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电气机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产业内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要部分,但是进出口贸易存在动态失衡现象,对双方贸易收支平衡产生不利影响。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指数进一步表明,中国只具有分工链的组装优势,而日本占据了上游研发、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导致中国在中日产业内分工和利益分配结构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必须着眼于"微笑曲线"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品牌和营销等上游环节,努力实现分工链条的升级。  相似文献   

2.
张小华 《经济导刊》2011,(11):45-46
具有"竞争战略之父"之称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把一个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分成4个主要环节:一是研发设计环节,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技术指导、创意更新等环节;二是生产加工环节,主要包括原料采购、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加工组装、质量控制与检测、储备管理、物流运输等环节;三  相似文献   

3.
岳焕 《经贸实践》2012,(6):17-19
“工业设计是引领制造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是产业链中极具增值力的环节。对我省发展创意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省委书记赵洪祝的这一批示,将工业设计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路径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由产业链转型升级、价值链转型升级、创新链转型升级、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从边缘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并取得对全产业链的掌控力;价值链转型升级是指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创新链转型升级是指产业技术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同创新四个方面的升级,突破一批共性、核心、关键技术;不断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生产要素组合转型升级是指提高技术、管理、知识等高端生产要素在要素组合中的份额。本文认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有研发、品牌、标准、市场、政府。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技术创新一样,设计创新对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也发挥着积极驱动作用。基于设计创新特征与效应表现,结合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目标,搭建了二者之间的作用桥梁,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以及生产要素配置4个方面构建了设计创新驱动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模型,提出设计创新不仅促进企业从制造、组装等低附加价值环节转向研发和营销等高附加价值环节,而且有利于从源头激发企业整条创新链活力,促进生产要素组合优化,进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推动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伴随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解体,地方产业集群的演进先后经历了地方一体化整合、价值链全球整合与价值链虚拟再整合三个阶段。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尚处于萌芽之中。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将经历三次跃升阶段.已走过了从企业分散到集中、从企业集中到产业集聚两个阶段,并正在走向第三次跃升,其目标是中国地方集群确立在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地位,路径是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延伸,实质是中国地方集群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一、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1.全球产业调整升级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层次不断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重点发展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创新性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如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等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大背景下,很多最有价值的品牌,其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都通过外包解决。耐克、苹果、丰田等这些商业上成功的品牌都是将大多数生产经营环节外包。其中涉及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呼叫中心、售后维修等环节。新经济下新兴的企业模式——轻资产公司,例如我国的凡客诚品等更是外包的天生践行者。他们抛弃了厂房、设备、原材料等需要占用大量资金重资产,因为重资产往往使得企业尾大难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获利机会。  相似文献   

9.
许树辉 《经济地理》2011,31(4):631-635,654
全球价值链网络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织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分析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特征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基础上,认为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可借助政府、品牌整车及其骨干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四种力量,构建零部件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快速嵌入珠三角价值链,并推进价值链的国际化延伸,以全球价值链嵌入跟随式和自主创新式并举的模式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许昌花木产业集群在中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代表性,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优势,但仍面临升级的挑战。提高分工水平、优化组织结构、健全市场体系和支持体系、创建集群品牌是集群的基本升级战略。  相似文献   

11.
鉴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理论的不足,将科技水平变量引入传统微笑曲线模型,发现传统微笑曲线理论和倒微笑曲线理论仅描述了产业链附加值分布图的一部分,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微笑曲线理论,即新微笑曲线理论。此外,基于新微笑曲线理论,提出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3个重要启示:①无论选择哪一条转型升级路径,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科技创新及提升科技水平均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②价值链高端和低端的划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只要加大生产制造环节的科技投入,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大幅提升其科技水平,在一定条件下,产业链生产制造环节也能处于价值链高端;③对于当前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其转型升级路径是直接在生产制造环节进行转型升级而非沿着产业链向两端攀升。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产业价值链理论认为,整个产业价值链由上游的研发和设计、中间的制造加工、下游的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构成。谁拥有的环节越多,产业链越长,竞争力就越强,增值收益就越多。国际经验也表明,当今企业竞争的体现,主要并不取决于生产的中间环节,而是取决于企业产前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环节。我国虽然是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但作为“世界纺织服装加工厂”在国际上其核心竞争力不在品牌、技术和渠道,而是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低端,从事简单的生产加工,虽然耗费大量人工,获得的利润却微乎其微。中国平均出口一件衬衣只能赚30美分,出口8亿件衬衣的利润才能够买一架空客A380飞机。中国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国内加工企业仅得35美分,而美国等外国公司所得的则是20美元,相差50多倍。  相似文献   

13.
张逸晨 《时代经贸》2012,(18):103-103,105
中国外贸顺差中加工贸易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它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但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水平,带来的贸易利得与加工贸易的规模相比微乎其微,附加值低、产业联动效应小等问题日益显现。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后危机时代,中国加工贸易要更注重提高技术、营销和服务环节,想产业上下游延伸,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鞋类产业集群逐渐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式。宿州鞋业集群在发展初期,积极承接鞋业集群转移。虽然存在生产要素、技术投入及政府鼓励的优势,但由于研发能力不足、营销方式落后等因素,集群仍处于价值链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宿州鞋业集群应该在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下,着重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通过增加研发技术的投入打造出集群品牌,借鉴并创新合适的营销模式,最终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15.
在成本函数相同、产品同质的假设下,同时存在规模经济和较低进入壁垒的中国化学原料药产业,被动承接国际纵向分工下的产业转移导致了产能过剩和低利润水平,其优选策略是进入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下游环节;如果放松上述假设,则在原有市场中通过流程升级降低成本、通过产品升级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也可能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实践中产业升级途径或手段的选择,关键还在于哪种方式下企业更能形成不易模仿的独特能力.  相似文献   

16.
选取台湾美浓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研究该地区通过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延伸实现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效果。调研发现,美浓镇从种子、农药等生产准备,到种植过程,再到物流、营销等环节进行农业产业化运作,整合农业产业链。另一方面,美浓镇通过引入认股模式、推广农事体验服务和使用包括“脸书营销”等多种创新手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美浓镇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大幅度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创业发展氛围。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与延伸,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当地农会发挥了重要的中介组织作用。最后是借鉴台湾美浓镇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阐发其对大陆农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浙江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好但产业附加值比较低等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升级的难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逆微笑曲线视角,分析了浙江民营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和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探讨了实现产业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稀土产业是中国具有绝对资源优势的战略先导产业,却长期陷于弱小、无序和落后的状态,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由于稀土产业的特殊性,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解释制约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笔者基于中国稀土产业链受制于下游终端消费环节不振的现状,以价值链理论为核心剖析中国稀土产业对俘获型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状况及由此带来的产业链升级障碍,提出了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推动中国稀土产业良性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产业链时代:雅戈尔在“供应链竞争”中起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经贸》2009,(12):80-83
近年,中国纺织服装业愈发显现出一个显著的趋势:服装品牌个体到个体的竞争已经让位于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围绕产品生产、设计、研发、销售、物流配送、信息化管理、渠道建设等要素在内的“系统竞争”.伴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分解与协同.中国纺织强装品牌的集体竞争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段位。  相似文献   

20.
高度模块化产业价值链的特殊性决定在产业链某些环节上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其他环节却只能获得极低的资本和劳动回报率,而新功能模块的开发能力、模块框架平台的设计能力、模块技术标准的制定能力和核心模块的制造能力,共同决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上的优势,主导高度模块化产业的全球分工。我国应通过加大本地配套、提高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对接全球价值创新网络、鼓励企业整合全球资源、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逐步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位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