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人们在追逐健康的脚步中,渐渐察觉伴随他们的宠儿——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市场发展了20年,混乱不堪的局面竟伴随了20年,带给人们的是沉痛、伤害、失望还是惋惜?当强身健体的保健品未必保健,当浮夸、误导、  相似文献   

2.
在按照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保健品行业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颁布,政府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营养与保健食品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及发展目标做出了具体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并培育出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由此可以推论,到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的行业产值将有望超越美国,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营养与保健品市场。从另一组数据看,中国居民在消费支出的比例上,营养与保健品  相似文献   

3.
《巴蜀质量跟踪》2002,(18):60-61
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中一些保健品虚假夸大的广告宣传、假保健品层出不穷等问题,扰乱了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的经济秩序,引起广大消费者乃至全社会对整个保健食品行业产生不满和排斥心理,导致保健品行业产生了“信誉危机”。  相似文献   

4.
自北京大学“健康中国系列专家论坛”得知,目前美国有保健品生产企业500多家,每年共有1000多个保健食品品种投放市场,销售额达750亿美元;日本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达400多家,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近两年它的保健品年销售额为15000亿日元。中国13亿人口,2004年保健品销售额为500多亿元人民币,足以见到其发展前景。据参加北大“健康中国”名家论坛的营养师介绍,全球有70%的成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为具有改善机体亚健康状态的保健食品提供了巨大的商业空间。如果我国健康产业内的专家学者们在全民中开展积极而科学的健康科普教育,必将激活我国…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些保健品的广告宣传存在不负责任的做法,保健食品专家表示,将保健食品宣传成人人可用的食品是不科学的。 有关专家说,消费者将保健食品作为送礼的选择,反映出消费者对自我健康保护的意识正在加强。但对于保健食品的消费,消费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一方面,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用作药品或宣传其有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保健食品大多有特定的功效成分,都有其特定的适应人群和规定的食用量,对于某个消费者来说,不是任何一个保健食品都适合。保健食品不是人人都适合@朱玉  相似文献   

6.
如今,人们对保健品的消费已经成了一种对健康的投资行为。在民众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和医疗体制的改革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健康在人们思想意识里的地位超过了财富、权利、职位、声望等许多社会价值取向。无疑,这为保健品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近日,明略市场策划(上海)有限公司就上海保健品市场的品牌销售状况、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服务预期、短期保健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对上海市的75家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零售商进行了深度访问,发现品牌才是拉动保健品市场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如今,人们对保健品的消费已经成了一种对健康的投资行为。在民众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和医疗体制的改革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健康在人们思想意识里的地位超过了财富、权利、职位、声望等许多社会价值取向。无疑,这为保健品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近日,明略市场策划(上海)有限公司就上海保健品市场的品牌销售状况、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服务预期、短期保健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对上海市的75家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零售商进行了深度访问,发现品牌才是拉动保健品市场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市场上保健品层出不穷,广义的保健品应该包括:保健类食品和保健类药品这两大类。但我们这里着重研究的是狭义的保健品,即保健类药品(我们简称之为“保健品”)。目前我国生产的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代、第二代产品,且产品功能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血脂、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胃肠道功能、延缓衰老、营养补剂(补充维生素等)等功能上。  相似文献   

9.
严世华 《经营者》2002,(2):38-39
<正> 自身战略定位 1、产品策略——目前,"XJ"胶囊在市场上众多蚂蚁类保健品中,拥有三大潜在优势和市场机会点:一是它是唯一得到国家保健食品文号的蚂蚁保健食品,具有进入市场的合法"准入证";二是这种蚂蚁类保健品经十几年的推广普  相似文献   

