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市场》2004,(10):44-45
午饭。吃到一半,有4个熟悉的声音由隔壁的厢房传出。那些人的讨论相当热烈,他忍不住偷听.发觉是手下的几位高级主管在得意地谈起自己的部门。  相似文献   

2.
感官营销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要想俘获顾客的心,也许首先应该抓住顾客的感官。声效策略专家崔杰(Julian Treasure)认为声音会增加顾客的体验价值,他强调应该像对待人们视觉所及的风景一样,仔细评估听觉所及的“音景”。而英国牛津大学的调查则发现,人会把气味与特定的经验或物品联想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银行的营业厅里,百无聊赖地等着扩音器机械的声音叫出自己的号码,而这样的等待通常会消耗掉最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同时永远有人能理直气壮地插队——因为他是VIP客户。  相似文献   

4.
智力充电     
<正> 午饭。吃到一半,有4个熟悉的声音由隔壁的厢房传出。那些人的讨论相当热烈,他忍不住偷听,发觉是手下的几位高级主管在得意地谈起自己的部门。  相似文献   

5.
樊力 《商界》2009,(12):90-93
它曾是风靡几代中国人的“国服”,如今却无限落寞地艰难生存着。当那些老梅花人或辛酸或悲愤地向记者讲述那段四十年的梅花兴衰史时,我们触摸到的,是一种穿越在青春得志与晚景凄凉间的真正失落。  相似文献   

6.
沈农夫 《商》2004,(6):41-41
弗农&;#183;贝瑞笑容满面,手里拿着一本大书。他推开篱笆门,穿过小庭院。贝瑞从长期的实践中学会了向那些不想买书的人推销图书的绝招。他嗓音动听,声音深沉,而且非常会讲话。他能逗人捧腹大笑。他很爱干净,着装体面。他属于那种人见人爱的男士,他心里也十分清楚这一点。简单点说,他是个成功者。  相似文献   

7.
柳丫 《商界名家》2005,(8):112-112
“他并没有为这狂热的运动丧失理智,也没有被那些专制的教士吓倒和摧毁,他只是坚定地踏在浪尖上,出凡超群地驾驭着令人眩晕的浪峰。他的脚下是翻滚的浪花是升腾的海浪……  相似文献   

8.
爱情见光死     
梵葭 《商界》2004,(9):82-83
“4587,起来了……”狱警一边不耐烦地呼喝着,一边用警棍使劲敲击铁栏杆。陆离“噌”地一下从床上猛然坐起,愣了足足5秒钟才反应过来,他的编号就是4587。法官以诈骗罪宣布判处他无期徒刑的威严声音仿佛还在耳边,他曾经辉煌的前半生就浓缩成了一个叫“4587”的代号,陆离这个名字即将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9.
任正非,每次都自自然然、顺水推舟、平平淡淡地给出那些让人愕然、给人冲击的言与行。所有让人惊奇的成绩他都不怎么放在心里,仍然能够看到华为的危机,仍然号召全公司必须继续处处改进以获得生存机会。行业内可能,他对那些言与行以及付出换来的结果早就成竹在胸了,一系列举措不过是一个连续展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Microsoft     
服务支撑起软件价值 在上海美罗大厦的微软大中华区全球技术中心的办公室里,每天你部可以看到:专业的技术工程师们或客服代表们以他们亲切的声音,干练地与用户沟通,或专注地通过网站和邮件,用不同的语言服务着可能就在这个城市、国家或是远在几千几万公里以外的国外用户和合作伙伴们,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而那些行色匆匆往外走的工程师则是要赶赴现场为用户遇到的紧急事件提供现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聂琼 《商》2013,(7):231-231
王尔德长期遭遇严重的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身份危机通常用来考察那些明显不同的文化之间漂移的"主体",如移民、亚文化成员或边缘群体。而由于长期受到复杂而特殊的多重身份困扰,王尔德陷入一般人所无法达到的身份危机的焦虑中。因此,他通过多部的作品的大胆批判来缓解自己身份危机的焦虑情绪,通过语言上的激进手段使人们听到他的声音,强化自己的话语权。他寄情于"艺术",寄情于文学,尽情地自我自我放逐。批判便成为他最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
一个小男孩正在用沙修筑公路。他挥动鲁一把塑料铲子,非常热情地干着。太阳暖洋洋地照着他忙碌的身影.在他的创作下.那些沙子变成了漂亮的道路,桥梁和隧道。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春节前夕的一个夜晚,青山黑土的东三省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吉林省有名的矿老板秦金牛,摇摇晃晃地走出歌厅大门,面对着墙壁就准备开始他在矿山的习惯动作:“野撒”。这时,一个穿着军大衣、戴着大黑帽的人疾步上前,紧挨着他的背部,像是要好心扶他一把。然而,几秒钟之后,两声如同微波炉里爆玉米花一样清脆的声音,猛然在寂静的雪夜炸响。  相似文献   

