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近年来,内蒙古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对标先进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各盟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进展情况参差不齐,推进不均衡问题较为普遍.本文在剖析目前内蒙古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进行对策探析,以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释放市场活力的关键之举,也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精准把握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的关系,深入剖析现实困境及其成因,以"放管服"改革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将为新时代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放管服”改革面临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要求构建具有可预期性、市场决定性、服务优质性、引才竞争性、公平法治性、可持续性的国际一流宜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放管服”改革持续稳步推进,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显著增强。我国“放管服”改革和宜商环境建设的总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具有可预期性、市场决定性、服务优质性、引才竞争性、公平法治性、可持续性与智慧性的国际一流宜商环境。为此,要营造可预测的政策环境与可预期的经济治理环境,加强对政府自由裁量权与经济干预权的监督和制约,优化面向全民的公共服务与涉企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人才准入与技术移民制度,完善科学的合规管理制度与竞争中性制度,推进可持续的生态治理与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为了提升我国的营商环境,国家各部委对我国的政府采购政策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医院的政府采购该如何顺应改革的趋势,提升医院的政府采购效能,本文将借鉴"放管服"的管理模式,围绕医院政府采购的制度建设、采购流程、采购方式等内容,分析目前医院政府采购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推进医院政府采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优劣,既影响招商引资、财税收入、社会就业等经济活动,也影响区域外在形象并最终成为地方发展的有利或不利因素。中央大力推行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政府改革,此项改革,旨在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为廉政强身,使企业和政府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促进新型政商关系的形成,进而优化营商环境。可见,抓好放管服改革工作,对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以土地出让价格扭曲为切入点,探究了城市工业用地出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路径,并利用2007—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土地出让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业用地价格扭曲显著降低了城市平均企业生产率,并且在西部地区、规模较小、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工业用地价格扭曲通过加剧工业企业过度投资,吸引低生产率企业选址,从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地方政府低价出让工业用地不仅仅是因为招商引资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考量,还可能是财政压力下冲动投资的结果。对此,提出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建立高效的产业用地供给制度体系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等相关建议,以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整合地区生产要素,提升地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无论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层面,还是从社会和谐的层面,粮食安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大国而言更为明显。当前,在国内外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粮食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亟须政府加强粮食安全领域的职能转型。在此背景下,粮食安全领域开展的“放管服”改革与国家机构改革在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方面存在高度统一的关系。深化粮食领域“放管服”改革是在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前提下,为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制度保障,需要加强粮食领域法治建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粮食流通集约化,推进有为政府服务于有效市场。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超效率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以及ML生产率指数,测算黄河流域64个城市2004—2018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考察政府干预、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干预显著促进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基础设施对政府干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且具有显著门限效应,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政府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政策作为市场准入管制放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交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市场准入管制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排除同期重大政策干扰、缓解自变量识别以及考虑不可观测因素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渠道在于改善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和促进产品市场竞争。在改善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渠道方面,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金融市场抑制的矫正。异质性检验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在市场分割程度严重、地方保护水平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研究表明降低市场行政准入壁垒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工业36个两位码行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研究了环境管制成本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的环境管制成本较高,履行排放承诺,中国经济付出较大的代价;比较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和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所有行业平均意义上前者小于后者,但两者的假设检验不显著;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本身是上升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的提高;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分析中,发现存在着绝对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运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2002、2003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创新能力体系指标数据.从区域层面,系统研究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创新能力体系中知识创造、知识获得对知识应用的影响及创新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这三个密切关联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创新环境中,基础设施水平、市场需求、劳动力素质、金融环境对创新能力有正面促进作用,而创业水平对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在创新能力体系中,知识获得对知识应用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知识创造对知识应用的影响不显著;创新综合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面的效应;分项看.知识应用、知识流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显著,而知识创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不显著。同时发现市场化改革和创新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还没有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我国更多地还是依靠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来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考察了开放经济下金融发展在促进贸易规模扩大、贸易结构优化,并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不仅能够促进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能促使贸易结构优化。但是从具体的金融指标来看,只有中长期贷款余额的增加和以存贷比表示的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才能产生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效应,而贷款总量的增加并不能产生这种效应。并基于这一结论,用金融发展对贸易影响的回归拟和值来考察全要生产率增长的情况,证明了金融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存在性,但这种效应只有东部地区才有,中西部地区有由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滞后而不存在这种效应。另外这种效应的发挥主要也是通过技术进步渠道来实现的,其对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同时在实证检验中还发现,金融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要受到各个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即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