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的是以写实为主与以写意为主的两种不同风格的电影,在美学上,体现为王国维“意境说”中提出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本文从电影创作的角度,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阐明两种不同风格的电影在创作中体现为视听语言上的差异,也即无我之“镜”与有我之“镜”在影像表现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赫尔曼·黑塞和王维生活在不同时代,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但二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诸多可供比较之处。黑塞诗集《堤契诺之歌》中所呈现出的"诗"与"画"的关系,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特色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创作的相似性不仅源于相近的艺术气质,也与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有关。同时,黑塞所受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也拉近了二者精神层面的距离,使得两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比较有了依据和可能。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境界说"的主要内涵在于五个方面:"境界的‘真’","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诗人之境界"与"常人之境界","造境"和"写境","三种境界"。总结起来说,"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也是他对中国美学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全新的零售业态模式,新零售概念一经提出便引发学界和实践的广泛关注。文章以当前中国零售业市场发展现状和呈现出的新特征为切入点,对新零售的产生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背景,依托"新零售之轮"理论,从理论层面阐释新零售业态的产生与发展动向。研究将新零售归结为一种新业态的诞生,提出新零售的未来发展也将遵循"新零售之轮"的循环,并进一步揭示和预测新零售这一全新业态在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中思辨水平最高的一篇,本文通过以下三种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即"有限"、"道统一"、"弃知"的态度和方法,阐明了人要做到无我、忘我的理想境界,就必须齐"物论"、齐万物、齐物我。以庄子之见,在"道"的高度上,一切事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分别,万物具有"齐一"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电影修辞学相关理论,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文本叙事中,对长镜修辞、变格和形变修辞、幻构修辞和喻意修辞的突出运用做出分析,并结合文本内涵对其修辞效果分别做出详细解读。通过对李安运用电影修辞格的独到之处与效果的分析,为我们的电影创作与修辞格的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使她从诸多年轻演员中脱颖而出,并随之冠以才女之名。《我和爸爸》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部电影都采用了平淡的叙事方式,但两部作品带给观众的感受不同。前者贴近生活。以层层铺垫与对白、自白相结合,逐渐展现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后者对白不多.通过内心的“独白”去揭示情感的激变。尤其是《来信》,赋有诗意的唯美情调。突破了徐静蕾以往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在明清两代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清官之恶",揭露"清官之恶"的文献大量见于笔记、小说、词话、随笔、奏折等,已成为常识与常论,《老残游记》中的"揭清官之恶"不过是在这个背景下顺理成章得出的结论而已。考诸史实,"揭清官之恶"并非一定来源于李贽、袁枚等,因为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显见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愤怒》的基督教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愤怒>是基督徒作家北村的又一力作,他通过纪录片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由于遭受不公正待遇被迫盗窃、杀人、逃亡和忏悔的人生历程,表现了基督文化的两个核心--"罪"与"爱",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然而作者以一个基督徒的眼光打量世界,难免带有宗教万能的偏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他特有的创作风格,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本文试从海明威独特的"硬汉"形象的塑造、独特的"冰山"原则的运用以及其特有的电报式口语化小说语言三个方面论述海明威非凡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想做出优秀的具有文学价值的译文,应从对源语言材料的深刻解读和审美开始。完全把握原文的“美”的精髓,对于译者是否能更好诠释出原文的“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证明了审美客体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译者应领悟原作的美学特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审美经验,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12.
铜镜是古代人们照面饰容的日常用具,在我国流行数千年。其铸造工艺是民族工艺的一枝奇葩,其社会功能独特,均值得探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西方休闲理论中flow(畅)和汉语“游”概念的比较。突出对参与性动态美感的研究。由此,作者提出了在理论美学美感范畴之外的旅游美学中游畅感研究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4.
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的建设的十分重大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恩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时俱进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强化“问题”意识 提倡“问题”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始于问题。提倡问题教学,强化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举。要突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创设探究问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带有歧视含义的“也”的语用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预设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有关。作为预设诱发语“也”的基本作用是表示类同,并由此衍生出表示歧视含义,“也”能传达歧视含义,主要是为了语言使用中的经济策略和间接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定仁先生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仅仅在课堂上,在和他的聊天、运动、游玩等活动中,都能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中国英语"语用变体具有共核性和区域性。"中国英语"可以认为是在应用英语进行国际交往时,它的使用者对英语语言规则与词汇的使用,发生了语用变体,这种语用变体是由中国人的生活形式使然。  相似文献   

19.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作为“两课”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不断 深化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改革,真正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