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擎和自主创新的核心区,而高成长企业则成为中关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现代企业加速器是科技园区服务模式的创新,能够充分满足高成长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市场化、网络化、专业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具备有效整合资源的显著功能,具有很强的产业集群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 从当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全国高新区中的排头兵,从中国科研中心到中国创新中心,再到未来全球新兴创新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以下简称中关村)正在一步步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回到中关村     
20年来,中关村一直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先驱,现在,未来再一次照耀到这片土地上一个中关村是未来20年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论断再一次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中关村——这个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还有着说不尽的今天和明天的中国信息化发源地。中关村,被称为最能代表中国30年来的飞速发展的地方有着什么样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国家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分析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家示范区"先行先试"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技金融试点,中关村又一次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风向标"。梳理了近年来金融创新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效果,其主要不足表现为创新方式示范效应大于实际效应、金融支持的积聚效应不明显、示范区内科技金融的内循环不畅等。展望未来3-5年,将科技与金融资源优势转变为创新创业优势,致力于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创新创业银行以及以联通创新创业信息孤岛为载体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内循环体系建设,将是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的主要突破方向。最后,还提出了按照积极培育市场与弥补市场不足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中关村科技金融内循环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邢飞 《商周刊》2015,(7):53
创新对于经济拉动作用并非一日就可显现,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换挡期。经济增长乏力,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凸显。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创客"成为时下中国经济最炙手可热的词汇。在增长速度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能否爆发出新的能量,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引领中国新一轮发展的最好选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愿景,不仅吸引中关村里的年轻人,也同样吸引着知名的职业经理人们。在政府倡导"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鼓舞  相似文献   

6.
沙磊 《经济》2012,(11):72-73
在"硅谷指数"发布的第15个年头,中关村终于也有了自己真正意义的"中关村指数"。"硅谷指数"自发布以来,紧密追踪硅谷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历程,不仅成为反映硅谷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也成为全美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风向标。"中关村要做中国的硅谷,怎么能没有一  相似文献   

7.
首先指出区域创新是宁夏经济核心区的理论基础,继而探讨了核心区研究在经济理论中的定位、宁夏经济核心区的现状与发展的可能性及区域创新与核心区政策目标的实现,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区域创新与经济核心区建设的基本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以及资源优势等使其具备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基础条件、优势和潜力,未来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面对机遇与挑战,新疆应通过准确战略定位、创新政府管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以及争取国家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来建设核心区。  相似文献   

9.
郑立捷 《经济月刊》2008,(11):50-50
10月23日,进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第二天,中关村展团成为博览会的亮点,受到各界关注。应媒体要求,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李石柱代表中关村展团接受了南博网(中国-东盟贸易门户网站)、中国通信网、广西电视台、《当代生活报》和《南国早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电脑节”连续举办了四届,2002年9月6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关村电脑节,终于显露出它成熟的面孔。本届电脑节呈现出国际化、时尚感和科技色彩的显著特色,它已经真正成为中国IT行业各种会议活动中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中关村是中国高新技术区域发展的领跑者,但是它长时间以来一直摆脱不了区域化色彩。随着中国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中关村已经意识到这将给它带来难得的发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过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要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唯有创新,创新才能发展。创新直接影响高新企业现有资源、技能、知识和战略等方面的能力,可见,创新对于高新企业至关重要,创新管理也就成为高新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逐步加大了对外直接 投资的力度。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全球化战略,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模式,但其中使研发、生产和销售价值链 各环节的成本最小化,从而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真正的动因所在。本文通过华为公司在3G产品自主创新中对外直接投 资的案例分析,指出当前中国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是如何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进行全球化布局的。  相似文献   

13.
英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出并实施了两大举措:一是成立了英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二是构建了高校产学研创新体系。英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路径有三: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实现国家关键领域的重大产业攻关;二是以高校为本,实现创新高地的科技成果与经济相结合;三是坚持功能联动,注重人才培养与激励,实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英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新时期我国应从构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高校企业化运作技术中介机构、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人员队伍建设、深化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改革等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产品生产周期和资源流动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其健康发展。从创新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共10个指标出发,以2013-2015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南、鄂东北5个片区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综合比较分析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地区经济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创新条件,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反过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从科教、自主创新、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驱动战略是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高技术产业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产业,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北京市为例,利用北京市1997、2002、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对4个典型高技术产业的投入结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引入修正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归纳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驱动模式:人力资本驱动特征日益显著;对经济的驱动模式以需求拉动为主;产业内互动模式以产业后向关联为主。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实施差异化的创新人才战略,增强高技术产业供给支撑作用,促进高技术产业内部双向融合发展,基于产业政策立法建立稳定的科技产业政策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以2005-2014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不同制度环境下该激励效应的差异。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而且在政府干预较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及中介组织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加显著。结果表明,在我国制度环境落后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有助于减少落后制度对企业创新的阻碍作用,帮助企业获得创新资源,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高新区作为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类政策工具,受到决策者青睐。国家高新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乃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已获得各界共识,但关于其对企业创新发展绩效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以上海张江示范区为例,按照园区注册企业是否在园区内经营进行分类,从企业和园区两个层面选取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张江示范区发展存在着只有“高新”而没有“园区”的情况,是否在园区内经营对企业创新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园区经营企业甚至在新产品方面表现更逊,企业创新显著受到园区创新政策的影响。国家高新区在发挥优惠政策激励的同时,更需要聚焦于科技成果转化,不断优化创业孵化链条、提升研究机构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度、加强园区产学研合作紧密度、建立科学的高新区考评机制,以引导园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和最小组成单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实现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嵌入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创新活动受到知识网络中知识元和协同网络中合作伙伴的双重影响。从网络结构视角研究知识网络嵌入和协同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网络可视化技术构建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网络模型和协同网络模型,分析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企业创新绩效与知识网络中心度呈倒U型关系而与结构洞呈正相关关系;②企业创新绩效与协同网络中心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结构洞程度关系不显著;③知识网络与协同网络相互分离无相关性。最后,从网络结构角度提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德宁  侯伟丽  周立 《经济地理》2002,22(3):277-280
随着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阻碍生产素流动的控制壁垒和自然壁垒明显减少,产业空间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大在增强,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聚集共存的趋势,那些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形成有规律的集群,大城市中心区也将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以及银行,保险,管理咨询等生产才高度集中的地区,成为协调全国仍至全球生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根据产业空间演变化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作者提出了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知识搜索战略(搜索宽度与搜索深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以及技术不确定性在知识搜索战略与突破性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8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搜索深度正向影响突破性创新,技术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宽度搜索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并正向调节搜索深度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最后,探讨了研究结论的管理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