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杉杉 《魅力中国》2013,(22):116-116
绘画技术时代久远,风格及类别很多.且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及形式也多种多样。绘画是人类的专属行为,精神内涵是其最为重要的表现内容。一幅绘画作品的认可与流传与其所表现的精神内涵有着必然联系。本文就简要对绘画中精神内涵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薛媛 《魅力中国》2013,(5):55-55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绘画美学最重要的特点是重内美。郭熙和苏轼是对意境论做出很多的贡献。郭熙提出境界这一审美范畴,境界即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体系的精髓,是中国传统绘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常听到人们说“画魂”这里所说的“魂”就是指的一幅作品中的“意境”。中国绘画美学中,意境的根源是在于画家自己的思想与他所看到的要表达的景象进行结合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另一种教材     
5月7日,“巴渝廉画”重庆廉政绘画作品展在解放碑重庆美术馆落下帷幕. 这一特殊的展览,是另一种特殊的廉政教育警示教材. 此次展览为重庆直辖以来第一次市级廉政绘画展览,共展出作品300余幅,分为清风正气、讽刺幽默、儿童漫画三个板块. 此次展览的作品,从2014年11月启动征集,共收到来自全市各区县和全国23个省市区的参赛作品3017件(组). 市纪委和市文化委组织专家从来稿作品中选出了近300幅作品入围此次展览.同时,主办方还从重庆市纪委廉政文化精品库中挑选了部分早前收录的优秀作品一同展出.  相似文献   

4.
11月10日-14日,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和上海华夏文化旅游区开发公司共同主办的曹简楼先生九十书画展在吴昌硕纪念馆举行。步入展馆,曹简楼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映入眼帘,那刚健遒劲的书法对联、满是硕果的画卷,透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据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吴昌硕的曾孙吴越先生介绍,90高龄的曹简楼先生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至今仍担任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特聘教授,本次书画展共展出曹简楼先生数十年来创作的书法、绘画精品近70件,每一幅作品都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 《中国西部》2007,(11):168-169
翻看王艺的书画作品集,一幅幅作品笔墨洒脱、清新自然、造型生动,用笔大胆,墨彩多变令人耳目一新,竟使一向比较偏爱清逸空灵书写风格的我忍不住要一遍又一遍地用心赏阅这具有跳动火焰的书画作品。很显然,在这些书画作品里,有一种艺术魅力在强烈地吸引着我。我终于发现,令我震撼的是这些一幅幅作品所蕴藏着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鉴赏这些作品,往往首先被它那盎然生机、磅礴的气势所震动,被书画家那种千锤百炼而又挥洒自如的技法所打醒。  相似文献   

6.
《东北之窗》2012,(18):132-133
走进大连晚报社的办公大楼,走廊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精湛的美术作品都出自编辑记者的手笔。 一副副书法饱蘸深情,龙飞凤舞.一幅幅国画,浓墨重彩,高山流水。欣赏过这些作品,对那八个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那就是好人好报,报业情怀。  相似文献   

7.
学艺自叙     
戴军 《走向世界》2013,(12):78-79
下午时分,静谧的斜阳穿过窗子洒在乐山堂的画案上,我默默地整理着外祖父立朝翁的书法作品照片,那一幅幅作品记录着外公的生命轨迹,那浑厚道媚的墨线一笔笔勾勒出了外公的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8.
肖惠 《走向世界》2014,(1):70-74
一群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农民,凭借他们的业余爱好、生活感受和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创作出一幅幅反映现代农村生活、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水粉画。有人叫它“农民画”,有人称其为“现代民间绘画”,也有人管它叫“乡土风俗画”。这些画几度跨出国门,成为对外交流的使者,惊艳世界;它几度被国家美术馆收藏,成为中国优秀美术作品的一员。这就是被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山东省日照农民创作的“农民画”。  相似文献   