10.
一 (一)保健品市场现状 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第三态",即"诱病态".很多企业抓住机遇,投资开发了各种各样作用于人体"第三态"的保健食品.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保健食品年销售额仅5亿美元,九十年代初已达到35亿美元,1998年更是达到了200亿美元.日本保健食品销售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120亿日元,九十年代初则上升到40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11.
保健品陷阱层出不穷,骗购伎俩虽然频被曝光,但仍有不少老年人上当。仅2012年1月到11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受理的保健食品投诉就有384件,保健用品投诉120件。专家指出,应从严设定准入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多管齐下,打造安全、放心、干净的保健品市场。骗局丛生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保健品行业也逐渐成为掺杂造假的"重灾区"。骗局一:有病治病,没病防病。上海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上海老人秦某听信厂家"防癌抗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讲究营养、注重保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据国家卫生部统计资料介绍:1980年全国保健食品厂家还不到100家,1992年已发展到3000家,增加了近30倍,到1994年底已能生产3000余品保健品,创下了年产值300亿元的辉煌业绩。然而兴衰就在弹指间,从去年年初开始,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急剧萧条,保健品年销售额从当初的300多亿元猛降到目前的100亿元,国内的保健品产业几乎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3.
产业风云     
宝洁、生命力等国际品牌趁势进入中国保健品市场中新社北京七月四日电,2001年中国保健食品年销售额175亿元,比上一年减少34%。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秘书长贾亚光说,此缘保健品信誉扫地等综合性因素所使然。贾亚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困扰中国保健品市场健康发展有六方面问题。一、企业的短视行为。中国保健品生产企业急于挖到“第一桶金”,宁愿花几个亿砸在广告上,而不愿潜下心来培育自己的产品、品牌和市场。二、行业监管空白。目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保健品的行业社团。学会、协会领导层中没有企业参与,很难体现企业的意志与…  相似文献   

14.
2000年9月18日,对国内部分补钙类保健品来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这天,卫生部公布补钙类保健食品抽检情况,受检的185个补钙保健食品中不合格的有10个,而这10个不合格的补钙保健食品恰好是一些“大哥”,是市场上的“名牌”产品。“彼阳牦牛壮骨粉”、“劲得钙”、“超微钙”均在其中。  相似文献   

15.
金嗓子企业自1995年凭借金嗓子喉片成功打开咽喉用药市场以来,一直高歌至今,稳居行业老大的地位。或许是居安思危的缘故,在历时八年之后,金嗓子企业开始对这一拳头产品进行深挖掘,于2003年底在柳州(金嗓子企业所在地)市场上悄然推出了一种包装上类似却又有别于药品“金嗓子喉片”的咽喉保健品——金嗓子喉宝都乐含片。金嗓子喉片的成功是在缺乏竞争的市场上依靠产品上乘的质量而获得的。但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品牌建设、宣传推广被提升到一个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在这些方面,金嗓子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应该如何进行金嗓子保健品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保健品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诞生的。从1987年以杭州保灵为代表的蜂王浆产品拉开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帷幕,到现在耳熟能详的“脑白金年轻态健康品”,十多年来,保健品市场硝烟弥漫,折戟沉沙,你方唱罢我登场,保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然而,这其中粉墨登场的很多保健品企业却被大浪淘沙的市场淘汰出局,犹如昙花一现,这其中就包括曾经创造神话的沈阳飞龙、脑黄金、三株。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我国保健品市场的出路在哪里?本文想就该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我国保健…  相似文献   

17.
《巴蜀质量跟踪》2003,(14):28-2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品已经成为消费领域的永恒话题。在鳖精、脑黄金、脑白金等保健品“热”过以后,接下来要”热”的保健品是什么?有专家预测,维生素将成为保健品中的当家花旦,其中维生素E的市场前景更为看好。维生素E(VE)又名生育酚,是一种常用药品兼营养保健品,目前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用途最多、产销量极大的主要维生素品种,与VC、VA一起成为维生素系列的三大支柱产品。  相似文献   

18.
据权威人士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类营养保健食品有3000多个品种,以营养口服液居多,全国保健食品厂约3000家,1993年产值为250亿元,约占全国食品工业产值的10%。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使营养保健品的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如果说产品质量使人忧,那么作为明码实价的保健产品中的佼佼者名牌,或许给人以信赖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饮食上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及其营养保健功能。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兴起于2 0世纪8 0年代初,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保健食品的销售额在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费金额中,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这为食品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但也随之出现了诸多问题。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备的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如何更好的规范、管理保健食品市场,建立更科学、更安全的管理系统,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透露,截止到2001年底,已有近400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得了中国卫生部的批准。1999年国外跨国公司开始批量登陆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位列世界500强前茅的美国杜邦公司的系列产品已经陆续进入中国:早已进入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安利公司,又借中国奥委会的旗帜把纽摧莱与体育和健康联系在一起。目前已有宝洁、生命力、健美生等著名国际品牌进入中国保健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