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炜  张爱香 《时代经贸》2011,(12):43-45
本文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考察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的状况,与此同时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产业特性决定了评价其发展水平必然会存在一系列的模糊因素,而测度其发展水平是考量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首先剖析了文化产业的内涵及特性,然后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层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长沙市为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新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梯度推移理论的指导下,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抢先一步得到发展,1992年国家在全国兴建高新技术开发区时,中、西部地区才有了同样的发展机会。即使如此,青海、宁夏和西藏还没有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的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东部有29个、中部有14个、西部仅有9个,明显呈梯级分布。高技术开发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向传统产业扩散的辐射源,是实现主导产业高技术化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手段。因此,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西部地区凭借自身特有的条件,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资源、产业加政府为主导的模式;中部地区作为东西部地区的连接,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兼具东西部特点的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差异及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根据1997年统计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云南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立足于国际、国内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依据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基础数据,结合云南实际情况第一次对云南的社会发展进行量化、展示、分析与预测,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环境、产业业绩与成长能力。文化旅游是以文化旅游吸引物及休闲娱乐方式为对象,以获得深度参与旅游体验,提升文化内涵为目的的一切自然和人为旅游活动的集合。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及指标层组成了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公式可以衡量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大小,并可根据竞争力得分对竞争力进行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9.
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分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是制定信息产业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信息产业发展阶段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了一套科学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作出了基本评价。通过对12个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同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分析总结出信息产业各个发展层次的主要特征,为进一步制定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战略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流通创新综合水平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创新是我国流通业竞争力培育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国流通创新的综合水平偏低,成为制约流通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究其缘由,与我国流通创新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尚未建立有较大关联。为了更好地促使我国流通业的创新水平,本文对我国流通创新综合水平评价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首先对我国流通创新综合水平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构建我国流通创新的综合指标体系;其次对我国流通创新综合水平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最后对我国流通创新综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影响我国中心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五大因素:经济发展效率、居民生活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污染治理水平以及城市居住舒适度,由此对大陆35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排名,并分析其在各方面发展上存在的优势与劣势。进一步地,文章将35个中心城市按所在地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应用趋势秩检验方法得出我国东中西部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呈梯次下降趋势,显示东中西地区的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文化产业集群近些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距离。本文通过对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总结经验,以期对我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中心是指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承担着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区域价值贮藏功能的中心区(金德伯格,1974)。根据金融中心服务(辐射)范围的大小,可将金融中心分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其中,国际金融中心可进一步划分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服务全球,如伦敦、纽约)和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服务某一国际区域,如香港、新加坡),国内金融中心可进一步划分为全国金融中心(服务全国)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服务国内某一区域)。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中心的最低等级——区域性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5.
仲深  王春宇 《技术经济》2011,30(11):93-98,109
构建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如下: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区对各种金融工具的利用效率存在相对差异;各地区与其金融发展相匹配的外部环境尚待改善。最后,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及发展地区金融必须使之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体评价研究不足,本文通过发展绩效、发展态势两个维度对我国36个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经聚类分析后,将两个维度综合到一个矩阵,形成一个新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发展因子评价发展态势以刻画评价对象发展趋势和潜力。该模型相较于经典单维度静态绩效评价,评价结论更加全面。研究显示,我国地区间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不平衡,对某省3年高新技术企税收优惠享受情况进行全样本统计分析,发现样本省份在高企税收优惠政策工具的效用并不明显,各地区高企发展差异现象之下是我国高企发展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复杂性,仅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已难以满足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求,需要出台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组成的政策体系,以及科技政策内外部组合政策工具形成政策合力,推进各地区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重庆市涪陵区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也存在量小、质弱、基础设施差、演出市场无活力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也有体制、机制和环境问题。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明确目标、重点,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思想方法,改革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广西六市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针对广西市级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较少。此研究基于广西区旅游发展的现状.选取典型案例区,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模型对六市的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广西六市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出发展对策,提高广西区城市旅游的竞争力,促进六市旅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是一个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被学者们形象地定位为"第四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产业势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我国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本文在追溯历史,审视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外文化产业进行了历时性的分析和共时性的比较,以谋求探索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素成  代乐乐 《时代经贸》2010,(18):164-165
文化产业是一个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被学者们形象地定位为“第四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产业势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我国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本文在追溯历史,审视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外文化产业进行了历时性的分析和共时性的比较,以谋求探索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