9.
吴威 《理论观察》2008,(2):116-117
当前高校基础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化绘画技法语言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针对学生个性气质对绘画技法的影响和常见绘画技法“问题”与个性化的绘画技法语言两者问潜在关系入手,应尊重学生个性气质,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跟踪分析,加强针对性地引导;克服绘画创作和教育中的急躁情绪,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等,为高校基础美术教学工作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田之秋 《走向世界》2014,(37):36-39
尊崇传统 浸润儒风 走进画展,可以看出孔维克先生为此所做的精心准备。展览共展出近年来他的代表性人物画作品百余幅,以表现孔子及儒家思想题材的作品为主。综观展览,可以大体悉知孔维克先生的绘画理念和心路历程,其所包含的主题性创作,如《公车上书》;孔子题材系列创作,如《杏坛讲学》、《孔子周游列国图》;乡土题材系列创作,如《故乡小调》;古典人物系列题材作,如《四美图——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生活写生创作系列作品,如《云南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李扎莫》等五大板块,以及直面生活、表现生活、歌颂生活的速写、写生作品,无不体现作者对生活之美的挖掘,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刘祥勇 《魅力中国》2011,(12):154-154
绘画中情感的表达,是衡量一个艺术家艺术造诣高低的标准。评判一幅作品的好坏,我们首先看见或者首先感受到的是整个画面的意图或张力,而不是关注那些形成这意图或张力的手段,而应更注重感觉的表达和情感的表现,把握客观物象更生动的一面。本文从珂勒惠支的“苦难意识”到弗洛伊德的“孤独情结”无不诠释着“悲情”。作品的精神气质有着明显的夸张,让观者产生了强烈共鸣,这也正是他们个人情感的转换感动了观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5,(15):68-68
画家简介 陈德彪:1974年生于福建三明,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擅长古典青绿山水,代表作静物作品有《梦幻家园系列》。受中国绘画的影响,他的作品既有传统功力,又有鲜明的个性,取古人,又中得心源,笔墨当随时代,发展了中国画的传统美和西方画装饰美,色彩浓郁的特点。意境深远,色彩强烈,梦幻直感优甚之,把朦胧与层次紧密联合起来,是一位勇于探索的实力派青年画家。借鉴了毕加索的变形和马蒂斯的平面立体构图的美,使作品意境深远,色彩斑斓,富于联想。年轻有为,作品升值潜力无穷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08,(10):I0003-I0004
“尽精微,致广大”是徐悲鸿先生的经典画语,历史上有许多绘画大师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尺幅之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小幅美术精品。中西绘画史上都有小幅画的黄金时期,十七世纪的荷兰小画派绘画,中国宋代的宫廷绘画等,都是小幅美术的典型范例。小幅画画幅小,虽然制约了视觉的张力,但作品率真富有灵性,有心物统一的大美境界,不乏大幅画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4.
乡村的天空     
这样的记忆永生不会忘记,那是多么优美的一幅情景啊,蝉翅一般透明,少女一样纯洁,让人怎么也透视不到她的心底。在这样的空间里滑过一只飞鸟,那飞鸟绝对会洒下一路歌声。可造物主还嫌这样的优美不够,又布设了五彩的阳光、厚实的土地、流动的小溪、忙碌的农人和快活的羊群;这是一幅画一首诗啊。看着这幅画这首诗,喉咙就痒痒得要命,  相似文献   

15.
他是自学成才的画家,所绘作品,不论油画还是水墨画,决不庸常,而且在浪漫华丽的格调中越来越透出了贵气。——贾平凹我认识画家余石先生,是从他笔下的荷花开始的。那是在一次美术展览会上,我发现几幅署名余石的墨荷非常独特,那浓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5,(12):70-70
柳学智:1960年生于湖北,号甲谷,毕业于中华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获名誉博士学位,其书画作品在历年中多次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奖。在1999年其中国画作品收录《中国画三百家作品集》、2000年书法作品参加海内外甲骨文书法作品展。现代人过惯了浮躁的都市生活,越来越憧憬那遥远的古老源头,柳学智甲骨文和文人画系列正好迎合人们的回忆情绪和向往心态,其作品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17.
侯青青  张充吕 《魅力中国》2014,(24):107-107
齐白石是近现代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拥有高超的绘画技术。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具有独创性的风格,并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他将民间的绘画艺术融入文人画中,表现出“俗”与“雅”的特点,深受人们所喜爱。本文首先对“俗”与“雅”的哲学渊源进行了阐释,其次对齐白石绘画作品中“俗”与“雅”体现进行了说明,最后叙述了齐白石绘画作品中“俗”与“雅”的特点对于我们今天绘画创作的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倡导新收藏     
关于收藏书画,它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是承载历史、文化、艺术信息的商品。其价值呈上升趋势,如齐白石的一幅画,在20世纪70年代末价值百十来块钱。而现在价值几百万元。甚至有的一幅作品达到几千万元。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07,(4):57-57
“新跨越、新成就”摄影图片展圆满结束。展出的200多幅作品经过评委认真仔细的甄选,共评出优秀奖作品25幅。  相似文献   

20.
浮萍 《中国高新区》2009,(10):110-115
翻开60年的共和国历史长卷,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上,无不挥洒着科学技术的浓墨重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无以替代地支撑了我们共和国的和平崛起。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60年筚路蓝缕,上下求索。从“两弹一星”到“太空行走”,从第一条国产地铁到动车组飞驰……,60年,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尖,在这条充满艰辛的科学探索道路上,敢为人先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