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晗 《科技和产业》2024,24(5):204-211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区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梳理相关理论文献,构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统计测度理论基础,形成社会协同参与能力、法制保障执行能力、资源合理配置能力、社会服务提升能力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5个观测维度,以及12个测度子维度,形成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的理论框架。依此构建陕西省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测度指标体系,以及设计基于Critic法和熵权法的TOPSIS(逼近理想解排序)模型的区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指数和区域差异性测度工具。对陕西省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测量和区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资源合理配置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社会服务提升能力;陕西省各地区区域间社会治理能力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特点。最后针对陕西省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态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丁菡 《浙江经济》2020,(3):39-42
“智治”是指智能信息化再造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等的最新手段。社会治理包括常态化治理和应急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的应急治理体系。城市是经济要素活跃、人口居住密集的区域,是社会治理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暴露出城市应急治理能力存在较大的短板,愈加凸显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于什么是国家治理,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它的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大家都特别关心,但是到目前为止答案还不多,因为这个问题在学界探讨得比较少。那么,我仅从个人角度谈一下什么是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这个问题的回答不简单,需要对马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旨在运用现代化、专业化、人性化的手段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治理新格局。疫情之下,省域治理面临大考,需要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外防输入与内防扩散、管控风险与服务群众等多重关系,不断寻找最佳结合点。特殊考验见真章,浙江长期形成的常态治理优势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与社会治理互动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可以优化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可以孕育协商精神和拓展协商实践.协商民主与社会治理互动发展既有内在的关联基础、现实需求,也有外在的有利条件和各方面保障,二者互动发展必然会加快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也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首发在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成为重点地区。除武汉之外,湖北省内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压力同样巨大。这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跨区域的人口大规模流动造成疫情扩散快,防控难度提高。在500多万从武汉流出的人口中,包含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湖北省内以及周边几个重点省份的农民工群体。而武汉的返乡人员中的相当部分是返回农村,疫情考验乡村治理能力。中西部强力管控与江浙周密服务两种模式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未来五年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说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国家经济治理进行了理论探索和现实展望。文章认为在党的二十大开启新征程后,国家经济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显示出较强的体系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文章还指出当前国家经济治理的一些重大课题,包括区域协同中观治理、科技创新中的微观治理等。  相似文献   

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经济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经济治理体系和目标的关键组成和核心抓手,是一项涵盖目标方案、过程环境、系统样范、要素构件、力度方式等核心内容和重要维度的多元化、开放性、动态化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推进和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坚持系统论视角,坚持系统整体优化和层次升级转化原则,提高结构功能嵌套耦合和机制应变动态协调,进而放大经济治理效能,提高经济治理层级,协调经济治理关系,激活经济治理潜能,实现经济善治和系统整体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从治理到合作治理,治理理论的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的提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已无法有效地应对社会转型期爆发的种种问题,而需要建构出协同治理能力、依法治理能力、创新治理能力、高效治理能力和危机治理能力五位一体的治理能力体系。江苏省紧跟国家改革步伐积极开展治理能力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有限政府、合作治理理论以及法治政府的理念指引下,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辽宁盘锦市为例,针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在深入分析了该市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希望此课题研究能够为各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共性经验。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进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实现了由法制到法治的转变,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及现存的法律制度的限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对依法治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命题.作为西方治理理论的集大成者,斯托克的“治理五要素”理论对推进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治理以及党的建设的协调统一,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其最重要的组成,也是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的基石,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保障,两者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相互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两个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也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寻找切入点以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宝 《北方经济》2018,(6):28-30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中,"治理有效"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乡村建设的基础保障.人口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区域结构的深刻变动,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的内涵,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概念,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学者对国家治理概念的研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学者对这一概念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逐步迈向小康社会,正在努力推进着自己的现代化目标。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因此,如何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需求和应对新的国际化变革,是政府当前急需解决和值得探索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国政府国家治理的形势和缺陷,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社会组织治理能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加强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和政府将以往的“管理”改为“治理”。是一大理论创新。深刻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区域治理法治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法治秩序,为"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法治保障。要实现其治理法治化,首先要提供一个活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讨论区域治理的对象——区域公共事务;其次需要利用该平台产生治理法治化的依据——法律,解决区域治理的合法性;再次是在"一带一路"区域内各国家应当达成运用法律的共识,在意识层面保障法律作为对区域公共事务治理的依据;最后是建立"一带一路"区域治理机构,按照区域治理依据来具体执行区域治理事务。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条件下,推进广大无特殊优势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而乡村治理的动力机制、制衡机制是影响治理走向的关键性因素。文章通过比较西安乡村治理创新模式的异同,从理论上更加清晰地动态刻画出不同类型乡村地区的治理特点,更利于西安乡村治理实践的进一步创新,以便于做出更切合西安实际的治理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