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结合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分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卖者有责”、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工作,以及加强监管保护、投资人利益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宗学哲 《理财》2007,(8):75-75
张先生属于保守型的投资者,这几年他的资金几乎都是以存银行为主。前些年,他看到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比银行储蓄高出很  相似文献   

3.
《中国投资管理》2011,(6):36-36
细节一:认清产品类型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分类方法不同,种类也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往往分为保证收益型和非保证收益型。此外也分为固定收益型和浮动收益型。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应首先再清楚产品类型、风险多大、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亏损,同时再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4.
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也是存在缺陷的,甚至有些是挖好的陷阱,就等着你来跳。理财专家表示,对银行理财产品,并非每个投资者都了解,购买时仍需擦亮眼睛。  相似文献   

5.
高卫民 《时代金融》2011,(34):32-34
<正>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百姓财富意识的增长、使得投资理财需求大大增加,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市场日渐成为投资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在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各个环节不断创新的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甚至出现误导销售和错误销售。理财产品近年来一系列的"零收益"、"负收益"等现象令人失望,使得不少投资者在损失了真金白银、深切地意识到"风险"二字分量的同时,也对理财产品的宣传、销售方式和信息披露提出不少质疑。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与我们联系最紧密和最受信赖的无疑是银行了。存贷款要到银行;交水电煤气上网费,首先想到的是银行;电子银行、银行卡、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推陈出新,如雨后春笋般  相似文献   

7.
白琳 《中国外汇》2011,(16):44-47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张也引发担忧。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引发的法律纠纷不断。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可谓喜忧参半。一面是银行理财产品爆发式增加,在与基金、券  相似文献   

8.
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繁多,影响投资收益的诸多因素关联度强,因此投资技巧和投资方法难以把握。本文从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出发,对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析,提出了选取银行理财产品的三个重要原则:风险对等原则、适度分散原则、期望值最大和方差最小原则,并设计一个具体问题,利用所介绍的投资原则和策略选择理财品种,并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影响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因素,建议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应谨慎,毕竟银行理财产品不同于定期储蓄存款。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12日,上海农商银行发行了一款名为"鑫意理财福通2013902期"的产品(以下简称"2013902产品")。该产品在投资方面没有什么新意,但其收益结构却引起了各方的注意——该产品期限1年,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预期收益率4.50%~5.40%,对于高于年化收益率5.40%的收益部分,客户能按80%的比例获取浮动收益,银行按20%的收益获取浮动管理报酬。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很少使用"浮动管理报酬",即便使用,也仅限于证券投资类产  相似文献   

11.
“亏了,太亏了。”笔者的一位朋友,供职于一家电脑公司的小李,说起他买的一款结构类银行理财产品,一脸无奈地说,“按理财经理的说法,这款产品很好,预期收益也较高,我就把手头的20万元都买了,原本想用收益买台新液晶电视,没想到是这种情况,郁闷啊!”  相似文献   

12.
近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多了起来,个别城商行甚至推出预期年化收益率破5%的产品,高收益的花枝在春风中摇曳,投资者在被花香诱惑的同时,切莫忘记风险二字。尤需指出的是,掏腰包之前,最好问清所投资的理财产品是这家银行亲生的  相似文献   

13.
杜平 《金融博览》2013,(6):84-85
“根据你的风险评估报告,本来你是不能买的,但是我可以帮你。”在电影《夺命金》中,一位银行员工为完成某个股票型基金的销售任务,将客户的风险承受等级从“谨慎型”直接提升到“进取型”,帮她购买了基金,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会财会》2014,(2):46-46
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特别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未来收益将由投资对象的市场表现来决定,因此,其中蕴含的投资风险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然而,许多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标明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15.
理财产品纠纷或是理财风险事件都离不开四个字——“误导销售”。2012年是各类理财产品的大年,而随荇年末一些理财风险事件的集中暴露,本该“稳如泰山”的理财产品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很多投资者想买又不敢买,担心自己一不留神就会中招。理财一时变成了“钱存囿途”:其实,投资者大可不必谈虎色变,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就能慧眼辨识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才能买得放心。  相似文献   

16.
李家杰 《理财》2012,(6):54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至今,投资者对它的认知程度却并未随着产品发行数量的飙升而大幅提高。相反,银行理财产品给普通投资者的第一感觉就是种类太复杂,数量太多,合同难以看懂,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比比皆是。银行理财≠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风险收益水平介于储蓄存款和股票投资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既然是投资,那就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既然有风险,那就需要进行谨慎投资。所以在投资过程中,投资有可  相似文献   

17.
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和稳定客户的主要渠道,因此,2007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将会以更高的收益,更为创新的设计来吸引客户.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在提升收益水平的同时,风险也在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18.
纷至沓来的银行系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亏损的事件,除了显示部分投资者投资风险意识匮乏之外,更暴露出部分理财产品在销售上存着的重大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如果能够避免不当销售,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就能完全清楚产品的结构、认同产品的设计,并且愿意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建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快速发展,逐渐成为金融机构扩大中间业务比重、转变经营模式的重要业务领域。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理财产品市场运行情况的介绍,剖析了目前超常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对市场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传导与实施、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果以及银行流动性管理产生的影响及其带来的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学军 《国际融资》2009,(10):38-39
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为持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可用于出质,当投资者的理财产品被采取司法强制措施时,银行以理财产品质权人的身份要求优先受偿的抗辩很可能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所以,降低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的法律风险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