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众多的人口不仅仅体现在拥挤的街道上,更体现在它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当中.比方说,人均教育比例的下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因此,这导致了中国人民生话水平和就业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4.
新中国审计事业与审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鸣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3):50-55
本文主要阐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审计制度恢复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发展和改革的概况,同时也概括阐述了我国审计人员学历教育和后续教育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江苏作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战略部署。根据动力机制基本理论,构建“政策引导机制、要素驱动机制、质量提升机制、融合激发机制、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广东、山东、河北等相关省份动力机制发展水平与区域差异比较分析,探究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动力之源。研究表明,政策引导是根本动力、要素驱动是支撑动力、质量变革是核心动力、融合发展是关键动力、协同创新是决定动力。为此,必须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充分发挥政策影响力、要素保障力、质量引领力、融合凝聚力、创新驱动力的作用,助推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 相似文献
6.
从行为财务学理论视角出发,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高持现”现象及其违规行为频发的问题,以2012—2018年所有存在违规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揭示公司管理者“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管理者“代表性原则偏误”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下期现金持有水平;管理者“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现金持有水平的促进效应可通过关联方交易的增加来实现;调节机制检验表明,在外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管理者“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现金持有水平促进效应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7.
李朴民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1):2-3
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就是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就是要在更好地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前提下,胸怀两个大局,增强系统思维,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助力第二个百年目标顺利实现。这里,从宏观层面就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谈几点想法和建议。(一)人才政策与环境要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