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休闲农业旅游是以依托农业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民休闲、度假、体验、求知为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漳州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漳州发展休闲农业应该从政府引导、差异化发展、区域品牌营销、打造良好产业环境、扩大对台旅游合作、鼓励社会积极参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菏泽市发展休闲农业开局良好,亮点不断,已经展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在规划定位、市场调研、产业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要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指导休闲农业的发展,科学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规范利用和整合休闲农业资源,谋划全市休闲农业良性发展,打响菏泽市休闲农业品牌。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创新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农业是激活农业和农村资源、发挥资源文化和技术服务整体优势,创新拓展农村产业的一种复合型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的主体是循环经济与高新高效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是农业主体产业延伸,并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而开展的与农业生产关联密切的旅游服务业,其产品性质是服务产品、无形产品。发展休闲农业,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产品市场,通过产业旅游的方式促进农业产品销售与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发展休闲农业是延伸农业产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的根本目标是延伸农业产业链,追求休闲农业效益最大化,进而实现区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胡小友 《数据》2009,(7):11-13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是开发都市农业生活功能的表现形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5.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休闲、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一、休闲农业的现状、类型与前景我国休闲农业首先在台湾地区出现。随着我国内地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农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休闲农业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休闲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休闲村。  相似文献   

6.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及农民生活习俗等,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挖掘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吉安市紧紧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吉”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产业为依托,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7.
江苏休闲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定义及其关系 1、休闲农业。其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休闲农业中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因兼具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保健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  相似文献   

8.
休闲农业的灵魂是农耕文化,休闲农业景点蕴含的深厚义化需要专业的解说员才能完美地呈现给游客,休闲农业解说员的主要任务是对休闲农业园区内农业资源进行讲解、宜传,要求做到举止亲切、表达清楚、用词优美,并熟练掌握相关的农业文化知识。休闲农业解说员对传承我国农耕文化和发展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一、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日本森林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民风民俗多彩,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和广阔空间。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十分重视休闲农地、森林资源、道路铁道资源、河海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历史传统文化的活用。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区域设施资源是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漓江流域拥有美丽的农业景观以及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大地景观优美,休闲氛围浓厚,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区位、资源条件。但漓江沿岸的休闲农业开发也存在旅游环境差、开发程度低、产品类型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漓江流域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和条件,从休闲产品开发、休闲基地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漓江流域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福建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福建乡村休闲与旅游农业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萌发阶段(1980-1990),农业休闲与旅游主要是山海资源综合开发、外向型创汇农业科技示范点带动农业考察、观光。第二阶段起步阶段(1990-2000),农业休闲与旅游结合,出现了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大观园等休闲与旅游农业产业基地(如厦门、漳州、福州、泉州马甲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带动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00-至今),休闲观光农园、农家乐、森林人家、休闲农庄等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建设,产业区,  相似文献   

13.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经过科学规划、开发,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教育、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以增进城乡居民互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功能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通讯员/陆全君)近年来,广西钦州市立足于挖掘地方特色农业资源,把农业和旅游、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共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点101个,推动了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3月16日,自治区农业厅在南宁召开的全区休闲农业拓展年工作会议上,钦州市农业局作了发展休闲农业的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休闲度假的生活需求,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集生产、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镇企业》2012,(3):76-79
<正>休闲农业在台湾发展较早,现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台湾农业转型的新走向。休闲农业在美国、日本及西欧经济发达国家皆有先例,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观光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镇企业》2014,(10):48-51
一、云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云南是农业大省,多民族共存、久远的农耕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为云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绪论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之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在体验经济时代里,体验是休闲农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设计体验活动必须运用特色资源,所以"资源一体验"是分不开的。一个让游客青睐的休闲农场,必然是努力寻求资源与体验之间的巧妙结合。人类向往自然,农业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农业是提供体验最适当的产业。这也就是休闲农业兴起的原因。农业资源同时亦为自然生态教育体验最适当的来源。农场孕育多样化的动植物,是生态系统最完整的户外自然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冬冬 《价值工程》2013,(27):285-286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它对于整合开发农村资源,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从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郑州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劣势,并结合郑州市休闲农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临沂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静 《价值工程》2014,(20):145-147
休闲农业是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随着临沂市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全市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而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对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强以及空闲时间的增多都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临沂市休闲农业应运而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有些已经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和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临沂市的休闲农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制约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临沂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是政府亟待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