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主     
阿里巴巴拓展汽车网络营销之路;联想2008后挥别奥运TOP计划;奔驰与奥美再次对簿公堂;Visa奥运广告启用成龙+姚明  相似文献   

2.
奥运赞助商的和谐舞步 在国内众多企业中,联想是最早涉足网络营销的IT企业,同时也是网络营销意识最为突出的厂商。当世界的目光因奥运的临近而转向中国时,已堪大任的互联网成为联想张扬自己作为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身份的紧密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3.
王珏  朱月昌 《广告大观》2007,(9S):111-112
2008北京奥运会进入一周年倒计时,网络营销战火不断升级.网络“奥运报道联盟”成为最近一段时间关注的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余热渐渐褪散,后奥运营销迅速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此为背景探求后奥运时期的营销中存在的误区,进而提出保持和提升企业品牌持久生命力的方式与手段,以期为企业在后奥运时代的营销策略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2005年,网络博客正式起步;2006年,网络营销开始井喷;2007年,奥运热潮变成了前面两者之间的纽带。而现在2008年已经过去3个多月了,奥运网络营销似乎已经找到了最合适的爆发点。网络碰上奥运会,也许只有今年的北京奥运才拥有这么好的机会。4年前在雅典,网络还只不过是前方记者用来传递稿  相似文献   

6.
《成功营销》2008,(7):60-61
自2008年3月奥运火炬传递开始以来,各网站奥运频道用户流量爆发式增长,用户黏性显著提高,这也拉动网站相关频道使用黏性的增强,为广告主奥运网络营销提供了无限机会。  相似文献   

7.
叶科 《现代商业》2007,(27):194-194
本文针对非奥运赞助企业如何把握奥运商机,从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奥运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叶科 《现代商业》2007,(33):194
本文针对非奥运赞助企业如何把握奥运商机,从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奥运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后奥运营销的讨论也许可以从奥运营销开始,探究几年来奥运营销的点和面,琢磨这些点和面在未来的演化和发展,否则讨论营销就好了,不必说“后”奥运营销。但是,后奥运营销的另一个含义也值得注意,也许后奥运营销就是指奥运后的营销,也就是把奥运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事件,看奥运后的经济与企业营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周丽英 《商场现代化》2007,(36):364-365
如何让奥运会的后续效应为中国的经济造福,后奥运效应对北京城市的经济究竟造成多大的影响?结合中国国情、北京市情,从一般到特殊,从正面解读后奥运效应对北京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无限活力,奥运经济这个词对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从广义上来看,奥运经济包含了狭义的直接经济和奥运效应辐射的间接经济.奥运经济的间接经济主要指借助奥运会的经济辐射功能,对其他相关产业经济诱发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就业机会、体育产业、邮电通信、旅游餐饮、房地产业、招商引资、教育产业、金融环保、交通运输、娱乐行业、建筑技术等众多领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但凡事都有着其双向性,在无限风光的奥运经济过后的后奥运经济中,就存在着消极低谷的隐患.文章就我国所面临的08年后奥运经济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展开论述,希望可以探讨出应对的发展战略,平稳的度过后奥运经济时期.  相似文献   

12.
奥运擦边球     
《三联竞争力》2008,72(3):63-63
奥运赞助商粗糙的奥运营销手法,为成长型企业留下不少奥运营销的缝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奥运背景式营销活动,引发消费者的“奥运联想”,达到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奥运赞助商与赞助商相比,并不处于劣势地位。同奥运营销相比,“非”奥运营销要求企业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将企业和品牌发展战略与奥运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巧妙运用奥运资源,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奥运赞助对企业而言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纷纷通过加入奥运赞助计划进入奥运市场平台。在奥运市场平台上,赞助企业必须灵活运用营销的策略和技巧,学会驾驭大型赛事的影响过程,把握奥运营销的特性,更好地实现企业赞助奥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逐渐成为了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于是,怎样最有效的利用奥运,是企业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奥运营销”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企业进行“奥运营销”的意义,提出了企业发展“奥运营销”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通用的赛事赞助营销的投入比例为1比2.8,到1比3这意味着花一元钱获得奥运赞助商资格后。至少还应投入2.8到3元钱进行后续的营销和传播。因此获得奥运赞助权只是拿到了一张奥运营销的入场券。要真正实现一次完美的奥运营销,还要看入场后企业都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李桂芬 《广告大观》2007,(11S):38-40
北京奥运已被无数商家奉为百年一遇的营销良机,通过赞助奥运而持久地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地位的老牌企业固已大有人在,而为借北京奥运良机而想“一举成名”的黑马型企业估计也为数不少。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奥运赞助商可以算是最直接的奥运营销,同时,媒体则是企业奥运营销必不可少的载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夏露 《商业时代》2006,(23):31-32
奥运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涵和广泛影响力,使其成为企业营销的热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剖析奥运营销的策略,包括:抓住公众心理,将企业营销与奥运事件和内涵密切联系,以取得公众认同;在做强企业的基础上,采取长效或快速反应策略,以释放奥运效应;通过广告、新闻、赞助等多渠道宣传,沟通企业与公众,以达到奥运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旅游资源发展的优势与市场前景的基础上,论述了关于北京后奥运时期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从而为实现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在中国已是无孔不入。然而但凡商业活动就与奥运沾边,是否就能起到宣传效果,乃至达到盈利目的?近日,胜三与索福瑞两家公司联合对中国10城市1595名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奥运表现指数最佳的12家企业中,有5家为非2008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