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IC卡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城市信息化与金融信息化的结合,扩大银行卡的服务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1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金融IC卡发展战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以促进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作为人民银行金融IC卡多应用试点的实施单位,在巩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13,(8):1-2,5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实现金融IC卡发行的商业银行已经超过100家,其中有四家商业银行发卡量已经超过100万张,截止2013年第二季度末,我国金融IC卡累计发卡量已经达到2.8亿张,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够达到4亿张,2013年前6个月,新增发卡达到1.5亿张,同比增长1.5倍,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8.7倍。  相似文献   

3.
正在支付需要、业务创新、安全保障等因素推动下,金融IC卡的普及呼声日渐高涨。然而近年来其推广工作一直存在"叫好不叫座"的问题,普及应用率长期徘徊不前,受理环境、发卡成本、盈利空间等都是制约因素。有效的解决办法将是金融IC卡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一、主要问题(一)发卡成本高。当前金融IC卡的发卡成本远高于普通磁条卡,一张金融IC卡的成本约为普通磁条卡的15-20倍。当前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收取的工本费  相似文献   

4.
李东荣 《中国金融》2012,(17):10-12
银行卡芯片化迁移是促进我国金融服务民生,提升电子支付风险防范水平,推动银行卡产业升级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人民银行顺应国际银行卡发展趋势,立足国情,以风险防控为出发点,以服务民生为着眼点,以行业银多应用为落脚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切实履行好支付清算管理和金融标准化管理协调职能。  相似文献   

5.
李文清 《云南金融》2012,(8Z):130-130
<正>2010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加快了金融IC卡推广部署,明确了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时间表,将金融IC卡推广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11年3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预计到2015年,银行卡将全面实施银联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已开始发行金融IC卡并逐步扩大应用领域,然而,金融IC卡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金融IC卡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具有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广泛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目前已经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青海省抓住银行卡产业技术换代升级的机遇,由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以下简称"西宁中支")牵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金融IC卡应用推动工作。通过各方努力,青海省已经具备了金融IC卡多应用整合的工作基础。本文将对青海省金融IC卡应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11,(9):89-91
2011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以促进中国银行卡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意见》明确提出了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的时间表,标志着我国金融IC卡开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8.
《金融电子化》2013,(5):93-93
本刊讯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在京召开会议,总结部署金融IC卡推广工作。金融IC卡推广工作自2011年启动以来,在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理环境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银联商务公司布放POS逾736万台,改造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9.
1985年,我国的第一张银行卡在珠海诞生,标志着中国银行卡的发端。截至2011年年末,全国已累计发行银行卡29.5亿张,其中借记卡26.6亿张、信用卡2.9亿张,银行卡已成为受众多、信任度高、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为确保银行卡安全、便捷和高效应用并与国际接轨,按照人民银行的统一要求,到2015年商业银行要全面完成银行卡从磁条卡到金融IC卡的迁移工作。迁移工作涉及受理环境改造、金融IC卡业务拓展、金融IC卡宣传等许多内容,包头作为自治区唯一的IC卡推广试点地区,其受理环境直接关系到试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队伍建设》2006,(2):12-15
中国工商银行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商业银行了。说熟悉,是因为它就在身边:近1/10的中国人,也就是1亿多人,是它的客户:近1/3的中国职工,也就是6400多万人,由它代发工资,中国工商银行提供的个人金融服务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中国工商银行还在居民储蓄、个人贷款、电子银行、个人中间业务、信用卡等众多零售金融服务领域占据国内最大的市场份额,奠定了其在国内零售金融业务领域中领跑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标准为抓手,全面布局金融IC卡业务。截至2014年一季度,IC卡发卡量约达1.81亿张,高峰期联机交易量约达1200万笔/天,行业应用涵盖多个领域。标准,从封印在纸上的文字,催生为活在电脑中的代码,演化成跑在网络上的数据,成为了自主可控发展原动力。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14,(4):44-44
正4月23日,中国银联联合交通银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推出移动支付"迷你IC卡",并在广东地区率先启动试点。这项基于金融IC卡应用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将为持卡人体验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提供新的方式选择。"迷你IC卡"是由银行发行、手机SIM卡大小的金融IC卡。持卡人只需将该卡置入专用NFC手机,就可在银联"闪付"终端上实现近场支付;下载"银联随行"客户端后,还可同时享受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起,银监会就提出把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作为长期战略性任务来推进,将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定位于商业可持续原则下,逐步形成以六项机制为基础,以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为抓手,以产品开发为重点,以两个不低于(即要求银行业金融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深圳市研究提出了金融IC卡发展规划,深圳金融IC卡发展迅猛,目前已发卡6万多张,受理商户达3万多家。金融IC卡联网通用的应用平台已在深圳投产使用,受理环境建设也已全面开展,而电子钱包的便捷功能也激发了商户的兴趣,市场上受理电子钱包的商户已经达到3000余家,并在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5.
《金卡工程》2013,(8):43-43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广州大学城一卡通公司共同对大学城一卡通项目进行升级改造,推出全国首款符合PBOC2.0标准的“交通银行广州大学城金融联名IC卡”。该卡首次将大学城信息化建设和银行金融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承接了原大学城一卡通功能的同时,具备银行卡功能,在安全性、便利性、卡功能、使用范围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在原“一卡通卡”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广州大学城师生及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IC卡的普及和移动金融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金融IC和移动金融近场支付的非接受理环境和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金融IC卡非接受理环境建设是今年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文结合我行开展金融IC卡非接受理环境建设工作的实际体会,分析金融IC卡非接受理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谈几点对推进金融IC卡非接受理环境建设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金卡工程》2013,(8):9-11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收单的专业孵化机构等产业各方,大力推进金融IC卡的应用推广环境建设,为促进机构的发卡、商户的售卡、大众的用卡,以及跟卡产业全面升级发挥了重要一个推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据悉,央行拟提出的近期IC卡业务发展总体目标是: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中国境内全面发行和受理金融IC卡。央行拟定商业银行发行IC卡时间表为:国有商业银行应在2010年年底前全面发行金融IC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2012年底前全面发行金融IC卡;自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发行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卡。  相似文献   

19.
杜娟 《中国信用卡》2014,(12):14-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增加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大战略。在此政策的指引下,2014年,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力争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中,金融IC卡作为新型支付工具,在便民惠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所言,金融IC卡独有的“高安全、快支付、多应用”等特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同享标准化的公共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PBOC2.0标准金融IC卡受理终端逐步改造完毕,2013年,我国银行业将全面迎来IC卡时代,全国性商业银行将全面发行金融IC卡。金融IC卡以其大容量、高安全性、跨行业应用等特点受到了金融机构及持卡人的普遍欢迎,其独特优势逐渐显现。但随着发卡量的增多,金融IC卡与其他行业标准IC卡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深度挖掘金融IC卡的增值服务,全面推动金融IC卡在各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打破目前各行业IC卡应用垄断局面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