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学界重视.通过研究分析,剖析了仁怀市耕地资源安全态势.应用马尔科夫链预测方法,对仁怀市土地利用变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结果显示:从2005年到2025年,仁怀市耕地面积共减少17177 hm2,年平均减少约687 hm2.到202...  相似文献   

2.
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域,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从资源保护性、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接受性等方面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通过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和土地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评价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江阴市为经济发达地区代表,分析了该市通过合理的城镇化体系规划,强化中心村镇建设和积极实施土有偿使用等,初步实现了中心村镇的节地内涵式发展及其对农村居民的集聚作用;总结出值得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借鉴的经验地。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这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从喀斯特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繁荣喀斯特山区的乡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为例,通过构建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的分辨率大小决定区域地貌形态特征的表达程度,但目前DEM对于局部地形变异大的平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制图精度的影响尚不明确。[方法]文章以江苏北部耕地区域为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不同分辨率DEM下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成土母质与土壤有机碳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DEM分辨率对局部地形变异大的平原区土壤有机碳制图精度的影响程度。[结果](1)不同DEM分辨率下,地形、气候、植被、土壤与成土母质5类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2)当DEM分辨率在大于150 m的范围内变化时,环境特征因DEM的“概化”而逐步缺失细节信息,从而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预测精度随分辨率的增加而降低;(3)地形是苏北耕地区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差异的最重要影响因子。[结论] DEM分辨率在60-90 m范围内时,整体平坦但局部地形变异程度较大的苏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制图效果最佳。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相似地貌类型区土壤有机碳制图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耕地形状出发,可以更加科学的认识耕地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以耕地紧凑度为衡量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贵州省威宁县耕地紧凑度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得出:威宁县耕地紧凑度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降低,呈现出热点区向冷点区过渡的格局;乡镇耕地紧凑度空间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依据耕地紧凑度划分出威宁县8种耕地利用区,并提出了发展复合型高效农业等耕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研究——以贵州省开阳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保护耕地就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贵州省开阳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在耕地保护方面存在自己的特殊性,对开阳县耕地的供需平衡进行分析,提出耕地保护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基于粮食安全模式下的耕地保护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贫困地区生态经济林业开发构想——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经济林业作为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维系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平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在一般论述喀斯特山区生态经济林业开发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了生态经济林业开发的原则 ,提出了符合喀斯特山区实际情况的五种复合生态经济林业结构模式 ,给出了保障生态经济林业良好建设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举,是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所面临的障碍,并以贵州省为例探讨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卫洪  漆雁斌 《林业经济》2012,(11):98-101,121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作用。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面广,尤其在贫困地区集中连片分布,贫困人口多、程度深,森林资源富集与贫困集中度之间的矛盾突出。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析了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并据此提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林业产业、增加林农补贴等建议,以期促进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林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及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综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及调控措施的进展,展望中国有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全球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有土壤类型法、模型法、GIS估算法、生命带类型法等,但受资料来源、区域土壤的空间异质性等的限制,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结果差异较大;土壤固碳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主要有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政策措施等。研究结论:正确评价土壤碳储量与合理的土地利用,对减缓可能的温室效应、减少全球碳循环通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土地可持续评价指标为依据,从生产的稳定性、资源的安全性、生态的保持性、经济的可行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等五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进行可持续的评价研究,评价结果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是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在资源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举,是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所面临的障碍,并以贵州省为例探讨了喀斯特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及其梯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胜生 《中国农史》1994,13(2):19-31
耕地结构研究是我国农史界的空白领域,本文是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首先它对明清载籍耕地类型做了探讨,统计分析了湘鄂赣地区150多具的水旱耕地结构,其次它对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做了阐述,指出其耕地结构在空间上呈明显的梯度分布,而自然条件制约是这种梯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且土寺开发程度赵深刻,自然制约也越清晰;最后它探讨了耕地结构与商品大米输出的关系,认为水田比重是影响湘鄂赣地区明  相似文献   

15.
耕地资源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合理利用聊城市耕地,控制耕地资源快速减少,揭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耕地变化空间分异指数,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合,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近10年来聊城市耕地以减少为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耕地年均减少率为0.55%,且自2001年起减少的速度大大加快;空间上变化最剧烈的区域正是社会经济较发达的临清市和东昌府区;交通运输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及农业产量的提高是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论:聊城市耕地面积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几种统计方法的结合使用值得借鉴和推广,相关分析剔除相关性不大的变量,将剩余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并消除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利用各组变量的主成分得分来表征各组变量的原始信息,使得回归分析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对通州区的定位为"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鉴于通州区新的战略定位,未来通州区社会经济必将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会占用更多的土地,耕地保护压力在不断增大;在全面分析通州区耕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计算耕地资源的保有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探索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Jenks自然断点法分析耕地细碎化程度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聚集状态并对其进行空间耦合分析。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的空间聚集状态与耕地集约利用呈现相反分布趋势;(2)斑块面积指数、形状指数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而斑块分散指数与集约利用指标的耦合相关性不强;(3)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西南山区集约利用受细碎化影响较大,而中部江汉平原地带的空间耦合关系不强。研究结论:山区耕地应多加强耕地细碎整治,而江汉平原地带应当严格管制耕地,防止耕地弃耕抛荒现象,从而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对通州区的定位为"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鉴于通州区新的战略定位,未来通州区社会经济必将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会占用更多的土地,耕地保护压力在不断增大;在全面分析通州区耕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计算耕地资源的保有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基于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框架测算江苏北部地区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差异化提出分区降“脆”策略。研究方法:CRITIC法、综合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障碍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20年,江苏北部地区耕地利用系统暴露度和敏感性在时间上呈增长态势,适应能力呈先降后升;暴露度在空间上由“整体偏低、零星较高”转为“中部高,东西低”,敏感性维持“西高东低”格局,适应能力由“北高南低”转变“西北—东南沿线高、沿线两侧低”。(2)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呈“先升后降”趋势,空间上由“普遍偏低,零星偏高”转为“西高东低”,研究时段内存在区域脆弱性向周边县域辐射与溢出现象。(3)暴露度主要障碍因子由城镇化率转变为化肥施用强度和人口密度;敏感性主要障碍因子始终为耕地复种指数和耕地破碎度;适应能力主要障碍因子由粮食单产和交通可达性转为交通可达性、农业总产值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适应能力制约是脆弱性形成的主要制约模式。研究结论:尽管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是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适应能力。“提质降脆”需强化耕地资源基底建设,协同降低暴露度与敏感性;加大耕地系统修复,推进基础要素建设;补齐耕地结构短板,巩固系统抵御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在耕地,关键在于耕地质量。目前新增耕地主要源于土地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新增耕地需要对其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了解新增耕地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空间特征,这对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南方典型丘陵区域——江西省宜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空间特征,掌握耕地质量等别的分布规律,了解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结果](1)Moran′s I值结果表明宜春市2014年新增耕地利用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而耕地自然质量空间自相关性最弱。(2)景观破碎度指数结果表明优、高等别的新增耕地质量破碎度大于中、低等别的; 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多样性指数比较大; 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优势度指数比较小,与多样性指数结果相呼应;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比较均匀。(3)质心结果表明2013—2014年间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格局整体上是向西南方向变化。[结论]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不高; 新增耕地的利用水平差异性较小,自然本底状况差异较大;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类型多,各质量等别类型耕地均有增加,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较高等地的新增耕地相对低等地而言更破碎化; 新增耕地的开发格局向着西南方向移动; 该研究为南方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