14.
法的威慑力     
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陷民于罪”,而是为了告诫人,什么是不该做的。如同神话里的司芬克斯之剑,悬在每个人头上,却只斩那些敢于冒犯它的人。这就是法的威慑力。如果一个犯罪分子(现在叫嫌疑人)抢劫财物或杀人纵火,在罪行暴露之前,他会极力掩饰,绝不敢向人吐露半点。因为他知道一旦罪行败露,等着他的会是什么。而在经济领域里,一些嫌疑人不但不用掩饰,反而会在酒足饭饱后,大肆宣扬他坑蒙拐骗的种种“神来之笔”,甚至当着执法人员的面也敢大谈特谈“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的切身感受,不仅心安理得,而且无所畏惧,根本看…  相似文献   

15.
真正反对高房价的只是房地产市场之外的那些人,进入购房程序的人虽然也反对,但这是一群“叛变”队伍,今天没下单他今天反对涨价,明天签了协议明天他就盼涨价。变脸没商量,只看买房没买房。而现实中持续着的高房价责任,是卖房者与购房者两个巴掌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陈阳 《网际商务》2011,(6):68-69
他大踏步走了进来,脸上挂着职业而得体的微笑,握手,然后大声地介绍自己:“你好,我是HARRY。” 许智伟的普通话不是太好,说话的声音有点像吴彦祖,整个人显得干练,有气场但却让人没有什么压力。  相似文献   

17.
陈岑 《商》2014,(34):115-115
弗兰茨.卡夫卡,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最有力的一个奠基者。作为他内心世界毫无掩饰地呈现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他血与泪的沉思,一切文学性文字的源泉,几乎都是与他的整个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是环境和性格造就了这个天才作家,他那些极富预言性的作品,那种孤立的主题,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代人。  相似文献   

18.
一个名叫赵瑞海的中国男人,有一份特别的私人收藏始于1987年。在此后的20多年里,他将这份原本只属于个人的收藏越来越大度地展示给外面的世界,分享给那些与他一起工作的伙伴和那些与他持有相同生活理念的人群。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伴随着岁月的积淀和功利的考验,他的这份收藏正越来越明显地造福和惠及更为普遍的大众人群。在所有的人都研究过后.人们才豁然发现这份所谓的收藏,其实也就两件物什:一是踏实劲儿,一是责任心。  相似文献   

19.
过去,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广告是马拉松,不是短跑,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把广告看作一项正当的事业,并饶有成效地工作着。现今,在亚洲的广告界你仍可以这样看待那些60岁或以上的广告人,甚至你更可以信赖55岁以上那些仍然在职的广告人。我们曾经顶礼膜拜那些比我们长一辈的人,那些高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子商务》2007,(1):I0044-I0044
未曾和他谋面,却已经深谙他的声音。当你随意拨弄手中的电视遥控器,他的声音总会在频道转换间传入耳膜。杨大林,一个从小以学外语,当同传为梦想的人,不想在一次机缘中闯入了音乐的世界,从此与声音结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