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在交易中对一场收购所涉的法律、政治风险均有疏忽,这是不言而喻的 曾经树起民族品牌的健力宝,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李经纬到张海再到李志达,健力宝屡次成为市场的热点。2004年汇中天恒与被收购方合同签署的次日,作为占集团股份8.9%国资公司通过三水市政府对健力宝三水生产基地实施接管,汇中天恒  相似文献   

2.
在全世界的饮料行业中,“百事可乐”的霸主地位,是任何一家饮料企业,都可望而不可及的,可健力宝却居然能战而胜之。1996年,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销量达到70万吨,同年,百事可乐只有50万吨。雄心勃勃的李经纬,计划在五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吨。不幸的是,健力宝的辉煌只是一瞬间的事,人们几乎还没能够看清奇迹的发生,健力宝这颗巨星便已轰然炸裂,变成了一场陨石雨,留给我们的,只是一场悲凉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健力宝前总裁李经纬“出事”的小道传闻终于摆上了“台面”——10月24日《南方周末》头版报道,63岁的李经纬在病房中接获通知,因涉嫌贪污犯罪,被罢免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此前,因健力宝产权变更,李经纬已黯然出局。一位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舞台上走红18年、企业家“年龄”仅次于冯根生的企业家从此彻底陨落了,等待他的人生结局可想而知。也许是一种戏剧性安排抑或带有讽刺意味,珠三角地区另一家曾经著名企业——科龙集团的创始人,68岁的潘宁,却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悠闲地安度晚年。俩人都属曾经的国企创业“老帅”,晚年…  相似文献   

4.
渤海 《英才》2005,(11):60-60
国庆前后,台湾的统一企业集团得到一份大礼。据悉,他们已达成收购健力宝贸易公司100%股权的协议,而收购价格却对外保密。 2004年12月6日,三水区政府由原镇长欧柱明领衔的健力宝复产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宣告成立,并借行政力量接管了健力宝,就在当日,三水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也注册成立,据披露其注册资本100万,法人股东是三水公投。由于当地政府尽力避免健力宝被追债的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强行截断资金,所以,政府提出了“体外循环”方案,即由健力宝贸易公司接管并运作健力宝,但不承担原来积欠的债务,如此一来,健力宝尚有几分价值的内核实际被转移给了健力宝贸易公司。  相似文献   

5.
14岁号称具备“特异功能”,堪称离奇的第一桶金,28岁出任健力宝总裁,东窗事发刚满30岁——“我预测健力宝有三种结局。”这是被传说有“特异功能”的健力宝前总裁张海,3个月前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健力宝事件”下的结论。但无论如何,他却没有预测到,就在“健力宝事件”接近尾声时,他却以这样的方式出局——3月24日晚,正和朋友吃饭的张海被佛山警方拘留审查,罪名是涉嫌挪用巨额资金。除此之外,据称张海还涉嫌做假账、虚假投资、虚增销售等多项罪名。  相似文献   

6.
如果不是李经纬的翻身落马,健力宝已经几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殆尽。此后,新主人治下的健力宝借2002世界杯的契机重出江湖,新产品亦同步上市。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难断言,健力宝在产品市场上已枯木逢春。我们不得不感叹,重铸辉煌是多么地艰难。也不得不感叹,这场艰难的重组毕竟来得有些迟了。是李经纬,在相当程度上成就了健力宝曾经的荣光;同样也是李经纬,使健力宝多次失去了宝贵的机会。在此,我们不想评说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想从收购的角度,揭示健力宝的艰难历程,为改革者们提供一份珍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1983年,体委干部出身、时任三水县酒厂厂长的李经纬,就想到了利用体育运动来推广产品。他首先找到研发出某种运动饮料配方的研究员,然后苦思冥想出“健力宝”这个名字.又请县里的广告公司设计出一个新商标。这个屈体收腹的运动员标志,在当时的中国商品中简直是石破天惊。1984年4月。在亚洲足联的广州会议上,李经纬抬出7200箱光鲜亮丽的健力宝,引起了一阵惊叫。  相似文献   

8.
“我预测健力宝有三种结局。”3个月前,健力宝前总裁张海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健力宝事件”这样开始他的谈话。但是无论如何,一贯自信的他却没有“预测”到,就在“健力宝事件”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却以这样的方式出局——3月24日晚正在和朋友吃饭的张海,被佛  相似文献   

9.
<正>“内耗”几乎是所有企业无法避免的通病,但小病也 能形成致命的伤害。这个论断从健力宝事件中再一次得到 了印证。 想当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手把一罐健力宝饮料,在 美目顾盼之际、嬉戏笑谈之间,就横扫整个世界!成为当 时世界排坛唯一取得五连贯的新霸主!而当年她们欢庆胜 利时痛饮的健力宝,则被西方媒体称之为“中国神水”。  相似文献   

10.
到今年5月,前健力宝董事长张海将度过自己的40岁生日。不过,不惑之年的他留给外界的,却是一串串问号,连他人在何处,外界也一头雾水。张海身世履历颇为复杂神秘。2000年他成为由国内36所名校发起成立的上市公司中国高科的董事长,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但其早年经历,却多与藏传密宗有关,只是他没有沿着"气功大师"的道路走下去,后来阴差阳错混入商界,成为玩资本的高手。在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因涉嫌转移国有资产6000万元被捕后,张海觅得他职业生涯的最佳机会,入主健力宝。在张海早年履历中,"奇""狂"两字一直伴随其左右。"奇"表现在履历离奇特殊,"狂"表现在出名甚早,经营手法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在掌管健力宝三年里,他极尽大刀阔斧之能事,但无论是力推饮料主业还是后期资本运作,都无功而返,唯一可供后人回味的,是他大把烧钱后的健力宝足球队曾夺得过2004年的全国冠军。时至今日,张海早已淡出历史舞台,而他假立功获减刑的消息能  相似文献   

