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舒 《江苏商论》2023,(7):14-17
为探究中国化石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选取1965年至2020年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时间序列,通过单位根检验、建立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对上述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与化石能源消费关系显著,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引起煤炭消费的双向格兰杰原因,也是引起石油及天然气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第三产业与天然气消费关系显著,第一产业与化石能源消费无显著关系。在传统化石燃料中,对比于煤炭及石油的碳排放量,天然气的碳排放量最低,属于低碳排放化石能源,而第二产业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均是引起天然气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在未来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中,应调节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以天然气为主的低碳排放能源的使用比例,并持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化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一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长期效应为负,说明第一产业的耗能较小;第二产业的变化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最大,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第三产业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余敏  武戈 《江苏商论》2008,(5):138-140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江苏的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以1985年-2005年间江苏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和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省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而第二产业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LMDI分解的江苏省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将江苏省1995年~2005年能源消费变化分解为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结果表明,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促进江苏省能源消费和能源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影响则较小,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江苏省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近几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能源消费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关关系,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关关系。同时,又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定量的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并且提出了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大力降低第二产业单位能耗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我国1979-2010年的样本,建立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能源强度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是先正向后负向,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表现为正向效应,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是负向效应,对能源消费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流通经济》2016,(12):29-39
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是当前我国碳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确评估各驱动因素在碳排放中的贡献度对于促进行业碳减排意义重大。可基于LMDI分解技术,构建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变化驱动因素分解分析模型,将物流业碳排放变化驱动因素分解为碳排放因子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物流产出效应、经济发展效应、人口规模效应等六个方面,并利用2003—2014年我国30个省市区物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样本年内各驱动因素动态变动和区域差异情况可以发现,我国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效应是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高速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物流业产出的提高是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东部地区能源结构的变化对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有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能源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此外,对各省市区情况的分析表明,广西能源结构效应表现最好,宁夏能源强度效应表现最好,江西物流产出效应表现最好,河北经济发展效应表现最好,四川人口规模效应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比较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这种变化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与国际标准模式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偏差。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通过分析比较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回归方程,得到结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积极作用,而在食品、衣着方面的消费则不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城镇居民在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显著,而农村居民在这两方面的消费与产业结构优化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其能源使用量不断增加,同时存在能源利用、能源消费重此轻彼的现象:第二产业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度最强,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增长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稍微被忽略,其增长平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过度消费带来的能源耗竭问题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能源危机的威胁,因此进行三次产业的能源回弹效应研究对经济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阶段的发展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取我国28个省际区域1993-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VAR模型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各产业结构变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较弱,第二产业目前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断增强。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快第一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在第二产业中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各产业间的联动,同时应着重培养高技术人才,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型,实证回归的结果表明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高的部门转移过程中可以提高社会总的生产率.具体来说就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可以提高TFP,其中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转移效应要高于第二产业.据此,本文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大力发展浙江的第三产业,由一个部门带来的扩散效应可以推进经济的总量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基于1978年~2015年北京市地区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变迁。将产业结构的演化分为了三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说明:北京市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逐渐趋于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化。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一三产业为辅;第二阶段是二三产业并重,第一产业为辅;第三阶段是第三产业井喷式增长,一二产业为辅。第二产业的重要性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重要性逐渐上升并对经济增长起到主导性作用。此外,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与建筑业都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尚有较大的优化余地,内部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我国东北三省2005—2014年十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东北黑、吉、辽三省的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面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结果显示东北三省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经济的增长,而就三次产业来说,第二产业对各省碳排放的影响要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对三次产业的发展结构分析方面,结果显示第二产业的发展结构不合理,在众多的第二产业中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占据较高的比例,当地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应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扶持高新技术和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三个省份的第三产业也不太合理,应进行适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应该保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改造,鼓励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能源消费量等数据,应用灰色关联理论的关联度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与各产业以及居民生活消费的相关关系.由分析结果进而提出了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振兴第一产业,大力降低第二产业单位能耗以及鼓励科技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媛媛 《商业科技》2014,(15):195-195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障碍之一,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完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步骤。为什么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如此大的制约作用呢?本文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简单探讨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弱的是第一产业,但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促进作用相似。鉴于当前倡导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保证第二产业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6.
廖亮 《商业时代》2012,(17):126-127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和三次产业对能源的需求情况,发现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对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剖析了天然气市场发展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天然气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包颉  侯建明 《商业研究》2011,(3):139-145
通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计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运用选取产业结构弹性指标对我国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与总体碳排放强度相关性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减少第二产业比重具有减碳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消费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柏 《财贸研究》2008,19(3):15-21
基于协整、误差修正模型与方差分解,分析我国1953年以来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价格、产业结构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不是引起能源消费变化的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造成的;而能源消费是引起经济增长的原因,这验证了我国过去50年高投资、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再次反映了这一问题。能源消费与能源价格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结果再次肯定了能源价格的相对外生性,这预示着政府若要增强能源价格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必须放开对能源价格的管制,让市场主导能源价格的形成。产业结构是引起能源消费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从产业结构方面入手调控能源消费将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能源作为必不可缺的生产要素之一,其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合1985年~2003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第一产业能源消费、第二产业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着由经济增长到第一、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13年和2018年的CHIP数据,构建完全分解模型和不平等指数,分析我国家庭间接能源消费变化的驱动效应以及不平等程度。研究发现,家庭间接能源消费变化的驱动效应中消费结构和收入效应的贡献度较高,并且间接能源消费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平等程度有所缓解,基尼系数下降约2个百分点。进一步探究间接能源消费不平等缩小的原因,将基尼系数进行结构分解发现,间接能源消费分项支出的增加会缩小间接能源消费的差距;将泰尔指数进行分解发现,城乡间接能源消费差距略有扩大,但是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差距在缩小。回归分解的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是否居住在城市、城镇化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是影响间接能源消费差距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