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张慧文 《商业时代》2007,(1):106-10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集中反映了上海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过程,在其建设中只有留住并且不断吸引人才,才能具备人才集聚优势,并在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实施金融人才集聚战略,将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优化金融人才结构,注重集聚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为金融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4.
王朋  程雪 《国际贸易问题》1996,(10):61-64,F003
<正> 被誉为“东方明珠”的香港,以其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勤劳智慧的港人更创造出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第七位;199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5万美元……然而其中最辉煌、最耀眼的莫过于香港作为世界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对于这份殊荣,香港是当之无愧的。目前在港的外国金融机构达171家,仅次于伦敦  相似文献   

5.
6.
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的协同性表现十分明显。文章通过对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发现它们都各拥有大城市群,同时伦敦、纽约和东京又分别是这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由此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协同共进的观点,并在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佐证。在现阶段,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撑和促进,而后者也将最先受益于前者带来的金融资本等优势,大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来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完善和成熟,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北京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北京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需要,是北京金融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北京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北京有得天独厚的金融地缘优势,有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有完善的金融业态和金融监管体系,有巨大的投资空间,有大量的金融研发机构和丰厚的人才储备,同时有着丰富的国际交往经验。文章提出,北京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应立足于我国现实情况,有特色,有创新;注重整合周边省市资源,领衔区域经济发展;加强金融领域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加大在金融方面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8.
高洁 《市场周刊》2009,(7):32-36
上海将大力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扩大金融开放、鼓励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和完善金融监管方面在上海先行先试。同时,上海将加快市属金融机构改革,推进机构市场化重组和管理层用人市场化,目前改革方案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还是香港……  相似文献   

9.
莫栎 《市场周刊》2008,(9):24-27
目前的金融要素市场上依旧存在相当多的行政管制。虽然从现阶段看,一定的行政干预和金融管制对于稳定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防范金融风险是必要的,但在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市场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依然面临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不足、金融机构规模经营的灵活性需要提升、人民币尚未成为可兑换货币、金融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存在不足等问题。自贸区金融改革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推动自贸区金融开放有利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13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一行三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下一阶段,上海应统筹自贸试验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两项国家战略的机遇,协同推进、有机联动,为我国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动因,以及决定和影响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文章对这些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评价,指出了研究的前沿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对于进一步研究金融中心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际金融中心则是全球经济的焦点.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需要一个城市从经济、政策、国民生产总值等各方面达到特定的条件及指标,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已有了相应变化.本文通过研究老牌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和新型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的发展情况,分析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条件和指标以及新旧两种国际金融中心的差异,探讨在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的条件,以促进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一楠 《中国市场》2011,(39):70-70,81
本文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翔实的事实与数据,在产生原因、经济基础、经济腹地、辐射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伦敦进行金融中心建设的特点和经验,进而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态势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的支持力度不足 这一点应该从下面这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是金融中心所在国的经济总量支持不足的问题.在主要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中,一国经济实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战后,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迫使"伦敦让出了第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随后,日本经济二、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使东京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赶超其它国际金融中心.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逐渐衰退,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衰落;而纽约则以美国新经济为基础,牢牢占据全球国际金融中心"龙头老大"的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制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很多经济指标上,中国(2003年)的水平与一些先发国家(2002年)的指标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与香港、新加坡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显著.可喜的是,由于我国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给予世人的信心与日俱增,因此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应当具有比较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和道路、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经验等,并通过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对于北京将要建立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具有很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经济的“生命线”之一。到1992年9月底,香港共有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共306家,其分行网络遍布全港各个角落。来自27个国家的161家海外注册银行中,大部分属于全球最大的500家银行。据1992年6月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显示,香港银行业总资产额为56160亿港元,存款额为14440亿港元,银行同业拆放总额迭27680亿港元,其中79%以上业内交易是与海外银行进行的。由此可见,香港与全球银行体系皆有紧密的联系,拥有一个对外资银行较为开放的市场,对居民在本地与外  相似文献   

17.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在慢慢崛起,同时国家也提出到2020年基本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挑战.内地与香港越来越紧密的合作也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上海作为发展中的金融中心,离国际化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作为已经发展起来的香港在发展方式方面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本文通过讨论分析香港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结合香港的发展经验,探究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方式方法,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倩 《现代商业》2012,(30):44-45
国际金融中心有两种类型:一是自然发展型,二是政府引导型。新加坡属于政府引导型。新加坡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政府起了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进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积极实施金融监管等方面。新加坡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积极作为对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睿  高进 《商》2012,(19):110
纵观多个国际金融中心,总结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并以此来分析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发展呈现新趋势;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更加激烈,格局正在博弈中变迁。经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自然需求,依然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的内在原因和持久动力;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此形成的国际金融实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最终得以崛起的基本支撑。尽管面对新兴经济体政府推动型国际金融中心越来越大的挑战,伦敦、纽约自然形成型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优势依然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