11.
这是健力宝第三次谋求复兴了,会是最后一次吗?是就此涅槃还是继续沉沦?从1984年推出中国魔水开始,健力宝贸易公司(简称健力宝)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巅峰时,健力宝在国内市场甚至可以睨视两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1997年,健力宝产品销售额突破50亿元大关,在中国饮料行业协会公布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月15日,浙江国投以3.38亿收购健力宝集团75%的国有股份,这一事件被称为入世后第一并购案,曾经轰动一时.昔日,健力宝在中国众多的饮料企业中无疑是一个传奇、一面旗帜;作为当年中国八大知名饮料中硕果仅存的唯一品牌、第一个登陆美国饮料市场、我国第一个进入联合国的指定饮料的健立宝--在被收购之前的18年里,为三水市政府贡献利税28个亿,鼎盛时期,占当地财政收入的45%之多.但是,1997年以来随着市场份额的急剧萎缩,债务危机的突显,上市计划的流产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健力宝,这样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魔水"几乎从商店的货价上蒸发了.  相似文献   

13.
邹容 《英才》2005,(1):50-50
健力宝资金链的断裂,跟一个人密不可分,此人便是张海。张海作为早年在股市上叱咤风云的“凯地系”掌门人、“资本运作高手”,在2002年1月收购健力宝后,信誓旦旦要将这个中国饮料的第一品牌做大做强。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地道的实业家,虽然他重新整合了遍布全国的行销队伍,开发出了“第五季”饮料,收购深圳平安足球俱乐部,  相似文献   

14.
钟朋荣 《英才》2005,(3):14-14
真让人不可理解,国有资产或国有股份,既然能卖给外国人,为什么不能卖给中国人;既然能卖给外部人(民营企业),为什么不能卖给内部人? 最近发生的郑俊怀事件、健力宝事件以及关于MBO的争论,使我想起了国人所熟悉的—句话,即“宁予友邦,不予家奴”。国有企业改制,—个重要内容就是“卖”,或者卖一部分股权,或者卖掉全部企业。无论部分卖还是整体卖,都面临一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健力宝第三次谋求复兴了,会是最后一次吗?是就此涅槃还是继续沉沦?从1984年推出"中国魔水"开始,健力宝贸易公司(简称健力宝)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巅峰时,健力宝在国内市场甚至可以睨视"两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1997年,健力宝产品销售额突破50亿元大关,在中国饮料行业协会公布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05,(1):20-21
据悉,参与调查健力宝高层的并不止公安部门,大约一周前有中央级调查部门的两位官员到了广州,据说就是直接与“健力宝案件”有关。冻结股权;赶跑投资者;强行接管,三水区政府的行为被指责为不合常理。它为何要这么做?当地政府说是“非常时期”,这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非常时期”?不承认一个至今看起来合法的股权买卖,不承认新入主的大股东,政府方面所能依据的合法理由又会是什么? 健力宝集团的举报材料早在2004年9月份就已递交,有关领导的批示也早已下发,张海“涉案”的说法不绝于耳,何以至今还没有见到明显突破?张海为何会被举报?他何以又高调反击将责任推向祝维沙?原本合作的几方股东何以到了如此地步? 三水区政府当年为何全部出售健力宝的国有股权?一年多以后为何又要想尽办法回购10%股权?这背后到底透着什么样的玄机?它与今天正在发生着的一切又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这一切的一切,由于有关当事方的刻意回避,“健力宝风波”,益发显得迷雾重重,真相难觅。张海的“水”到底有多深?  相似文献   

17.
日产汽车是日本三大汽车企业之一,科龙是中国最大的冰箱企业,而健力宝则是一家著名的饮料企业。简单地说,这三家企业行业不同,市场不同,销售规模也不一样。三家企业之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要把他们摆到一起?  相似文献   

18.
像一只手引领,这两年国内企业纷纷“迁都”:东方希望集团总部由成都搬迁到上海、科龙集团总部由顺德搬迁到香港、“今日”集团总部由中山搬迁到广州、原总部在三水的健力宝集团,其在广州的健力宝大厦已经装饰一新,只待择其“吉日”,“举家”搬迁了……  相似文献   

19.
鑫焱 《企业研究》2002,(1):44-46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领军少帅竺延风和党委书记吴畏都曾引用非洲草原狮子与羚羊的故事,说明“快鱼”吃“慢鱼” 的道理。但让企业变为“快鱼”,必须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这改造就是现今中国企业正在大力开展的一项工作:流程再造。流程再造这剂药方指向的病灶是  相似文献   

20.
转型中国     
2001年底,我们在《经济观察报》的年终特刊上,把2001年的中国称之为“国际化元年”。这一说法后来被许多读者接受。又近年终,我们该如何评价2002年的中国,我们怎样概括过去的一年?思来想去,觉得只有“转型”一词最为契合2002年的中国——政府、企业和人民无一不在剧烈的转型之中。毫无疑问,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是个“转型”中的悲剧人物,他和褚时健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李经纬本来是有机会成为健力宝集团合法的股东的,也就是说,他本来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拥有他在国有企业中的产权。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