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增加国内投资、扩大外贸出口、刺激国内消费。其中扩大内需仍是2012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但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进程中,出口和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内需。这样的经济结构无疑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对外贸出口的过渡依赖使我国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下降。而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国的经济结构亟需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的结构转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及为什么要扩大内需和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力 《消费导刊》2012,(12):6-6
本文从目前中国所处的宏观经济背景出发,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拉动农村内需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障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意义,然后立足于赣州市,分析了目前赣州市拉动农村内需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在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赣州市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对未来赣州市如何拉动农村内需提供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汇率、投资收益损失、债务违约、经济调控和流动性等风险,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为有效降低高额外汇储备风险,政府应增强外汇管理力度,科学优化外汇储备资产与商品资产结构,加快从外向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以防范和化解外汇贬值风险,达到在我国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战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消费与内需——基于凯恩斯主义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尹阳娜 《消费经济》2006,22(4):34-37
本文构建了社会保障如何促进消费进而促进内需,以及在基本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前提下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并简要刻画了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具备良好的微观经济基础,运用本文的结论,对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及促进消费和内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内需不足根本原因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改革不完备是导致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落后水平。我国目前需求不足重要是建立在大多数消费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基础上,居民想要要不到,企业想卖卖不出,导致这种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革的不完备。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水平偏低是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即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水平偏低是导致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我国小农生产…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由之前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转变为第三产业主导,新的产业主导决定了不同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也迎来了重大变革,中国经济环境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十四五规划中亦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常态环境下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内需消费发展提出了新考验。文章将以经济新常态环境为背景,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对商贸流通业与内需消费的联系进行阐述,以此来体现商贸流通业与内需消费之间的制约和促进关系,并针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和内需消费的发展策略,为我国经济新动力的培养和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全球处于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加快经济发展缓解经济危机对我国影响,国家迅速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复苏计划,投资4万个亿托动内需,其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已成为拉动内需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王昊 《财经界(学术)》2011,(16):16-17,19
经济全球化在金融危机之后经过调整,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不断上升,我国经济也迅速回暖,但是通货膨胀也随之而来,内需拉动不足,我国财政政策不完善,居民消费情况堪忧,因此,对于我国目前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情况的影响,政府应该对现行的财政政策进行改进,以拉动居民消费。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为重心,适当缩小贫富差距,实施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强化财政的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内需不足的问题,如何启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经济需求中,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市场虽然潜在规模巨大,但是城乡经济与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二元化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这是导致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对比其差距,对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经济中的需求状况,提出解决内需不足的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疲软,出口、投资机遇不断减小的今天,扩内需正成为中国经济下一轮的新动力.互联网作为当下科技生产力的代表,正成为带动内需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以网络电商和网络反腐带动居民消费为例,突出表现了互联网对于内需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内需和外需的核算出发,首先考察严格条件下的内外需关系,通过逐步放松假设,指出不同国家对内需和外需具有不同的偏好。在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中内外需关系的演变过程,论证了扩大内需、构建内需主导的大国开放型经济是现实选择,并从收入、消费和流通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商业时代》2011,(5):52-53
服务贸易发展对陕西经济建设意义重大。在陕西省服务贸易总体水平偏低、发展结构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多元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加强制度构建,以提升服务贸易产业基础、改善服务业结构、培育内需市场、推动陕西省服务贸易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投资减弱、出口受挫、企业效益下滑等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一度面临严峻的考验。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湖北省政府积极制定相应的拉动内需的配套措施。以此为切入点,本文探讨湖北拉动内需政策的效应,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调查研究和对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湖北地方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范志勇 《北方经贸》2014,(12):27-28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发展内需为主,辅以财政、金融政策的一揽子计划,极大地缓解了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但在一段时期内,它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绝不能低估。严峻的事实是,我国内需缺乏强劲的后劲,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尚需时日,加上我们长期在消费问题上,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因而有关消费的政策、方针以及舆论宣传,还不能到位,制约着内需的发展,发展以内需为基本驱动力的消费,提出掌握引导消费的方针和艺术这个理论与实践问题,正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13,(5):38-38
对中国经济能否通过刺激内需获得新的动力,可以持谨慎乐观态度,但过于乐观则风险很大,因为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种有利和不利于内需提升的因素何相互对冲的可能,加大了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周期中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导致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出口增长下降,经济结构失衡和内需不足,随着出口恢复高速增长,内需增长扭转下滑趋势,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价格调整过程的扭转,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周期性拐点。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内需和外需失衡,内需结构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失衡进一步加深,需求结构转型势在必行。而需求结构的转型升级将通过削减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加大文化产业投资力度、扩大文化产品消费等途径直接推动我国文化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田鹏 《商场现代化》2012,(24):11-13
本文作者以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发展转型期为背景。简述了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逆转,需求下降的状态下,我国也必须要从维持了多年的外向型经济转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上的必要性、迫切性,并由此引出本文的论点。通过对影响消费需求的收入、价格等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内需不足的体制根源。借此,期待在"十二五"期间,对当前中国的三大课题——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社会公平、深化体制改革能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解决内需不足的根本是实现供给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目前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 ,扩大内需也是我国政府宏观政策取向的主旋律。但在内需不足的病因诊断及启动途径上却众说纷纭 ,且实践效果 (如多次降息、增加财政支出等 )也并不理想。笔者认为 ,中国目前内需不足的实质或根本原因是供给被动。扩大内需的基点选择是优化、提升供给 ,走供给主动之路 ,这应是我国促进“潜在内需”转变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现实选择。一、中国目前供给被动的主要症因1 .供需结构严重脱节。从供给角度看 ,我国企业数量很多 ,但普遍规模偏小 ,产业集中度过低 ,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严重 ,产品的差异化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外需和投资在庞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仍持续高速增长,脱离了实际消费需求,造成我国需求结构中内需外需失衡和投资消费失衡并存的情况,由此产生的三对矛盾,迫切要求需求结构转型。一、三对矛盾迫使我国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