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末期,网络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热门话题。网络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说明社会事物及自然事物的诸多方面。本文分别对社会、经济与政治三个视角下的网络理论进行概述。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网络理论研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同时网络研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到对政治学相关问题的分析中来,逐渐成为该学科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2.
以网络音乐使用现状为背景,利用社会网络理论框架,将社会网络划分为咨询网络和情感网络两个层面,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用户对社会网络的不同诉求对网络音乐的使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社会网络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能够影响用户对网络音乐的使用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3.
葛中锋 《价值工程》2011,30(28):147-149
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虫口模型,从网络能力的视角刻画了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网络的网络能力太弱则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网络,太强虽然有利于企业网络的形成,但也会带来网络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网络演化的进程适时协调网络能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网络品牌视角下网络消费者重复购买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月娥 《企业经济》2013,(1):105-108
影响网络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如何促使现有顾客作出重复购买的决策更为重要。在此提出影响网络消费者重复购买行为的网络品牌因素,包括网络品牌认知、网络品牌满意度、网络品牌信任、网络品牌个性。同时针对这些因素就促进网络消费者重购行为提出几点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网络围观因其强大的舆论力量,对现实政治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只有了解网络围观的特点,研究此种形式的网络政治参与所表现出的正负双重效应,才能趋利避害,才能推进和规范网络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也层出不穷,因此,本文从网络道德失范的各种表现形式入手,分析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进而给出一些解决网络道德失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侯少令  张时妍 《活力》2012,(10):170-170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 (一)网络舆论监督反应迅速,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2009年6月12日,武汉市5141名市民参与了经济适用房余家头小区三期B座的公开摇号。在电脑摇号摇中的124名市民中,竟有6人的购房编号是依次相连的。华中师范大学一位数学博士指出,这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仅为千万亿分之一。2008年10月,当地媒体曾披露一则消息,武汉市民周小姐在网上看到一名“金牌网络经纪人”自称可以代购经济适用房,这位“金牌网络经纪人”介绍,在经济房的正常价格上加5万元就可以买到一套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自然延伸至网络环境。平台经营者旨在为平台上的用户之间交易提供服务。如何营造诚信安全的交易环境,确保网络平台交易安全,无疑也是平台经营者的重要职责。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办法》成功地将平台经营者自行实践的制度措施上升为强制性规范,试图借助平台经营者自治管理之力实现平台上经营秩序的管理。虽然《办法》所建立的工商部门监管与平台经营者协同共管的机制在逻辑分析上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至少为今后国家立法提供了可资评判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10.
《企业经济》2015,(3):68-71
网络商业伦理的构建是网络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基于网络生态的视角,提出企业要从整体网络生态观来权衡和构建网络商业伦理,可以从外部网络商业伦理、内部网络商业伦理和员工职业伦理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企业网络商业伦理观。其中,外部网络商业伦理与传统儒家商业伦理趋同,包括人本观、德行观、和谐观等。内部网络商业伦理包括隐私、安全、诚信、笃行、公正五个方面。员工职业伦理可从隐私、准确性、知识产权和可访问性四个方面概括,并就此提出了企业培育网络商业伦理观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