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美事件案例回顾2010年,爆发于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和董事局主席陈晓之间的控制权之争,彻底冲击了中国企业界的商业伦理与游戏规则,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美电器是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销售企业,由黄光裕在1987年创办,1992年在香港上市。国美上市后,为避免股权稀释权力受到公众股东约束,黄光裕制造了史上权力最大的国美董事会,并担任国美董事局主席,通过控制董事会保持对国美的绝对控制权。  相似文献   

2.
2010年8月4日,国美电器(00493.HK)大股东一封要求改组董事会的信函揭开了国美之争的序幕.感谢各类媒体广泛深入的报道,国美之争相关资料非常详实,为人们研究公司治理、品牌建设、家族企业等众多问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经典案例.以下是笔者从国美之争学到的有关公司治理的三个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在国美内斗的过程中,双方都在考验对方和投资者的耐心和底线。无论其输赢几何,都将会成为推动中国家族式企业向公众型企业转变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陈思进 《新理财》2010,(9):21-21
近来国美电器的股权纷争,个中缘由错综复杂,但归根究底,其祸根始于“将企业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比如对“上海滩”的家电霸主——永乐电器的并购,就是掌门人黄光裕狼性扩张策略的最好例证。  相似文献   

5.
按照现代主流的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观点,公司理财的目标早已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乃至公司价值最大化.本文分别从三联集团、国美电器和朱氏家族三方,对三联商社的股权之争从公司理财中投资、筹资和风险的视角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旨在揭开三联商社股权之争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田园 《云南金融》2010,(11):3-3
2010年9月28日晚7时,备受社会关注的国美电器股东股权争夺终于有了结果:创始人,大股东黄光裕极力推动的罢免陈晓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职务的动议遭到挫败,其他涉及董事会人员调整的动议亦未获得通过,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的议案得到了通过。  相似文献   

7.
当下,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寻求一种适合本国公司企业发展的治理模式,我国也不例外.刚刚过去的“国美之争”再一次将国人的眼球聚焦到了“公司治理”的问题上,一时间,社会各界纷纷展开了对我国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的思考.本文以民营公司为研究对象,由国美事件引入对我国民营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户拒刷银行卡现象最早见诸于媒体应该是今年年初上海永乐电器和成都国美的拒刷行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但到6月初深圳150家商户联合行动时,则备受公众关注。  相似文献   

9.
黄鹭 《投资与合作》2014,(11):193-193
国美陈晓黄光裕之战,是中国企业公司治理的典型案例,事件中暴露出很多职业经理人与创始大股东所面临的难题.企业创始人怎样在公司治理层面防范和化解风险,职业经理人怎样在"法律战略"层面依法保障和争取自己的权利,怎样在现有法律体系中尊重和保护股东权益,本文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晶晶 《云南金融》2011,(6X):196-196
国美控制权之争至今已告一段落,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有效性角度入手,分析回顾事件并对其进行剖析,以期勾勒出较为完整的公司治理链条,促进企业经营运作,更好地回报广大投资者。  相似文献   

11.
国美控制权之争至今已告一段落,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有效性角度入手,分析回顾事件并对其进行剖析,以期勾勒出较为完整的公司治理链条,促进企业经营运作,更好地回报广大投资者。  相似文献   

12.
曹兼士 《理财》2005,(12):15-17
近年来,家电连锁行业的供零矛盾一直比较紧张.供应商对零售商的诉求往往以"压榨"二字解释.如何看待家电行业供零之争?作为家电零售巨头国美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近日,国美电器上市公司执行董事(国美董事长黄光裕的夫人)杜鹃女士约见了记者.  相似文献   

13.
王恩山 《会计师》2011,(1):109-111
<正>最近,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案成为最热门的财经事件之一,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美电器虽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却引发我们对内地A股市场上市公司相关问题的思考。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相对集中,公司控制权大多掌握在单一大股东手中。大股东的控制权是否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发生的南纺股份退市之争在资本市场与监管层引起了高度关注,本文围绕南纺股份是否应该退市的争议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得出完善退市制度要与IPO注册制改革共同对接、实施重大违法公司强制退市制度、培育与保护市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当前,市场竞争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产品价值,有效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由消费者需求出发,向后整合产业链,是国美掌控零售终端的新方法。本文主要从国美"会员信息"、国美定制产品、国美服务——顾客满意度、国美网购以及国美与供应商战略合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企业收购案。本文通过贝恩资本收购国美电器股份案例试分析资金介入后对企业的影响。本文描述国美电器与贝恩资本进行股权争夺并分析贝恩资本进入后对国美电器从组织结构到公司运营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国美电器2009至2011年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财务数据展现了国美电器自引入贝恩资本后企业经营情况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竞争增大,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也面临着向现代企业转型的现实,通过国美控股权之争的典型案例,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平衡企业大股东、职业经理人以及董事会的利益,并针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现状,从股权制衡、建立股权激励体制和董事会监督职责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对改善我国家族企业结构和提高经营业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剑  赵群  郑辉  新华 《新理财》2009,(8):58-60
2009年6月22日,"饥渴"的国美电器与"淡薄"的贝恩资本一拍即合. 贝恩资本的进入,堪称国美电器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无论是贝恩投资"择机抄底"还是"雪中送炭",其客观效果首先将使国美电器因背负沉重"可转债赎回"包袱而绷紧数月的资金链条得以松弛一些时日;其次,该举措足以使国美挽回资本市场对自己的信心,打消投资人、银行机构、上游供应商乃至民众对国美前景的忧虑,标志国美电器新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周鹏飞 《时代金融》2014,(8):216-217
2012年7月国美发出盈利预警,称其根据对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初步审阅,预计截至今年6月底期间将获得净亏损。此前国美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美实现净利6739万元,按此计算,国美第二季度亏损将超过6739万元。这是国美第二次发布业绩预警。此前,4月30日国美发布一季度盈利预警。在业绩预警报告中,国美称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由于销售收入下滑及电子商务业务亏损所致。事实上这也与整个家电市场环境不景气相关。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奥维咨询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由于外需不足、内需不旺,中国彩电行业产销规模均呈下滑趋势,而国内冰箱行业整体销量同比下滑12%,销售额同比下滑7%;洗衣机销量与销售额也均为负增长;空调销售量同比下滑超过20%。此前的股权激励方案对于业绩的提升并不能起到太大的激励作用,而调整后的股权激励更强调与销售目标和销售利润直接挂钩。针对国美电器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就此将对其进行财务分析,提出我们的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20.
财讯     
工行隆重推出牡丹国美信用卡8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国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牡丹国美信用卡”首发仪式,中国工商银行杨凯生行长、国美电器黄光裕总裁出席仪式并致辞。首发仪式后,牡丹国美信用卡将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40个城市推广。国美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