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偏低,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偏低”的呼声不断。事实上“两个比重”偏低的同时,其绝对值却大幅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从1994年至2000年七年累计增收9031亿元,年均增收1290亿元。财政收入绝对值如此大幅度的增长,其规模仍显偏低,究竟“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多少时才不偏低?相关数据,就“比重”高低原因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永平县地方财政收入为18659万元,是“六五”期间1047.6万元的17.8倍,是“七五”期间2465万元的7.6倍,比“八五”期间的7934万元增长135.2%。  相似文献   

3.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政府在全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比例,体现了GDP增长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不断增长,其中,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1年的14.9%增加到2007年的20.6%,增长了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面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平衡难度大的实际困难,我县把发展地方经济,加强财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财政收入在国家各种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下,仍然实现稳步增长。1997年、19998年、1999年、2000年的财政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2.36%、6.45%、7.71%和8.23%,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御增长12.2%、5.32%、9.30%和10%,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以3309万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增长0.45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连年增长为消化历年滚存赤字,平衡当年财政预算起了重要作用,为我县财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十五”期间财政教科文工作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科文事业费支出(包括教育支出、科学支出、文体广播事业费)累计达到19204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18倍,年均递增17.59%。其中:教育支出15131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22倍,年均递增17.63%;科学支出150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02倍,年均递增14.57%;文体广播事业费257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04倍,年均递增19.13%。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正处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分析地方财政收入与 GDP 增长的内在规律,寻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财力保障的有效途径。一、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偏低(一)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数二十个百分点。2001至2004年,全省财政收入(包括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和上划中央的税收收入)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烟台市财政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强化调控保障职能,全面推进财政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9.7%,2005年增幅达到36%,列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首位;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293亿元,年均递增21.51%。2006年,全市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37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2.42亿元,增长29.16%。  相似文献   

8.
项怀诚 《财政》1991,(2):2-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营农垦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特别是“七五”时期在财务管理方面推选了财务包干办法,促进了农垦经济的迅速发展,“七五”期间,农垦企业年均实现利14. 4亿元,比“六五”期间年均增加6.9亿元,增长近1倍。农垦企业除向国家交售大量的糖、棉、油、橡胶等商品和向城市供应丰富的肉、禽、蛋、奶等副食品外,上交国家的税、利、费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年增加,1990年预计完成20亿元,比1985年增加10.3亿元,增长1倍多。“七五”期间,农垦企业累计比“六五”期间增加84亿元,增长53%。实践证明,财务包干办法调动了国营农垦企业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为深化农场内部改革创造了条件,改革的方面是正确的,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一、严格依法治税管费。财政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全部财政收入继2003年完成63.8亿元、2004年完成92.4亿元、2005年完成121.1亿元之后.2006年达到138.3亿元,比2005年增长48%.比2002年增长157.1%: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06年达到52.8亿元.比2005年增长22.2%,比2002年增长117%。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均上升至全省第三位.全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8.24%提高到2006年的10.34%。[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之后.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步入高峰期,“十五”期间年均18.8%,比“九五”和“八五”高出两个百分点,比“七五”高出11个百分点。2010年上半年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7.6%,按前高后低思路考虑问题,假设2010年全年增长20%,那么,“十一”期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1.2%,超出“十五”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烟台市财政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强化调控保障职能,全面推进财政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9.7%,2005年增幅达到36%,列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首位;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293亿元,年均递增21.51%.2006年,全市完成境内财政总收入378.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2.42亿元,增长29.16%.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保持财税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势头、乘势前进的关键一年。“九五”时期,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坚持抓队伍、促工作,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依法行政日趋规范,财税任务圆满完成。“九五”时期,上海市域内全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234.1亿元,为“八五”时期的2.8倍,年均增长20.1%,高于同期GDP年均增幅8.7个百分点。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8.4%,累计完成额为“八五”时期的2.9倍。在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前提下,较好地保障了“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财政支出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一、“十五”期间财政教科文工作的简要回顾“十五”期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科文事业费支出(包括教育支出、科学支出、文体广播事业费)累计达到19204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18倍,年均递增17.59%。其中:教育支出15131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22倍,年均递增17.63%;科学支出150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02倍,年均递增14.57%;文体广播事业费257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04倍,年均递增19.13%。教科文投入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教科文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超过9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  相似文献   

14.
方向的力量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与发展研讨会”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对北京目前的经济形势作了如下描述:“‘十五’以来,北京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十五’前四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1.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44亿元。二是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增长质量显著提高。‘三  相似文献   

15.
霸州市毗邻京津,辖区面积784平方公里,辖7镇5乡,一个省级开发区,2个办事处,383个行政村街,总人口56万。2002年以来,全市GDP平均递增15_4%,财政收入年均递增达到32.3%.到2005年全市GDP实现113亿元,增长39.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5亿元.2006年财政收入完成10.89亿元,较2005年同比增长44.6%.  相似文献   

16.
《财政研究资料》2005,(25):22-27
一、常州市公共财政支出总量分析1.预算内支出 从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来看,近些年安排的财政支出增长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里既有受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所促进的因素.也有受常州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财政支出来看,1995—2003年8年中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1.58%.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为26.06%。支出增长率高出收入增长4.48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从3.6%提高到9.8%。  相似文献   

17.
“七五”计划期未,湖南农行的各项贷款余额比“六五”计划期末增长136.2%,年均增长18.8%。这个增速是在紧缩信贷的环境中主要靠组织存款来完成的。两个计划期末比较,各项存款增长164.2%,年均增长21.4%,高于贷款年均增长速度的两点六个百分点,是来之不易的。但令人可惜的是,贷款的增速虽然上去了,经济效益却没有同步上升。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首都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城市经济改革以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资金运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收入结构上,政府财政收入的份额明显下降,企业留利和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六五”时期,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仅为0.4%。全市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留利率从1980年的12.5%上升到1985年的35.7%,全市居民货币收入以每年17.1%的速度增长。在分配格局变化的同时,投资主体也开始从政府向企业换位。长期以来,政府包揽投资过多,资金分配是供给制。现在,投资主体一元化的格局已被突破,多元化的格局已经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铜仁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为地方财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5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5%。其中,第一产业24523万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3058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7%;第三产业3033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7%;第三产业30331万凶,比上年增长14.39%。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有较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也有明显进展,三次产业在整个GDP中的比重(按90年代不变价)为25:3、35:4、39:3。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逐步缩小,第三产业逐渐增大,基本实现了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移。在经济发展,财源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地方财政收入也持续增长,199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5036.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财政收入结构发生地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1999年,直接来自农业的财政收 所 占比重为18.06%。第三产业已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1.08%。二是地方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经济比重大幅度下降,非国有经济迅速增长。1999年,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4.18%,非国有经济上升到32.41%,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成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一、海南省房地产业税收状况 (一)从总量上看,海南省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占税收收入比重逐年增加,成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2002-2005年海南省房地产业税收收入累计入库达185,951万元,规模由28,707万元增加到67,389万元,增加38,682万元,增长2.35倍,2003-2005年增幅分别为25.83%、48.76%、25.41%,年均增长33.33%;同期全省税收收入增幅分别为11.14%、10.19%和21.97%,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增幅远高于税收总收入增幅.同时,房地产业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从2002年的7.89%增加到2005年的12.37%,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