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决定了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同的企业中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不同,即使同一企业中不同员工的人力资本专用性也不同,因此,相应的权利配置也应不同。究竟采取何种治理方式,取决于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之间合作博弈的结果,双方谈判力的大小将决定公司的最终治理模式。此时,报酬契约的设计必须考虑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与此相联系的交易成本,需要重视团队激励、包含某类期权因素等,从而使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一样分享企业产权,实现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斌  兰玉杰 《特区经济》2006,(12):181-183
由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到现代股份制企业,在整个企业变迁过程中,企业家人力资本越来越显示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不同模式和相机治理直接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受激励水平、程度以及企业治理效率。本文从历史、现实的逻辑对3种典型的企业形态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进行考察,并提出现代股份制企业中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对称安排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产权安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产权制度下,国家是终级单一的产权所有者和产权主体,而国有企业与银行都不是独立的产权主体。要构造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必须改革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本文具体分析了银行与企业的产权改革,并设计创新的制度安排,以确立银行与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传统一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力资本产权化与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解决企业的代理问题,提高经营效率,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的、承认人力资本产权的新型公司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或公司制)是一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在产权结构、治理结构、决策结构以及责任制、制约因素等方面有着科学规范的企业制度。 具体说来,现代企业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必须有一个边界清晰的现代产权制度,就是要有投资者的原始产权和法人产权相分离的双重产权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讨论很多,但都明显地存在一种倾向,即只注重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而极大地疏忽了企业的外部制度--市场制度的建设,实际上,企业永远是市场中的企业,企业的有效运作是以完善的市场规则与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前提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国企改革必须与市场制度的建设同时进行,单纯通过某种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或精巧的设计来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和促使改革成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本文试图从广义的角度阐释公司治理模式,强调模式本身及其选择须有与该模式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相匹配。  相似文献   

7.
公司制从其根本内涵上讲,是一种组织形式,是一种营利型组织。因此,我们在探索建筑企业公司制改造中,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产权改革这个层面上,而必须上升到创效发展的层面,从产权、管理、治理、资产配置等多个角度统筹考虑。从目前情况看,建筑企业相对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相比,有着资产总量规模大、人员多、包袱重、负债率高、技术含量低等特性。在这样的企业,照搬工业企业的一些改制方法,显然是不尽合理的。目前,在建筑企业改革问题上还没有一套系统性的、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任国华 《中国经贸》2011,(18):57-57
对于企业实行资本结构优化战略管理,使企业能够在资本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在产权清晰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改革的成败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讲,在资本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建立一种使约束与激励机制均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促使企业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资本市场的发育与完善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营企业由初创期走向“二次创业”阶段,公司治理模式由封闭、集权的家族主导型向开放、制衡型的现代公司治理转变,就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然而,这种有利于效率改进的制度变迁却没有普遍发生,企业陷入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型困境。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理论,从初始产权结构、传统文化和企业家行为倾向3个角度分析和揭示了民营企业治理转型困境的路径依赖效应,阐述了要超越和克服路径依赖,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发挥国家和企业家等制度变迁主体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公司治理模式脱离无效率的“锁定”状态,步入有效率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0.
郭银华 《南方经济》2005,16(4):78-80
近年来,日本公司治理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少主银行对企业的持股、企业之间交叉持股的稀释、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以及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改革等,这些措施对改进公司治理的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在推进公司治理改革过程中,应将产权改革和培育机构投资者结合起来,在董事会模式的选择上,应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讲究效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从产权归属、治理机制、市场竞争等方面探讨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主张通过产权的明晰界定、产权结构的优化配置、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培育来改变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努力程度,从而达到改善企业绩效的目的。文章旨在对论述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经典文献进行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2.
融资结构优化与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问题实质上是融资结构的优化问题,而融资结构又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鉴于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国有企业的改革应以融资结构的优化为起点,以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为核心.  相似文献   

13.
确立科学的企业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从旧体制的国有企业到现代的公司制企业,企业的产权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形成了不同的企业产权模式。用市场经济的标准探寻企业产权模式,使我国的国有企业成为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制是使国有中小企业摆脱低速和持续衰退的重要途径;企业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持续发展的权益,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企业改制的动力所在,企业发展是企业改制的结果。初始产权的明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诱致性的企业制度演进可以修正初始产权缺陷。产权适度集中、产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不利于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路径:一是在创办时中小企业设计初始企业制度要充分考虑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初始产权明晰并适度集中,正确对待家族制;二是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要实行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诱致性变迁。产权多元化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中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步骤,更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持续发展的要求。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要保证中小企业吸收优秀的企业家和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的目标下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投资者和代理人都关注企业持续发展。为此,建立企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共同治理结构,尊重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外资控股和独资化趋势十分明显。本文对企业产权国有条件下的治理机制弱化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治理机制与企业经济绩效模型分析,得出结论:面对外资控股与独资化浪潮,应对的根本之策是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改善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率.外资的控股与独资化是其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同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有利的一面,不应简单加以阻止。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有企业以股东主导的“单边治理”模式,在现实中难以纠正治理结构扭曲失衡现象,带来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国有资产流失。现代企业产权契约论的演进趋势表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主导治理模式是必然选择.且引入银行金融企业相机治理的主导力量,从内外信息机制两个方面强化了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不失为适合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模式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MBO的合法性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不走资本市场产权多元化的道路,而走企业内部人收购(MBO)的道路,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只能归人民代表大会,非经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或作出决定,或授权所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造即MBO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击的。激励管理并不是提高企业靖效的惟一办法,如果仅考虑企业的改造,而不考虑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的改革是要打问号的。当下我国企业制度理论最大的缺失是缺少职工治理和桑体参与理念,一切改革几乎都是经理人治理式的改革,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不公平问题。如果要避免走权贵私有化和非民主私有化的道路,在国企产权改制中要平衡好广大职工与经营之间的利益,要在劳动权利保障和民主制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何建 《改革与战略》2005,(7):121-123
在资本主义国家,私有股份公司产生与成长的所有制土壤是私有制,而我国国有股份公司产生的所有制土壤是公有制。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导致我国国有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国家私有股份公司在所有制与产权归属方面存在的重大区别。使我国国有股份公司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私有股份公司的特点,这对公司的治理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公有制条件下我国国有股份公司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私有股份公司的特点分析,寻找治理我国国有股份公司的良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云峰 《中国经贸》2011,(14):272-273
本文认为,在当代股份制为主的企业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中,企业管理权责的结构安排及企业经济管理要求的多样性是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基本理论。在确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应当按照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和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构造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具体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及其设计,以便于具体贯彻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十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从1992年底的71家,迅速增长到现在的一千多家,发展可谓迅速。但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而这与其不完善的股权结构是密切相关的。股权结构作为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已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企业绩效的提高呢?一般说来,从股权结构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有两种公司治理模式: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在英美模式中,股份持有十分分散,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股东们可以卖掉股份(用脚投票),当然该企业也可能会被其他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