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分级所有”视角下的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之后我国实行的是“统一所有,分级出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但这一管理体制仍未彻底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国有资产产权关系的划分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产权主体的利益冲突以及产权划分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将会增加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产权的交易成本,降低国有产权效率并降低中央与地方产权关系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兼容性。因此,应该明晰界定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的产权边界,明确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中央与地方国有产权“分级所有”的最终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政府管理与政企关系的调整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在国有经济明确定位的前提下,重新调整和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中政府之间的关系与政企关系,因此必须进一步从理论上疏理清楚这两个层面的关系。一、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关系的重大调整十六大报告确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所需要的出资人制度。围绕这一目标,需要在国有资产管理层内部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国资专司机构与政府、国资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这三个层次的关系。首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目前有人认为可以将中央政府理解为地方政府的出资人,地方政府将它…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的搭建过程中,如何摆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直到十六大之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上是"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或分级监管",这种体制低效率的关键在于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中央和地方两端都不匹配.十六大确定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一方面坚持了"国家统一所有",一方面从原来的"分级管理"深化到"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向最终解决出资人到位迈进一步.但是中央保留的对地方的指导、监督权力如何行使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最终应该是建立起"一级政府、一级财权、一级产权、一级信用"的"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4.
产权运营机构亟待规范谢次昌国有资产产权运营机构是政府对企业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权利的中介机构,是产权管理体系的中间层次,是理顺国家所有权内部产权关系的一个中心环节。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一批国有资产产权运营机构,是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立法的难点张冀湘,王保喜当前,国有企业面临许多困难,发展速度不快,效率普遍下降,特别是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经营管理不善和约束机制弱化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面对这些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紧迫性,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6.
宋靖 《经济师》2004,(2):79-80
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当务之急是通过改革 ,确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国资委 )与国有资产所在企业之间的关系 ,让国有资产的“出资人”真正到位 ,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主体的所有者权能 ,建立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配套的企业制度和外部环境 ,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产权化管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资产的产权明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民所有制国有资产的产权明晰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资产的所有权产权归属全民,由国家代表掌握,政府资产不等同于国有资产;第二,国家掌握的所有权性质的产权是现实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产权。国有资产整体经营产权归国家拥有,国有企业拥有的经营性产是局部性经营产权,国有资产的经营体制是一种国家与企业共同经营的体制。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是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 ,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而改制与产权流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产权流动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等问题社会上有很多疑异。笔者仅就产权流动与国有资产流失私有化及私有化的关系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以期能澄清一下目前较为混乱的认识。1国有资产流失及私有化的现状与成因1 1国有资产流失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总量为41000亿元(《中国证券报》1995、8…  相似文献   

9.
1.产权意识淡薄。不少地方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产权管理缺乏应有重视,存在着重预算申请、轻资产管理的现象。一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特别是土地、房屋等)最初都是通过无偿划拨等方式取得的,当时很多单位认为资产都是国家给的,办不办产权证无所谓;另一方面,这些单位长期占有和使用国有资产,逐步形成了单位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燕 《经济师》2006,(10):60-61
文章分析了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后果和原因,并对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提出了综合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税制以后,国有资产税后收益仍然一直保留在企业,从未上缴。而且,中央始终统一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问题悬而未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明晰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权,成为了两者划分国有资产收益的前提。运用中央与地方之间国有资产收益的分割系数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中央先行可以确保地方的主动性。因此,真正落实所有权与收益权、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国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中央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适度分权,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提高地方政府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后,对国有资产的产权地位该如何界定问题存在一些错误看法和作法,因此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中共15大关于国企改革的精神,对国有资产在国有独资公司、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拍卖、出售后的非国有企业中的产权地位分别进行论述,说明国有资产在不同的公司和企业中的产权地位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产权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如何完善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规范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国有企业的行为,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臧秀清臧秀玉笔者认为,在目前的产权制度改革中,产权界限、产权归属比较容易弄清楚。清产核资以后,国有资产自然归国家所有,数量清楚以后,承担有限责任也容易实现,但问题是,究竟由谁来作为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  相似文献   

15.
祁长金 《经济师》2007,(6):223-223,225
加强对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监督,建立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制度已经成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性要求。文章认为要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行为的监督,需要了解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转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找到相应的对策。文章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呼唤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它明确了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分别作为出资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并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绩效考核目标。国有产权只有按照市场规律有序地漉动才能保证固有经济盘活存量,用存量换增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是使国有产权有序流动从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保固有资产不流失、保值增值的机制保障,是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挥效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完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运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加颖 《经济师》2009,(12):291-291
文章综述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形式及其产权运营手段,并提出了中央层面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至今仍未完善的问题,主张应从国家层次着手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是完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国有资产产权投资与信用投资分流郭跃进十几年来,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国有资产投资体制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所取得的改革成就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国有资产投资体制还未建立起来,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进行国有资产管理,首要的是明确国有资产产权问题。产权明晰是进行交易的前提条件产权明晰是提高交易效率的需要。产权明晰是形成合理稳定预期的需要。可以说国有资产产权明晰对企业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王钧 《经济导刊》2002,(10):31-3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被定位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是其标志之一。因此,产权界定成为国有企业产权变动的必经程序。 一、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法律框架 国务院的行政规章规定: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国务院并授权自己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对国有企业财产的所有权,由其统一领导,对国有资产实行分级行政管理。1990年7月国务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