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部地区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上升,中部地区也进入此阶段,但影响程度没有东部地区深,而西部地区处于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降低的阶段。短期来看,因目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除东部地区滞后二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能耗强度有影响,其他短期内影响都不显著。政府应该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对外直接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
我国FDI的阶段特征与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JohnH.Dunning投资发展水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理论模型。同时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4个阶段,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各个阶段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推测了我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投资效益不佳,究其原因是在对外直接投资管理、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和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服务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世纪末期,可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初始形成阶段、扩张阶段、比重下降阶段和适应性发展阶段。从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历程可知,重化工业时期,发达国家多是以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来支持本国的工业发展。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石油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中国石油企业应大力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国际石油资源为中国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为分析框架,我们选取浙江1990--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IPI和计量模型,对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浙江对外直接投资虽处于IDP理论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阶段,但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基于这一阶段的对外投资特点与要求,提出了一些促进浙江对外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成品出口和总出口的平稳性检验,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制成品出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总出口之间分别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接着建立起了两个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了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导致制成品出口,制成品出口的增加不是引起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的原因:对外直接投资不是我国出口增加的原园,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成品出口的计量模型进一步度量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沈军  包小玲 《产经评论》2013,(6):97-106
本文选用1990-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数据,基于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IDP)理论,实证检验了17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投资发展阶段,发现:我国的对外投资路径呈U型结构,符合IDP理论路径,但发展中国家整体上并不遵循IDP理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本文还对中国OFDI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进行了协整检验,结论是:中国OFDI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OFDI的Granger原因,而OFDI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表现出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OFDI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的发展,学术界关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经历了萌芽、兴起和繁荣三个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区住选择、投资战略和投资效应四个方面,但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呈现阶段性的特征。本文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和阶段检验两方面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选取了中国1982.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及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并运用对外投资绩效指数(OND)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比较低的发展水平。其次,本文选取1982—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数据,以及2003-2009年各省区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运用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IDP),就中国以及中国不同地区海外投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已经处于第三阶段以及中国东部地区已经越过第三阶段进入到第四阶段早期的结论;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处于高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投资发展周期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邓宁(Dun-ning)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论(In-vestmentDevelopmentPath)则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五个发展阶段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目前,中国是全球吸收外国直接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与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的形成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李辉 《经济研究》2007,42(2):38-47
本文回顾了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和国内对我国开展对外投资的理论文献,对我国所处的成长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国已经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间的结论。通过增加相关变量,扩展了邓宁的IDP理论模型。并使用国际面板数据,用PCSE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对我国未来五年的对外投资规模进行了趋势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美国长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美国国际收支的影响这一问题的争论尤为激烈。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增加,公众舆论认为,这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导致大量资金外流所致。美国政府也曾采取了限制资本外流的措施。1963年开始征收利息平衡税,1965年对资本输出采取自动限制办法,1968年对资本输出采取强制性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投票行为作为双边政治关系的代理变量,以中国对89个国家2003—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受到双边政治关系的显著影响,政治关系的亲密有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东道国制度质量可以降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双边政治关系的敏感度,且制度质量的调节只能在中国对比自己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投资时发挥作用。以2008年为分界点,后危机时代双边政治关系对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双边政治关系的经济效应也会显著地受到东道国制度质量的调节。此外,中国改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关系,可以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5年汇率改革后几年内的情况建立VAR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得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与不同期的汇率的共同作用促使着外汇汇率不断下降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遭受到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危机改变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对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投资骤增;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期大幅度下降。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强劲增长,成功地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整体下滑之势相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因此有必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认为国民生产总值、出口、对矿产和能源进口需求、外汇储备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国家政策的影响显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随着对矿产和能源进口需求和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外投资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实现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国家的宏观经济正经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过程。因此,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非过剩型跨国投资”。由于我国利用外资和投资的不对称发展以及对外投资缺乏明确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我国的对外投资有以下特点: 1.目前的对外投资水平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以及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不相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一国的对外投资与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吸收国际直接投资量有一定关系。据《世界经济》 199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主要发达国家外资的流入…  相似文献   

17.
政府干预经常被视为推动和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力量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政府是否会有所选择地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呢?文章从制度理论的视角 ,基于2003-2013年沪深 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 ,考察了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和数量都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即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企业 ,越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具有较低的对外直接投资数量;(2)政府会支持那些具有较高"营销资源"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增加投资额,即在营销资源丰富的企业中 ,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 ;(3)政府干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政府主要是通过控制企业决策层和审批企业投资申请两个渠道来影响企业的对外投资决策.文章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以及企业如何响应政府的"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宁 《经济论坛》2006,(13):47-48
一、基本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448亿美元,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9%和0.55%(以2003年为基期测算),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处于小规模的状态和试探性的阶段。二、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学家邓宁认为,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即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差额)是该国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替代系数为0.93,即相对于GDP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减少国内投资量0.93个百分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海外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以及吸引海外股权参与的程度还比较低,如果这两个方面有较大改善,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替代效应还将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20.
中印ODI的发展阶段和本土技术进步效应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Dunning的对外投资五阶段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理论),比较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大国ODI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两国1984年到2006年间对外投资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方面的数据,检验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和印度的ODI是本土技术进步的原因、但是在作用程度和时滞方面却存在差别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