为吴越文化最主要的核心内容之一。"越王剑"和朱利尧已分别代表"绍兴青铜剑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了绍兴县非遗保护项目,2013年5月底非遗项目专家将对其进行评审。越王剑铸造技艺经2500多年的湮灭,绍兴本地人朱利尧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成功复活,被青铜研究专家们称为一个奇迹。今年4月,朱利尧铸浇的越王剑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得特别奖,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如何进一步传承、创新古越青铜铸造技艺,打造"越王剑"这一绍兴工艺美术新  相似文献   

19.
桂北地区分布着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壮族、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导致经济较为落后,而印染技艺作为少数民族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如何用印染技术对其工艺品进行再设计,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桂北地区印染类工艺品的创新设计研究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印染技艺发展旅游工艺品,为当地旅游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打赢桂北地区的脱贫攻坚战,推动桂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印染类工艺品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宁波城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间文学、曲艺、传统技艺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近年来,市文化主管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秉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理念,以国家级项目保护为重点,以濒危项目抢救为优先,以传承人保护为核心,以整体性生态化保护为方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传承、传播工作取得了创造性进展。目前,宁波市拥有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