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11年起,《中国汽车市场》首次推出“3.15特别专刊”报道,将关注点确定在汽车行业服务方面,旨在深度挖掘在汽车服务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让广大读者、汽车消费者了解汽车企业的服务标准、质量和创新,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能够有让消费者信赖的服务品牌。在经历了2011年的调整和低迷之后,对于鏖战中国汽车市场的车企来说,2012年的“服务战”愈加关键。《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着眼于汽车服务领域,力求打造每年一度的汽车服务盘点盛事,形成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行业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2.
上海汽车日前发布的荣威750"3年或8万公里"质量担保,不仅成为国内中高级轿车保修期最长的产品,更对同级车售后服务理念与政策产生直接影响.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将克莱斯勒300C保修里程延长至"3年或8万公里",日产(中国)汽车也随后宣布其保修期延长至"3年或10万公里".这表明在中国这个增长最快、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服务价值的含金量日益被消费者认可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入世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海外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同样中国企业也扩大了进军海外市场的机会。汽车后服务企业被誉为汽车产业的"金矿"。随着汽车产业的消费升级,我国汽车后服务市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汽车后服务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商业模式落后,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国际大型连锁企业的挤压。因此,积极探索商业模式转型的研究不仅对我国汽车后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推动我国汽车后服务产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链分析的视角阐述了现有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借鉴国际成熟商业模式的经验,提出我国未来汽车后服务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的目标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4.
爱玛汽车装饰有限公司起源于知名美国汽车防爆膜品牌UBO,是“国际汽车装饰协会”发起者之一。爱玛借助优势产品深度切入中国市场,与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实验机构,进行在中国大陆的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经过2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集研发、连锁、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企业,为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全程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领域竞争日益激烈及汽车保有量增大,汽车制造业逐渐进入微利时代,更多的获利机会集中到了汽车后市场,再加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的各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汽车后市场服务营销模式是我国汽车后市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销售与管理》2007,(10):41-41
9月25日,由中华网、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消费者报、车友报四大重量级媒体联手推出的“2007年度中国汽车市场信誉度调查”活动今天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次调查活动,通过读者投票的方式,未了解大众消费者对汽车及汽车相关服务产品的满意度和各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信誉度。主办单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市场应由消费者说了算,消费者的意见最珍贵。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个活动,把话语权交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汽车后市场服务是汽车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创立和经营汽车后市场服务品牌,是目前我国汽车服务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世界经济竞争对我国汽车后市场挑战的措施。采取汽车服务品牌经营策略,以优质的服务品牌取信于客户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1850万辆,已连续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如今汽车已渐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汽车市场的火热升温,进口汽车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进口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2011年中国进口汽车共计召回44次,涉及11万多辆。  相似文献   

9.
汽车后市场服务是汽车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创立和经营汽车后市场服务品牌,是目前我国汽车服务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世界经济竞争对我国汽车后市场挑战的措施。采取汽车服务品牌经营策略,以优质的服务品牌取信于客户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0.
汽车后市场服务是汽车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创立和经营汽车后市场服务品牌,是目前我国汽车服务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世界经济竞争对我国汽车后市场挑战的措施.采取汽车服务品牌经营策略,以优质的服务品牌取信于客户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1.
谢秀娥 《中国市场》2014,(37):88-91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市场和北京汽车市场的充分调查研究,总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市场需求的较大空间,基于企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需求的综合性特点,分析中高职衔接教育、校企合作的优势阐述"3+2"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的良好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市场》2011,(8):14-23
又到3·15。对于汽车媒体来说,关注车企服务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我们的编辑部却对制作这样的选题持谨慎态度。因为,中国汽车服务领域是杂芜纷扰,又存在众多隐秘的版图,多数汽车媒体都不愿触碰这个敏感话题。但我们认为越是敏感也就越受关注,因而必须有媒体的力量介入。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吹毛求疵,去挖掘什么黑暗角落,我们更愿意找寻那些汽车服务领域的亮点和闪光点。我们看到,在汽车竞争逐渐深化、细化的今天,汽车服务领域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成为更具决定意义的角逐。很多中国汽车企业都拿出了别出心裁的服务理念和方式,消费者的体验满意度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自然也是我们乐于看到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迎来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又一个“井喷”年。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3%-25.1%: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3500多万辆,中国车市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境地。稳定的汽车产销增幅和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不但给汽车厂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刺激了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快速增长。汽车后市场正成为汽车产业链上一块诱人的蛋糕,国内外汽车服务企业个个磨刀霍霍,准备切入中国汽车后市场领域。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的头两个月,国内汽车市场呈现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进口车涌入,国产车降价的消息充斥了各个媒体的版面,由于这方面的消息太多了,厂商感到无形的恐慌,消费者陷入混沌的迷惑;砸大奔、降价不降购置税等事件映射出中国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的苍白无力;至于消费者翘首10年的汽车消费政策至今尚未封笔,产业政策的修改也难于下笔……短短的两个月,给我们揭示了中国汽车市场如此丰富的层面,而我们模糊的感觉还是"沉重".  相似文献   

15.
《广告大观》2014,(9):90-92
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成长,各厂家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服务的趋同性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产品/服务时选择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他们不再仅仅关注产品,而是关注产品和服务等各方面。所以,与消费者直接发生关系的渠道建设变得尤为关键,渠道质量的提升将直接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售后服务领域亦是如此,如何准确衡量消费者对于服务体验的满意度,进而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各企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承载体APP,已经悄悄吞噬着软件市场,对旅游、游戏、零售、新闻媒介等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的,汽车产业也因APP的兴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汽车相关类的APP的出现无疑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汽车产业模式,这些APP不仅是厂商提供营销的计划,也是经销商提供服务和增值盈利的计划,更是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根据APP较强的互动性,便捷性,即时性和目标准确性等特点,来研究移动APP在汽车营销和后服务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中国车市整体遇冷,产销量方面出现了近二十几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在此大环境下,无论前端销售领域还是后端服务市场都在寻求新的突破点。在当前竞争激烈、纷繁复杂的汽车售后服务领域,"诚信"一直都是这个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汽车与驾驶维修传媒和搜狐汽车继续联合国内知名的24家汽车企业共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目的地中,2011年巴西仅次于俄罗斯位于第2位,但2012年1~7月下跌至第13位,这与巴西出台新的汽车产业政策不无关系。记者从10月24~25日由12个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主办的2012年重点汽车出口市场政策法规宣讲会上了解到,巴西针对汽车进口出台了新的法案,中国品牌汽车进入当地市场需要及时掌握相关法规的变化,并了解巴西汽车消费者的关键需求。"法令7.716"将实施目前各个国际品牌汽车对进入巴西市场热情高,而巴西出于保护本国汽车品牌的目的, 在"法令7.567"的基础上出台了"法令7.716"新政策。  相似文献   

19.
范宗辉 《商业科技》2013,(29):51-51
在我国不断增长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汽车销售企业需要贯彻服务营销理念才能构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通过市场营销内涵,服务营销的“服务-利润链”,互动营销叹息构建汽车销售企业的竞争力。最后总结出为了构建汽车销售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必须贯彻服务营销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起“洋车”进口将不受配额限制,2006年绝大部分汽车的约束税率将控制晨25%。国内外汽车生产厂商面对风云变幻的汽车市场做出的各种反应,究竟是对入世承诺的提前兑现,还是对于未来中国市场潜力的测试?本期封面文章关注后配额时代的中国泊车产业,本刊派出记者彩访了相关政府官员、权威专家、汽车制造企业及销售企业,调查了汽车消费者,力图从不同角度解读配额取消后中国汽车业的远忧近虚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