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海工业开发区的建立和演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景秋 《经济地理》1999,19(4):36-41
临海工业开发区是本世纪 60—70 年代发达经济在政府行为引导下的主要经济景观之一。随着跨国公司行为的日益广泛,世界经济重心从核心区向边缘区转移,临海工业开发区作为区域增长模式在亚太地区得以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2.
彭浩东  黄惠平 《经济师》2005,(11):66-67
开发区法制环境保障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环境是开发区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与世贸组织接轨的法制环境是开发区走向世界的基本平台。当前以立法的形式来明确和规范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投资者的财产和利益依法进行保护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当前一些省市虽为加快开发区发展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和行政权限,但由于其没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可依,已严重制约了许多开发区的发展;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开发区的许多问题是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必须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文章提出开发区应克服“法无明文不去做”的谨小慎微的思想,强调“法无明文不为过”的创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创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角》2002,(7):9-10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开发区要实现的目标是:到2005年,全省开发区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23%;财政收入80亿元,年均增长20%。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如下对策: 1、继续解放思想,切实加强领导 解放思想是开发区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开发建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4.
烟台开发区位于烟台市区西部美丽富绕的黄海之滨。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闻名遐迩的避暑疗养胜地;区内交通便利,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错的交通网络,基础设施良好,有着优越的投资环境。座落在开发区内的烟台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为其平添了几分姿色。 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2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经营资本9034万元,年实现利税1000万元。下设两个直属公司和两个联营公司。 该公司以“开拓、创新、务实、高效”为经营宗旨,多方筹集融通资金,使开发区国有企业的发展得以保障。同时,运筹帷幄,对企业进行科学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刘华 《当代经济》2010,(10):82-83
开发区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如今,我国已在多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了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称之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为其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同时,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途径,为改革开放的顺利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发区通过吸引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的生产性企业,以及中外合作的科学研究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新兴产业,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张诗雨 《经济师》2009,(1):17-20
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于战略转型和“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开发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开发区按区域类别划分,可分为沿海开发区和内陆开发区。沿海开发区是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基础上,1984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近似于经济特区的开放区域。1993年4月,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缩小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又相继批准了包括长春等内陆开发区在内的第二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内陆开发区与沿海开放地区开发区比较,不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内陆开发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我国中部,是典型的内陆欠发达省份的开发区。文章以长春经济开发区为例,对现阶段内陆开发区转型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促进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德义 《生产力研究》2006,(2):155-156,168
国家级开发区是极具经济活力的特殊经济区,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集群化特征。文章分析了开发区集群化的现状并划分为三种类型,提出了今后促进开发区集群化的对策,以期对开发区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必将长期存在,向城市转型也是开发区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根据我国开发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区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了开发区转型的内在机制与动力,试图寻求解决新途径,为开发区新一轮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但近年来一些地方擅自设立各类开发区,随意圈占大量耕地,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和国家利益。去年以来,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土地和开发区的整顿。本文分析了整顿对开发区的影响,提出了推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开发区托管行政区成为开发区发展的主流模式。文章梳理了开发区托管对行政区划、被托管区域以及开发权限的影响,从体制方面和空间方面分析了开发区托管行政区的原因,深度探索开发区托管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行为法律性质。最后,结合国内外经验,建议通过完善法规、引导专业化发展、推进与行政区划融合等手段促进开发区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珏林  ;贾玉瑞 《经济》2014,(8):84-85
正我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功劳与建立的各类开发区、科技园区有关系。随着各类开发区、科技园区、金融园区、教育园区等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大中小城市都设立了开发区,有的城市有多个开发区,数量最多时全国有近7000家。后来经过整顿,撤销了一部分,还有大量开发区存在。有的城市将设立的开发区当作城市发展或招商引资的万能钥匙,其实并不那么简单。目前就有许多开发区在发展中遇到了窘境,建设和发展遇到诸多困难,至今还存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兴办经济开发区始于1984年,最早诞生的开发区是广州、湛江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南粤大地涌起创办开发区的热潮,各种类型的开发区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1993年后,为了加强对开发区的调控管理,对各类开发区进行了全面清理,撤销了乡镇自行设立的开发区和撤并了一些市县批准设立的开发区,使开发区建设步入了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根据最近召开的广东省开发区经验交流会披露的材料,至1994年4月底止,广东省有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13.
开发区是一种享有特殊经济政策、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地域类型。开发区的建设推进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对外开放,被认为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我国自80年代初兴办经济特区以来,各类开发区在全国快速发展,在功能和类型上呈现多种多样的态势。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实现开发区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胡俟 《当代经济》1999,(12):43-43
在我国贫困地区创办开发区,作为邓小平“特区”发展思想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已经对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和作用力。但我国贫困地区开发区在下世纪要有大的发展,必须从以下五方面作出努力。 1贫困地区开发区发展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 一是开发区的功能定位问题。开发区从本来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新兴产业区,而不是一个新城区。就其发展的方向来说,它也将是一个结构相对简单、定位相对较高,致力于产业开发和为产业开发服务的城市功能区,而不是一个功能齐备,主要为城市居民服务的综合性的新城区。 二是开发区的产业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开发区被称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尤其是在招商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完善,开发区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需要面对竞争加剧、运营成本攀升等不利因素,这些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开发区转型已经处于关键阶段.本文将以现阶段开发区的转型和发展作为研究课题,在立足开发区发展内涵基础上,分别提出开发区转型的思路和实施途径.为促进开发区健康、稳定转型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正逐渐成为和谐开发区发展的新模式.文中阐述了循环经济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开发区又为发展和实践循环经济发展范式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提出以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现代化开发区必须加强控制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倡导绿色产业、探索区域产业发展循环模式,完善支持和保障体系并着力加强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以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构建和谐开发区的有力保障,实现自然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人、自然以及社会和谐统一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耀尧 《广东经济》2011,(10):41-46
老开发区是特指中国上世纪80年代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这些首批开发区曾经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宏观政策环境的发展,老开发区已经显现出不少弊端,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转型升级,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以广州开发区西区为案例,集中探讨推动老开发区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开发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和平 《技术经济》2005,24(10):29-32
安徽省开发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省开发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本文在分析我省开发区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视角》2003,(11):53-54
靖宇生态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5月20日,是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特征的省级开发区,属于特色开发区。总面积为11.8平方公里。当年12月5日组建了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在工作中采取“一学、二看”的  相似文献   

20.
1992年中国各地兴办开发区的势头迅猛发展。是否产生了过热现象,要看正在兴办的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启动能力、招商进展和盈亏情况。大多数开发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产业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功不可没,并将成为当地经济起飞的重要跳板之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开发区总的发展态势是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