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制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产承包制是一场农民发起、政府认可并因势利导推行的农地产权制度变革,将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管理使用的土地制度改革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分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场变革为解放农村生产力、解决农民温饱、启动农村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切生产要素都要由市场配置,优化组合,于是土地承包制的缺陷也日益暴露。首先,土地承包制将土地作为福利进行分配,无偿无期使用,造成农民粗放经营、撂荒土地、短期行为盛行;其次,土地绝对平均分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安徽农垦为例,分析了农垦"两田制"的变化:身份田承包经营权因流转回农场而呈现价值化或股份化,身份田向招标田与农场统一经营田转化,招标田租赁权短期化。农垦"两田制"变化,因强化农场公司制规模经营,将引领农垦国有农用地权利体系重构为"所有权+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股权+招标田租赁权"。其中,身份田承包经营权面积比较少且已价值化或股份化,不宜定性为用益物权;农场统一经营田之使用权即为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按照用益物权的性质进行制度构造;而招标田租赁权因期限短、支配性弱,宜定性为债权。这一变化不同于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延长权利链思路,会启迪宜强化"所有权+股权+以其他方式承包之土地经营权"的实施路径,并为重构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权利体系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历经了农民土地私有权及人民公社集体土地所有权"一权";集体农地所有权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的"两权";集体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的"三权"。与农村土地权利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历经了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人民公社统一经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在多种农村土地权利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中,最为科学的是将农村土地按用途分类,实行农用地"三权分置";与"三权分置"相适应的是现在各地农村正在逐渐转向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国有农场土地租赁问题的探讨周力田一、土地租赁的必要性当前,国有农场大多实行以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承包者经营自主权有所加强,经营成果与承包收入挂钩,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场...  相似文献   

5.
国有农场长期以来实行的"农场统一经营和家庭农场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双层经营的一个层次,家庭农场实行的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这种承包方式对解决农场负盈不负亏和吃大锅饭问题起到巨大的作用,提高了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相应地出现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加快转变家庭农场经营方式,推动农场企业化经营等问题谈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黑龙江垦区办家庭农场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雇工型家庭农场。雇工和雇工型家庭农场今后发展的趋势如何?本文对此发表一点看法供参考。 一、雇工型家庭农场产生的原因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营农场突破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农场统一经营与职工分散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这场变革中生产力诸要素进行了重新组合,农场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组合形式,其中就有雇工的组合形式,即雇工型家庭农场。据九三管理局统计,1986年有雇工型家庭农场43个,平均每场雇工6人,最少3人,最多43人,  相似文献   

7.
国营农场内部兴办的职工家庭农场,是一个新事物。对职工家庭农场的形式是否需要规范化?对此,提出以下一些看法。一、种植业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是探讨家庭农场模式的前提。种植业家庭农场的经营体制和家庭农场的模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营农场改革了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由联产承包发展到家庭农场,建立了以农场统一经营与家庭农场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体制,突破了原来农场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这种统分结合的体制,既保持了农场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又  相似文献   

8.
国有农场土地租赁经营初探王占波,依合国有农场土地的租赁经营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土地经营机制,本文拟就土地租赁经营问题做一探讨。一、土地租赁经营的必要性当前,国有农场大多实行以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得到...  相似文献   

9.
货币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绥化分局针对农场经营管理的特点,于今年7月份开始率先在全垦区全面实行国有农场货币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办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实行货币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背景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农场的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承包阶段。承包阶段主要是指1985年以来农业上实行家庭农场承包制和二三产业全面承包经营,初步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二是转制阶段。转制阶段主要是2000年以来对二三产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即对中小型企业国有资本实施全面…  相似文献   

10.
正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以来,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已有60多年。其间,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农村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实现分离。当前,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又处在了重大变革时期,实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作为重大理论创新被提出。其中,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各自属性及相互关系,成为厘清农村土地权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生产的蓬勃发展,加强统一服务,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问题,已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紧迫任务。现就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意义   (一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一种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体制。一方面,通过家庭承包,集体土地实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解决了生产经营管理上的“统”与“分”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农户分散经营的基础上,集体经营仍保留…  相似文献   

12.
建国五十年来,农村经营制度进行了五次变革,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其震动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土地改革后农户家庭经营体制从1950年底开始到1953年春季,全国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农民普遍采用了家庭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生产项目由家庭决定,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土地产出由家庭支配。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加上政府的扶助,使得战乱后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二、农业互助合作时期的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五十年代前期,我国农村部分互助组和初级社采用了集体统一经营体制,它是我国农村经营制度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一次创新。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到1956年4月,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农民的土地以及牲畜、大农具等生产资料入社,所有权属于个人,由集体统一经营。初级社自主经营,按照制定的生产计划统一安排生产活动。社员进行有组织的共同劳动,以劳动日作为计算单位,实行评工计分,按劳动日付给报酬;社员私有公用的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都要获取一定的报酬。初级社的统一经营体制,保留农民对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它不仅适合于农民私有的心理要求,易于调动他们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的经营形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在农场(分场)和生产队统一核算、统一经营层次下面,出现了新的经营层次,即职工家庭农场、联户农场、家庭承包户、多种经营专业户以及承包机组等承包集体经济组织,预计不久的将来家庭经营将成为广泛的经济组织形式。它们将构成  相似文献   

14.
国有农场农业生产队试行股份合作制刍议朱舜善,宋修强一、农业生产队现行承包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国有农场农业生产队改革的几年来,从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到实行以“一大带多小”的经营承包体制的变革,使农业上的承包机制日趋完善,更加合理,调动了双层经营的积极性,经济效...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业双层经营的几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但是,在学术界和实际工作中,总是有不少同志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对家庭经营这一基础层次抱有成见,“家庭经营权宜论”始终占有一定的市场。这种观点随着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与外延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解意见不尽一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家庭经营+集体统一经营”;另一种是“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前者的理解反映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产生时的基本内涵。在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体制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坚持土地公有制,分户承包,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社员自己的”分配方式,并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国家、集体、农户各方的权责利关系,确立了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格局。当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部分农场实行经营权转让若干问题的思考胡光明,覃扬彬,王伟平,周超光一、概况广西农垦企业内部产权制度改革(经营权转让),基本做法是一致的,都是把本场经营的长期经济作物如橡胶、柑橙、剑麻等通过内部评估作价,转让给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在全部交足作物作价...  相似文献   

18.
农村改革后,我市乡村企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据对调查的9家村办企业分析,经营责任制形式可分三种类型:一是村统一经营,厂长负责,目标管理。其特点是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体,村委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由其选派的厂长即法人代表负责。村对企业实行产量、产值、费用、利税、质量、安全等指标考核管理。企业利润由村统一分配。二是集体承包,厂长负责,利润包干,超额分成。其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由村选定几个人集体承包,并选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已三年有余,改革是积极稳妥、富有成效的,家庭农场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应当在以下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上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建立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加速家庭农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营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后,职工与农场的分配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家庭农场实行“自主经营,定额上交,剩余归己,自负盈亏”的分配模式,这一变革利益直接,效果显著,激发了职工经营热情。但是上交定额如何确定,目前多数农场局限于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